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昌明:毛泽东“自力更生”思想回归的胜利
——国产大飞机“商飞”C919下线有感
2015年11月2日,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国首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用干线飞机C919,在“中国商飞”浦东制造基地下线(见上海《解放日报》头版2015年11月2日)。这是毛主席“自力更生”思想回归的一大胜利。习近平同志说:
“大型客机研发和生产制造能力是一个国家航空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大飞机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航空梦。”
1949年10月,在毛主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国民党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开始。
面对历经百年磨难“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中国,究竟该怎样建设我们的国家?能否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烂摊子”,“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对此,许多人是缺乏信心的,总是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相信中国人的能力与聪明才智;相反,迷信外国,迷信洋人,总觉得“月亮也是外国的圆”。
毛主席则明确提出,“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后来又一再强调:
“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在1956年的《论十大关系》中,毛主席更是有针对性地批判了洋-奴-哲学的表现——贾桂思想:
“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但是,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象《法门寺》里的贾桂(按:贾桂是京剧《法门寺》里明朝宦官刘瑾的亲信奴才)一样,人家让他坐,他说站惯了,不想坐。”
“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一定能够在不远的将来,赶上和超过世界的先进水平!”
正是有了毛主席的自强自信、一以贯之的“自力更生”方针,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1953年起我国就开始有计划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到1976年毛主席逝世,尽管期间历经过种种艰难曲折,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举世瞩目的成就。
1949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为413亿元,到1978年已增加到3645亿元,29年增长882%!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留下“一穷二白”的废墟上,在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战争、封锁与破坏环境之下,仅仅化了20年左右时间,就建立起从基础到高端、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能够自己制造汽车、火车、喷气式飞机、原子弹、氢弹、万吨级远洋巨轮、电子计算机等重型产品的工业国家,成为能够发射运载火箭、卫星等在许多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的科技大国。
然而,百年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遗毒不会轻易消失。有人就是喜欢在洋人面前“矮三分”、丧失自我,总是以“崇洋迷外”的浅薄眼光观察事物。他们继承了近代买办洋务派李鸿章的衣钵,认为不依靠自身的艰苦努力,可以“买”进一个“现代化”,信奉“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错误发展方针。毛主席逝世后,这种买-办-洋-奴思想借尸还阳,导致1980年自我扼杀中国大飞机制造工业,强行“运十”项目下马。
“运十”大飞机的研制是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大力支持下,于1970年8月立项启动(又称“708工程”),由中央直接指挥协调,各部委、军队及全国21个省市的262个单位参与研制。在社会主义大协作的条件下,经过科研、生产、管理等各方面有关人员的共同努力,很快建立起完整的从发动机、航电系统包括线缆在内的大飞机的产业链,仅在上海就有30多家无线电配套厂。1978年完成飞机设计,1980年9月26日“运十”首飞上天。
“运十”共研制了两架,其中01架用于静力试验,02架用于飞行试验。静力试验结果表明,其静强度完全符合设计要求。飞行试验结果充分说明该机具有良好的飞行品质。
从1980年9月首飞成功到1984年,“运十”共飞行了130多个起落、170多个飞行小时。先后飞抵北京、哈尔滨、乌鲁木齐、郑州、合肥、广州、昆明、成都等国内主要城市,并七次沿“死亡航线”飞抵拉萨,成为首架飞抵拉萨的国产飞机。
“运十”迄今仍保持着如下的记录:
第一架国产喷气式旅客机;
最大的国产飞机,最大起飞重量高达110吨;
最大航程8300公里,是飞得最远的国产飞机;
最大时速(真速)达974公里,是飞得最快的国产运输机;
实用升限高达12000米,是飞得最高的国产运输机;
第一架按英美适航条例(CAM4b和后来的FAR25部)设计的国产飞机;
第一架飞抵拉萨的国产运输机。
“运十”下马,表面看来是经济原因。因为当时“中国民航”的态度非常坚决,不买“运十”飞机。不仅做客机不要,连做货机也不要。既然生产出来的飞机没人要,每年又需运转经费,国家也不想拿出“3000万元经费支持”。怎么办?一个命令:下马。
时任民航局长沈图,为什么敢对国产飞机如此绝情?说到底,因为有后台人物的支持,是因为有人已同美国老板谈妥了,中国要买美国飞机。中国民航坚决不买“运十”,同时又开始了“三步走计划”:第一步,“运十”下马;第二步,与国外合作,联合设计研制100座级飞机;第三步是2010年实现自行设计、制造180座级干线飞机。可惜的是,这“三步走计划”就第一步做成功了,第二步,中美合作的“麦道项目”延续了几年就不了了之。这第三步,就再也没有下文了!(一切有关大飞机的研制工作彻底停滞)
这个当时的民航总局局长沈图,后来叛国投奔美国去了。(1985年4月沈图被免去中国民航总局局长职务。1987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根据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沈图所犯错误的调查情况,决定撤销他的中央委员的职务,开除党籍)
“运十”的下马,绝不仅仅是扔掉了一架飞机,而几乎是自废武功,中国从此丧失了民用客机的产品开发平台,其结果就是中国民用航空技术能力的长期停滞和倒退。诚如北京大学路风教授评论道:
“现在研制的大飞机,许多系统都需要进口。‘运十’下马,它瓦解了中国的配套能力。正如那位老工人所说,“运十”下马了以后,产业链也就随之断了,或者说是能力的基础也断了。当年参与“运十”的人都退休了。30年来,虽然北航每年都有毕业生,但是这些年轻的工程师谁做过大飞机呢?
“中国的技术能力与美国、欧洲的技术能力差距在过去二十年间越拉越大。这种不断拉大的差距实际上造成中国再进入民机领域时所遇到的不断抬高的门槛。中国的大飞机项目是几代人争取来的,其中包括‘运十’那一代人的奉献与牺牲。”
时隔22年后,在科技界的大力推动下,随着国防形势的变化,2007年大飞机研制终于重新被国家立项,这才有了“商飞”C919。
2014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视察中国商飞设计研发中心,登上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仔细了解我国国产大型客机试飞情况。作为国家最高决策者,第一次明确发出中国制造大飞机最坚定的决策,总书记说:
“我们要做一个强国,就一定要把装备制造业搞上去,把大飞机搞上去,起带动作用、标志性作用。”“过去有人说造不如买、买不如租,这个逻辑要倒过来。要花更多资金来研发、制造自己的大飞机!”尖锐地批判了洋--奴-哲学,重新高扬了毛主席的“自力更生”思想,极大地鼓舞、催生了“商飞”C919的诞生。
从“运十”1985年下马,到“商飞”C919于2006年再生,前后整整30年余,恰好应了“30年河东,30年河西”这样一句老话。它再一次印证了这样一个真理:
只要背离了毛泽东思想,我们就会走上歪路;只有回归毛泽东思想正道,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