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张陈洪绶的人物工笔小品,我大概是在大二期间画的。
那个时候没有网络,找资料非常的不方便,学院的图书馆有很多画册是不许外借的。好的画册就必须要买,一本国外的画册都是几百块一本,那时父母的工资也就是二三百一个月,压根就不敢开口,常常站在外文书店里面站着看书。
这张画就是在外文书店看到的,在出版的外文版中国艺术介绍画册中。印刷质量明显就很好,可是也要好几十元,看看也就算了。过了没多久,居然打折出售,大约是翻烂了也卖不出去,只卖10元,我咬咬牙就买了回来。
这张画至今不知道叫什麽名字,我用黄绢临摹的,黄绢的颜色比较接近,就不想再底色上面再画了。临摹画的过程比较快,好像没两天,真正费时间的是提款。
临摹那个提款不是用笔直接写出来的,而是用铅笔先双沟,然后着色,用墨染出来的。那就费事了,这几行字比画的时间还多。流传下来的最著名的书法兰亭序,就是唐太宗命冯承素用双沟的方法临摹的,这种方法可以将书法的浓淡都表现的很好,大约是古代最费时间,也是最接近原作的复制方式了。
我自己用自动铅笔来双沟,再用墨色来染,记得大概染过三遍,看原画师可以看到不同的墨色深浅的,当然由于是双沟,字的笔画粗细比较原作,会显得稍粗些,这是一个不足的地方。
这在我是第一次这样用双沟,也是最后一次,太费工夫了。
这张画裱好以后一直挂在墙上很多年,大约九十年代中后期,一位日本学者到我家中做客,看到这张画后极其喜爱,就买下带走了。
这是带是用胶片相机拍的,又用数码翻拍,模糊得很,颜色也偏得厉害。
这是网上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