
拿约翰丹佛说事 (五)- 阳光照在肩上
丹佛这首歌《阳光照在肩上》(Sunshine on my shoulders)创作于美国北部的明尼苏达州。在经历漫长的冬季之后, 阳光让他感动,产生了灵感。这首歌获得了他意想不到的成功。 它当年被一个广受欢迎的电视系列采用为主题曲, 并高踞美国和加拿大四种流行音乐排行榜之首。
阳光感染心情,无论古今中外皆同。在《圣经》中, 比比皆是关于阳光的句子。阳光常常与神喻同义, 与生命的恢宏相关。在这种影响下, 西方文学中阳光常常不仅作为一种背景,而且一种主体, 是各种积极意义的象征。在美国诗人惠特曼的诗歌中, 人的身体和欲望都是阳光的化身,而所创造了伟大民主的国度, 也是“太阳所照耀过的最光辉的民族”。读惠特曼《草叶集》, 通篇一派阳光。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阳光更多的是烘托心情的背景。 也许和民族的内敛有关,太阳不如月亮给人以更多情怀。 在描写阳光的手法上,至多是兴,很少比,更鲜有赋。《诗经》中”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或”其雨其雨,杲杲出日“,皆非关心情, 远不如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感性化。《楚辞》中阳光明朗了,如 ”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但仍然只是衬托氛围。 直到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光才开始直指心情。
丹佛这首歌不管是旋律还是歌词都简单得透明, 这让人联想起中国民歌《牧歌》。我们从标题中“阳光”二字,无需多言,已经足以领会这首歌包含的意义了。 正如你注视树丛中透过的晨光,只要心静, 就会感到这些光线像琴弦不弹自鸣。

这种单纯的美,套用一句话,是极简主义。正因为简单, 它感应了人的心情中最基本最底层的诉求。 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至今,不管科技多么日新月异, 社会形态多么斑驳陆离,人情人性人欲与春秋战国时无异, 我们也不比孔子老子庄子更智慧。与许多喧嚣的流行音乐相比,《 阳光照在肩上》这类简单得直接与心灵相通的音乐, 也许不能给我们感官一时的刺激,但会让心情久久共鸣。
2015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