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生的土耳其击落俄罗斯军机的事件把这个古老的国家推倒了风口浪尖,让我回想起两年前的乘地中海邮轮的土耳其之行,那时的土耳其平和而安宁,让人留连忘返,将旧闻贴出,期望世界永久和平。
第三站, 游轮停靠在土耳其第三大城市和第二大港口Izmir, 这里还是一个军事重镇,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东南欧指挥部就在这里, 此外, 据说还可能是荷马史诗的作者的诞生地。
上岸后带领我们出游的导游是一位年仅28岁的土耳其人Jon, 他很兴奋的告诉我们刚刚和青梅竹马的女友上个星期订婚, 于是有人好奇的问他, 订婚贵吗? 他说在土耳其, 结婚是非常昂贵的, 单是他订婚, 就花费了4万土耳其里拉, 折合美金$2。8万, 他送给的未婚妻4个戒子: 钻石。 红宝石, 绿宝石和黄金个一枚, 还有给女孩家的礼金; 他还告诉我们, 土耳其人传统上爱收藏黄金制品, 民间隐藏着很多账面上看不到的黄金巨富。
或许是因为订婚的喜悦, 或许是他还年轻, 这个导游和头一天在雅典的沉闷的中年妇女导游完全不一样, 一路上他的解说都充满了激情。 他生在Izmir, 长在Izmir, 从他的对当地风土人情的介绍上, 让人感觉到他对他的故乡的热爱。 他告诉我们, 土耳其人非常好客, 如今在Izmir的乡下, 只要你到访任何一个民居, 所有的门都是敞开的, 当地人尽管不懂英文, 也会热情的款待远方的来客; 如果他们很穷, 自己没有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 他们会到邻居家去找吃的来待客。 Izmir在土耳其的西面, 和欧洲更接近, 地中海给这里带来了温暖的气候和丰富的雨水, 于是这里物产丰富。 果然如他所说, 我们经过的地方四处都可以看到果园, 种满石榴, 苹果和桃子; 这里还盛产棉花, 橄榄和桑叶, 橄榄油价格便宜, 一个里拉(约7毛钱美金)就可以买一公斤橄榄油; 蚕丝也很出名, 真丝地毯是这里特产。 我们参观了一间地毯公司的展厅, 展出的真丝地毯色彩鲜艳, 富有土耳其特色的图案非常别致, 质地柔软却非常结实, 在不同的光线下熠熠生辉, 但是价格不菲, 一张不到3尺长, 2尺宽的丝质地毯要价$1200美金。 不知道什么原因, 这家公司的销售认定我们夫妻是有钱人, 一直追着我们推销他们的地毯, 可我们不是有钱的闲人, 虽然很喜欢这些地毯的设计和质量, 但是, 我们住的地方气候炎热, 如此昂贵的地毯没有用武之地, 只好婉言谢绝。
古希腊和罗马的另一个世界上重要古迹Ephesus就在Izmir的南面几公里外, 希腊人在公元前1100年就开始在这里生活, 为了祭拜Artemis女神, 在元前330建立了Artemis神庙, 社庙经过120年才完工。 Ephesus几百年里一直是古希腊重要的海港, 在公元前113年被古罗马人占领, 于是这里变成了罗马帝国亚洲部分的一个重要城市, Artemis神庙被罗马人命名为Diana神庙, 因为希腊神话里的Artemis就是古罗马的月亮女神Diana。 可是后来神庙被战火焚毁, 如今只剩下一根柱子, 该神庙是世界7大奇迹之一, 传说在她被焚毁的同一天, 亚历山大大帝出生。
Ephesus曾经很富饶, 平安的度过了500年, 最兴旺的时候曾经有30多万人口, 后来被拜占庭帝国占领, 然后又落入阿拉伯人的手里, 到拜占庭帝国时, 这里开始衰落, 公元8世纪末的奥特曼帝国时期, 这里完全被废弃了。 如今我们看到的遗址, 是古罗马时代遗留下来的, 在1869年被一位英国考古学者发现。
在这里, 有建造于公元2世纪的图书馆, 当时这里有藏书10万册; 此外 还建有一个可容纳2万5千人的半圆形大剧场; 所有古罗马时期的日常生活设施这里都可以看到: 古罗马浴室, 市场, 街道, 还有完善的公共厕所和排水系统。 研究古罗马史的人, 一定都会来这里看看, 实地了解古罗马人的生活。
这里也是基督教 的一个圣地, 建造有圣母玛丽亚教堂, 据说圣母玛丽亚在这里度过了生命里的最后一年。1967年, 当时的教皇曾到此拜祭; 圣徒保罗在公元后53-57年也曾经到过这里, 因宣扬基督教在这里被罗马人关押了2年。 他被释放后前往耶路撒冷后再被拘捕, 被送到罗马后被处死, 他被处死的地方, 如今是梵蒂冈的圣保罗大教堂。
今天人们在这里看到的是一片残垣废墟, 一个曾经有30万人口的繁华城市, 剩下的只有经过风雨雨打后依然坚硬的石头, 真真应验了如今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什么都是浮云! 浮云会消散, 但是古希腊和罗马的传说却依然影响着当今人们的生活: 如今享誉世界的体育名牌Nike, 就是借用了古希腊的胜利女神Νiκη的拉丁语名字而命名, Νiκη在罗马神话里叫Victoria, 也是罗马传说中的胜利女神, 在Ephesus, 依然可以看到这个女神的浮雕几乎完整无缺的保留了下来。
导游Jon告诉我们, 我们看到的遗迹不过是Ephesus过去总面积的30分之一, 其余的古城, 仍然在地下, 不过, 从这一小角, 可以看到古罗马人的日常生活起居是怎样的。 在古罗马, 浴室是有权人参政社交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的古罗马浴室前, Jon突然问我们当中是否有人参政, 确认没有之后, 他才说: “你们大家知道吗, 古罗马的政客们为什么爱到浴室来议事, 因为他们不想让人们知道, 其实他们什么都不懂, 浴室的蒸汽可以掩盖他们的心虚, 古今的政客都是如此, 外表看起来很严肃认真, 好像他们在认真的为人民办事, 实际上他们什么也不会做。” 所有的人听后都会心的笑了, 他虽然年轻, 但是还是道出了世间万象中的一个真相。
有意思的是, 沿途我们看到的土耳其妇女都不带面纱, 男子也不像其他的穆斯林国家那样的打扮。 Jon告诉我们, 土耳其的国父Mustafa Kemal Ataturk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建国的时候, 就引进西方文化进行了宗教改革, 规定一夫一妻制, 男子不包头, 女子不带面纱。 如今的土耳其, 是个开明的穆斯林国家, 极端的穆斯林教义分子的保守行为在这里没有市场。
离开 Izmir的时候, 同车的游客都祝他婚姻幸福, 他很高兴, 和大家说, 老婆幸福, 他就幸福。 他原来决定9月8日办婚礼, 可是未婚妻却改在9月15日, 他问为什么, 她说, 不为什么, 就为了他选了9月8日, 她偏要改到9月15日。 他只好同意, 因为, 她高兴, 他就高兴。 在场的男人们都点头, 不约而同的说: “ Happy wife, happy marriage!”
游轮的第四站是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最大的城市, 也是该国金融和经济的中心, 在过去1500年称君士坦丁堡, 1930年才改称伊斯坦布尔, 这里曾经是拜占庭帝国和奥特曼帝国的首都, 1923年前也是土耳其的首都。
伊斯坦布尔海港里市中心很近, 游轮停靠后, 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对岸的山坡上耸立的蓝色清真寺的圆拱和高高的尖塔, 早就听说座落在这里的蓝色清真寺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清真寺; 还有建于1500年前的索菲亚大教堂, 是所有后来建造的教堂的典范, 于是, 在导游的带领下, 前往这两个有代表性的地方。
进入蓝色清真寺, 按规定所有的人都要脱鞋, 女的不能露肩, 男的短裤必需过膝盖, 导游给每个人准备了装鞋子的朔料袋, 于是每个人都提着自己的鞋子走进清真寺, 或许正因为如此严格的规定, 寺里的地毯经过无数人的踩踏, 依然很干净。 寺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四周墙上的镶嵌的红白蓝图案的彩色瓷砖, 以蓝色为主, 红白为辅, 非常漂亮, 以各色花卉图案为主, 从圆拱的顶部到四面的墙壁, 一气呵成, 一直铺下来, 霎那间让人眼花缭乱, 定下神后, 就会立刻感受到一种热烈的气氛环绕着整个清真寺。 据说中国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就曾经受到崇尚蓝色的伊斯兰文化的影响, 中国人到这里, 一定要看看这些手工制作, 精彩工艺的瓷砖, 从中体会西域文化对中国陶瓷发展的影响。
这个清真寺面海而建, 造型充分反映了伊斯兰文化的特点, 在伊斯丹布尔4000多个清真寺中, 这是个最有颜色特征的清真寺。 在它的庭院里, 抬头看看蓝色的圆拱和高耸入云的白色清真塔, 在蓝天白云下烘托下显得格外清丽迷人, 世界上最美丽的清真寺的称誉真不是浪得虚名, 而是名至实归。
离清真寺不远, 就是索菲亚教堂, 又称 Church of Divine Wisdom , 圣索菲亞大教堂(希腊语:?γ?α Σοφ?α,英语:Holy Wisdom;拉丁语:Sancta Sophia;土耳其语:Ayasofya)是位于现今伊斯坦布尔的宗教建筑,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漫长历史,因其巨大的圓頂而闻名于世,是一幢 “改变了建筑史” 的拜占庭式建筑典范。
大教堂以一位名為索菲亞的圣人而命名,因此称为 “圣索菲亞”。这个词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上帝智慧。其拉丁语名称则为Sancta Sophia,希腊語全名是 “Να?ς τ?ς ?γ?ας το? Θεο? Σοφ?ας”,解作 “上帝圣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基督神学里的耶稣。
在该教堂伫立的地点曾经存在过两座被暴乱摧毁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的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刚竣工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正教会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维亚主教堂座堂取代之前, 圣索菲亞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奥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苏丹默罕默德二世下令將大教堂转变为清真寺,还将鐘鈴、祭壇、聖幛、祭典用的器皿移去,用灰泥覆蓋基督教马赛克, 日后又逐渐加上了一些伊斯兰建筑,如米哈拉布、敏拜尔及外面的四座光塔。
随着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1934年该教堂失去了其宗教意义。1935年2月1日,这座历经血雨腥风见证了数个帝国兴盛衰亡的建筑重新以博物館的身份对世人开放。
作為接近500年來伊斯坦堡最重要的清真寺,聖索菲亞大教堂是眾多奧斯曼帝國時期清真寺如藍色清真寺等的模范。
导游和我们说, 伊斯丹布尔地处地震带, 这个教堂能在1500年间在此屹立不倒, 是因为在当初建造的时候, 建筑师就考虑了地震的因素, 把教堂建在抗震的基础上, 教堂里八根支撑巨型圆拱的大柱子的下面, 有液态的铅, 当地震发生的时候, 这些柱子可以随着铅的流动而小幅移动, 使得整个建筑有了灵活的抗震性。 1500年前的建筑就已经有了如此的远见, 而如今我们很多的建筑还没有这样的构思。
蓝色清真寺是清真寺的典型, 索菲亚教堂则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融合, 在这里, 可以看到一个基督教堂到清真寺的转变, 也可以看到这个转变中留下的历史痕迹; 在这里, 圣母玛丽亚和基督与阿拉在一个圆拱下共处了几个世纪。 我虽然不是教徒, 还是觉得这里两个宗教在这里并存或许就是上帝原本的意愿。 正如前一天在Izmir的导游Jon告诉我们的, 在可兰经里, 默罕默德和基督都不是神, 他们只是上帝的使者, 来到人间传输上帝的旨意, 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的人应该和睦相处, 宽容相待, 不分彼此, 那些制造宗教纠纷的人, 不过是曲解了可兰经的教义。
到伊斯坦布尔的游客, 没有不到这里最大的室内集市(Grant Barzza)去的, 这里集中了所有土耳其特产: 地毯, 丝绸, 真皮产品, 陶瓷制品, 还有最富有土耳其传统特色黄金首饰。 这里店铺众多, 进入这个大市场后不到15分钟, 我们就迷失了方向, 分不清东南西北, 眼前的每家店铺, 几乎都似曾相识, 好像都一样, 仔细看看, 又有不同, 首饰店里都是金光灿烂, 摆满了设计独特的各式首饰, 让人眼花缭乱, 我没打算买首饰, 但还是和老公一起在橱窗里欣赏那些首饰的精湛的工艺, 好的东西, 不一定要拥有, 能够看看, 也是一种享受, 起码饱个眼福。
每家店铺门前都有一两个会说英语的土耳其小伙子在拉生意, 想方设法和顾客套近乎聊天, 他们的态度都很友善, 即使不买他们的东西, 也是笑容满面, 和和气气, 一点也不会因为生意没有做成而变脸; 如果他们看到你有诚意想买东西, 一定会请你到他们的店子里坐下, 先奉上一杯咖啡或茶, 再谈价钱; 砍价是他们交易传统的一个部分, 一般可以砍下原价的60%-80%, 然后双方高高兴兴握手成交。
在集市里转晕了头之后, 觉得这是我们第一次到一个伊斯兰的国度, 还是应该带一些这里的特产回家, 最后决定买了了几块富有特色的蓝红色合欢花图案的土耳其瓷砖和一个手工绘制的多彩陶瓷挂钟, 瓷砖可以镶嵌到后院的砖墙上, 作为新建的游泳池的背景; 我们家一直缺一个挂钟, 这个挂钟这好用上。 老公不会砍价, 站在一旁看我和卖瓷砖的小伙子很和气讨价还价, 一个劲儿的笑, 他觉得这样挺好玩。 最后我以心目中合理的价格买下了瓷砖, 小伙子态度极好的帮我把瓷砖用泡泡纸包好, 送我们离开时还仔细告诉我们如何走到我想去的香料市场去。
香料市场不近, 一路上都有人友善的为我们指路, 七拐八拐, 走了大约45分钟, 终于找到闻名香料市场, 这里不但是面对游客, 本地人也到这里买香料。 在这里我找到了在美国奇贵的伊朗出产的藏红花, 这种香料烹调的时候放上一丁点儿, 就奇香无比。 临走, 卖香料的小伙子热心的给我们画出如何走回码头的路线图。
美丽的伊斯坦布尔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友善的土耳其人尤其令人难以忘记, 这是一个建在古老的文化基础上的开明的伊斯兰国家。 这次行程匆匆, 希望有一天我们还会再到这里来, 在这个欧亚大陆交接的国度里再一次寻觅欧亚文明发展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