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林摘葩】留美就是风投

秋风起深壑,秋叶舞商弦。 我在山头坐,静观秋月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留美就是风投

作者:薛涌

封面:取自网络(谢谢不知名的作者)

 

最近有则消息说,中国留美的学生,已经超过33万。另外来自中国的高中生,也已经取代了韩国学生,成为留美最大的国际学生群体。

 

“留美热”早就不是新闻。这里无需赘言。但是,三十多万的人数,而且还在急速增长中,说明留美早已不单纯是富人的游戏,而遍及中产阶层。我个人在美国大学执教十年,最近也开始辅导一些中国学生进行留美的准备,亲身体会到了“第一线”的炙热,也看到了学生和家长们在留美问题上重大的误区和盲点。

 

举个例子。我最近有个学生准备两年后出国,就确定目标学校的问题向我咨询。他的家庭年收入大概就三四十万。我算了笔账:留美即使挑便宜的学校,一年学费也快3万美元(也有少数2万左右),加上一万美元的生活费,一年开销4万美元,也就是24万人民币。如果上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等都市“名校”,学费4.6万上下,大都市生活费昂贵,一万下不来,一年全部费用大致要6万美元,相当于36万多人民币。也就是说,上贵的大学,要花光家里的全部收入,父母只有靠积蓄生活。即使便宜的大学,也要花掉家里的三分之二以上的收入。

 

然而,这还不是个头儿。大学后面还有研究院。毕业后要想说服美国的雇主花钱给你办工作签证,你至少要拿到一个专业职位,没有人会为雇佣司机、售货员、前台接待而去为一个外国学生办工作签证,即使办也难有成功的可能。如今拿个大学文凭,能干的大致就是这些低端职业。因此,两年研究院,成了在美起步的必由之路。这样屈指算来,是六年的投入。取个中间数字,假设一年投入5万美元,六年就是30万美元,接近200万人民币。

 

这么多钱砸下去,没有结果怎么办?事实上,最近就有报道说,70%以上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在美国根本站不住。如果是大款的子弟倒还无所谓。一来家里有的是钱,二来父母也许就指望孩子出去镀层金,回来后会为之安排工作。但对于普通中产阶级家庭,孩子留学多年只能当海归、回国拿3000块的月薪,那可真叫赔得血本无归了。

 

有些急着忽悠父母让自己啃老出国的小年轻,曾愤怒地在网上和我辩论,称我这种观点是把教育当生意。他们豪迈地说:出国是为了开阔眼界、不能用钱来衡量。可惜,我就在美国的大学教书,这些“开阔眼界”来的中国留学生见了许多。那些毕业后站不住的,大多英文阅读都不过关,和美国学生基本没有来往,不过是几个中国学生在美国合住一套房子、吃了四年中餐而已。这算开阔什么眼界?

 

所以,在我看来,对于年收入几十万的中产家庭来说,留学就是风投。风投有几个特点。首先是风险大、成功难。大部分出去留学的,都站不住。第二是,风投不能没完没了地投。烧了几年钱,如果还没有结果,投资人往往就撤了。留学也大同小异。许多中产家庭,支持孩子出去读四年已经很勉强,如果包括研究生读上六年,最后弹尽粮绝。到那时还见不到回报,那不是血本无归是什么?

 

把留美比作风投,并非劝阻大家留学。恰恰相反,风投如果成功,往往回报巨大,值得冒险。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认识到留美的风投属性,然后才能有效地规划自己的战略。这里最关键的是,把钱投进去前,应该估计一下几年能够见成效。不见兔子不撒鹰。必须在有十足的把握时,才应该把钱投进去。

 

什么是十足的把握?其实,风投顾名思义是风险投资,从来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有七八成的把握就很难能可贵了。这七八成的把握是什么?我看最关键的,就是大一的学业能够成功。中美教育体制和哲学有天壤之别。大一初来乍到,仿佛降落到外星,语言和文化障碍交加,最不适应。如果大一成绩单上一串都是B和C,这个风投基本就失败了。所以,步入美国大学前,学生至少要有把握:在经过短期的适应后,功课不输人,第一学期跟上班,第二学期开始出头。等步入第二年,则基本是个优秀生了。这样,你有响当当的成绩单,有教授的推荐信,申请好的研究院不成问题。一言以蔽之,早出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旦出去,就要保证自己在起跑线上占尽优势。

 

可惜,中国学生和家庭的普遍病症,就是不管准备得如何,出国从来是争先恐后。今年我辅导一些已经被美国大学录取的学生,其中几个程度比较低,很难适应美国的学业。我都对他们提出推迟一年入学的建议。绝大多数美国大学,都会轻易批准新生推迟入学的请求。事实上,“空缺年”在美国是个时尚。即高中毕业被大学录取后,申请推迟入学,利用高中到大学之间的“空缺年”修炼自己。成熟一些后在去读书。其实道理不难想象:美国大学的学费贵得惊人,孩子不成熟,进了大学不知道自己干什么,岂不白白浪费钱?谁愿意加入一个昂贵的健康俱乐部,却一年到头不使用呢?

 

然而,没有一个家庭接受我的建议。在一个把“起跑线”当作“抢跑线”的国度,大家心里焦躁到不可能多想的地步。大家硬着头皮回避的,是这样的现实:假使第一年一串C的成绩,留美生涯就算是地地道道地“输在起跑线上”了。结果是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无所事事,耽误的恐怕不是一两年。起跑时抢出来的时间,会加倍地丢回去。如果晚出去一年,把学业准备好,第一学年的功课主要是A,有少数几个B,日后越来信心越足,表现越佳。这样的风投,是否更靠谱儿一些?

 

急急忙忙地出国,不仅仅破坏了大学学业,也扰乱了中学、高中时代的成长。我曾有个学生,思考能力非常强,英语阅读也很出色。17岁眼看要留学了。但SAT去培训机构一测,才1400多分。我告诉他,这个分数大大低估了他的实际水平,因为许多考到1900分的学生,阅读也不比他强太多。但他一下子心里慌了,顿时乱了方寸。其实,他很信服我的教育理念:不死记硬背,埋头通过英文学知识、自然地提高阅读能力和词汇量,临考最后两个月专心突击一下应试技巧即可。但是,他面临危机,觉得通过大量阅读的办法提高已经来不及了,决心埋头刷题、背单词一年,虽然明明知道这样背下来的单词考完马上忘掉。这一年的苦行,在教育上基本是浪费。其实,如果推迟一年行期,多一年强化阅读训练,立即海阔天空:SAT能够拿到理想的成绩,英语的实际水平也上去了,进大学后适应力强得多。何乐而不为?可惜,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孩子即使知道我讲的有道理,也不会照着作。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拼命刷题、迷信考试的人,其实最不信考试。比如,在SAT、GRE的考生中,你常常听到这样的话:“单词背一下对付了考试就可以。反正许多单词太偏僻,一辈子再不会碰到。记住也没用。”我们这些反对应试教育的,反而更相信这些考试:考试里出现的词汇,分明都是大学里的常用词汇。美国人很实际,用什么考什么。不会拿生僻的词汇难为你。为什么你觉得这些词汇太生僻?因为你接触的大学层级的读物太少。需要强化阅读。为什么大家都说考完后一辈子不会第二次碰到这样的词汇?因为这些人进了大学也不怎么读书,或完不成阅读,当然难得再碰到大学的常用词。也正是这些人,最后站不住回来,喜欢给后辈传授自己的心得体会。那些把考试的常用词真正变成自己的常用词的人,往往在美国事业顺利,忙得没时间回国。他们的经验反而不为人所知。所以,我一向告诫学生:如果靠自然阅读能在SAT上考出个体面的成绩,就说明你大致能适应美国的大学。这时再追加两个月应试培训,大幅度提高一下分数,增加自己的竞争力,是理性选择。但是,只求分数,牺牲自己真实的英文水平,那无疑是自欺欺人。到了大学就会为之付出代价。

 

事实上,中国学生长期沉溺于应试,对美国大学缺乏起码的学业准备。比如,美国大学的课程喜欢布置期末读书报告或论文。我辅导的几个考分挺高、并进入名次很好的学校的学生,居然没有一个知道读书报告应该怎么写。这样糊里糊涂地出去,对父母的血汗钱是否有些太不负责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