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电影“老炮儿”说去

生活偶的,随手涂鸦, 贻笑大方。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过年还没有到,冯导就又火了。这回可不是因为他导的什么电影,而是他演的电影「老炮儿」获得了金马奖。现在好像流行导演演员客串。演员演腻了,自己就去当导演过把瘾。导演技痒,也喜欢给自己弄个角色。过去冯导客串的都是小角色,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扮演斧头帮的大板牙,电影的其他情节我全忘了。

 
老炮儿的故事确实是讲的很好。网上的好评如潮。有人说这部电影代表了北京的文化。作为一个读书人,我深不以为然。
 
六哥称王的年代是文革期间和后文革时期。老炮儿准确地说是那个年代一部分人的缩影。这个非常的历史时期也就20年。
 
北京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古都,可以说其底蕴是非常深厚的。有众多的学府和研究机构。国家机关更是集中在此。北京是名家大腕儿扎堆儿的地方。有句顺口溜“教授遍地走,局长像条狗”。当一个外地人上了出租车,听司机侃大山,你还以为他家住中南海呐!所以更能够代表北京是那皇城根下的士子文化。就是那些知识分子和官吏。
重新打开国门已经有30多年了。经济总量已是世界第二。可是今天的教授已经被人调侃为叫兽,太多的专家是砖家,官员已经是贪官的代名词。整个士子阶层就像是去了势的太监一样,徒有庞大的身躯,没有半点阳刚之气!
面对这样一个群体,叫作家,编剧如何下笔!还是六哥这样的人物刻画起来舒心。
 
我以为还要从反右说起。56年的反右把中国的脊梁骨打残了!你若不同意,你看看前几年评选中华民族脊梁的闹剧,都是什么样的人物当选。
 
反右前马寅初,梁漱溟等人都敢直言犯上。反右运动把体制内外所有敢言之人一网打尽,有的甚至是从肉体上消灭。支毛炸翅的人没有了,所以才有文革的荒唐闹剧。下至平民百姓,上至总理,大家都挥舞红宝书,跳忠字舞。全国人民一个思想,谁都不觉得荒唐可笑。时至今日,没有多少本质改变。
 
现在从电视上看到的这些人都是一样的着装,一样的腔调。都是穿白衬衣或者夹克衫(这取决于官儿最大的人穿什么了),挺着啤酒肚。侃侃而谈的都是党八股,令人昏昏欲睡。活动中出场顺序不敢越雷池半步,大家都众星捧月般围着官最大的,笑咪咪地像弥勒佛似的聆听教诲。
 
士子阶层处在社会的顶层,代表了一个民族的希望。因为他们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最优和最多的社会资源,理应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反观六哥就像唐吉歌德式的人物,穿着抢来的将校呢,举着东洋刀,单枪匹马向对方挑战!壮哉!
方巾巷 发表评论于
读书人怎知百姓疾苦和憋屈?
十全老人 发表评论于
如果真喜欢死磕精神,建议看看陆川的《可可西里》,那是为了保护野生动物,反对非法猎捕而死磕,境界完全不同。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给LZ点赞!正是因为LZ所言的问题,老炮的死磕精神才显得特别稀缺,从而可贵。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我大院长大,不懂啥北京文化,长大成人的过程中没见过老炮这样的人,但我喜欢这部电影,没觉着这是京味电影,也没觉得看不懂,一口气看完。我喜欢老炮身上的那种执拗劲,没钱,没势,有时还没理,但他为了尊严敢于死磕,我佩服!
舟水桥头 发表评论于
如果要说老一辈的,那还是邓友梅笔下的人物,京味十足。
太爱北京了 发表评论于
说此片代表北京文化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没在北京住过,难道你看个<教父>就得说这代表美国文化吗?我觉得老舍先生、叶广芩女士的很多作品才能代表北京文化。<小井胡同>,<人虫>等都是非常经典的讲北京普通人生活的电视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