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由于全心创作小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看过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小说完成后发现自己对影视失去了兴趣,试着看了几部当红影视都看不下去。然而朋友推荐的一部《我的博士老公》却一下子就吸引了我,以至于让百忙之中的我连续三天赶着看完这部38集的都市题材轻喜剧。(耳边到现在还萦绕着片尾曲《为爱不分手》
相守 只不过是激情过后
彼此都没有借口说分手
爱得再深 总有一天都会变平淡
就让回忆记住曾经的温柔)
《我的博士老公》讲述博士梁鸿名和他的妻子护士邹琴一起为了职称,房子和孩子这个未来计划打拼的过程。其中有一个情节在剧中反复出现过几次,就是妻子邹琴在绘制一张未来四年规划图:第一年,评副教授、生孩子;第二年,买房子、生孩子;第三年,生孩子、生孩子;第四年,买车、评教授、生孩子。邹琴所要求的不过是过上普通人的基本生活,她没有要求发财或出名或成功。她的这个普通的要求也正是绝大多数平民百姓的要求,她所关心的基本生存问题也是几乎所有人都关心的,包括我自己。古代皇宫争斗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不是我所关心的。选材新颖能够引起寻常百姓的共鸣,我认为是《我的博士老公》这部剧能够取得收视率前三名的主要原因所在。另外精致的细节,演员如同回放真实生活一样的自然表演,朴实而幽默的台词以及干净利落的场景切换也是我认为该剧成功之处。
这部剧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对博士这个高端群体在职场面临种种潜规则的描述,文化圈和娱乐圈的近似之处发人深省。这部剧对我来说就是一部了解当下中国学术界关系学的活教科书,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京师大学文学系博士生梁鸿名在毕业答辩时因为与评委会的朱教授意见不和而失去留校的机会,由于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不得不回到家乡省城徽州。职场经历包括在徽州师大教书,在校出版社兼任副总编以至到教育局工作。梁鸿名虽然看不起师兄孙旭东和表弟田衡,但又不得不处处依靠这二人的社会关系,从找工作到分房子到提职称。在文学院教书期间梁鸿名讲课生动,知识渊博深受学生的喜爱,然而受到海归院长张之野在安排课程,申报项目及评职称等方面的排挤;在出版社任副总编时,梁鸿名分析市场打造出获奖的品牌书系,然而却因为徐编辑受贿帮明星出了低俗的自传而引咎辞职。后又到教育局工作,利用中学同学徐总的关系解决学生毕业分配等问题。
梁鸿名并不是一个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他有着卓越的才华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他的每一个工作机会都需要靠人际关系进入,而他的离开是因为他不愿和社会不良风气同流合污。他默许邹琴去活动关系,他对社会既有妥协的一面也有他坚守的风骨。对梁鸿名人物的塑造可谓不落俗套。看剧前我想象博士老公定是一位戴着厚厚的眼镜,走路撞电线杆子的书呆子形象。没想到是一位能言善辩的帅哥,编导打破了人们对博士的偏见。
我自己的博士老公和电视剧里的梁鸿名相比较,有很多相似之处。首先他也是一位不戴眼镜的帅哥。(虽然这样我对博士的印象还是停留在陈景润身上。)他所处的环境在美国,他所经历的美国大学和职场的潜规则又是怎样的?大家由此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梁鸿名来了美国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我的老公博士答辩那天我跟着进去了,虽然他不想让我去。空荡荡的教室里只坐着包括他导师在内的五个教授组成的评委会。按要求需要至少三个评委会成员来自外系。这些评委会成员是由导师选定的,基本来自曾经有过项目合作的教授,和导师关系较好,是导师肯定能掌控的人选。说白了就是这些人在答辩过程中肯定不会添乱,基本就是个摆设。电视剧里博士答辩中梁鸿名与评委会成员发生冲突的事在美国大学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要导师让你过,你就能过。
博士导师在答辩时能够一手遮天的根源在于导师其实就是老板,研究经费是他搞来的,或来自企业,或来自国家的基金,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其他人对博士答辩没有什么真正的发言权。导师与博士的关系本质上是资本家与劳工的关系。因为申请项目经费很难,导师会尽量“压榨”一个他认为比较能出活的博士生,有时甚至出现拖延毕业期限的情况。
打算读博士的研究生必须在进入博士项目的1~2年内通过博士资格考试,一般需要分别考几门课,有闭卷的,也有开卷的,比如限三天时间完成。为保证博士的质量,博士资格考试都很难通过,即使基础比较好的中国留学生都这么认为。通过率一般在20%以内,即如果十个人参加考试,通常只让两个人通过。很多人需要考两次。另外博士必须在其专业领域权威的杂志上发表过至少一篇论文。这两个条件是拿到博士学位的最基本要求,其他的要求会因不同学校不同专业有所差异。
我的博士老公当时做的课题是从菠萝里提取三个结构近似的分子,用以鉴定菠萝的产地和品种,类似给菠萝提取指纹,因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菠萝价钱不一样。另外试图寻找一种使菠萝切开后不变色的天然物质,用来喷在苹果色拉上,使苹果也能在切开后像菠萝一样不被氧化变色。在食品科学科技大会上,我老公做了一个深入浅出清晰生动的演讲,加上他发现了新分子的成就,给评委会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因此获得了全美优秀研究生的荣誉奖。这在他们系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有人能拿下这个奖项。
导师对我老公的工作极满意,所以博士答辩顺利通过。另外我也像邹琴一样望夫成龙,逼着我老公穿了西装去答辩。当时还是学生的我破费了五百美金给他买了一身皮尔卡丹的黑色西服(当年在国内很火的牌子)。后来一次到外地面试被我逼着带去了(穿没穿我就不知道了),之后就再没碰过。
在美国找工作方面法律规定比较大的雇主,如政府部门、学校或大公司,必须显示提供公平竞争的机会,具体表现为对广告覆盖面的要求以及杜绝种族歧视等等。每有一个机会出现,大家都需要去申请,不存在包分配工作这种现象。我的老公这方面比较迂腐,不懂得主动争取机会,毕业前后似乎一直在等着国家分配。比如他们系里出现一个教授的职位,如果在中国,导师喜欢他,有可能直接定了他留校即可。但在美国,一个职位,你不去申请,没有人会把聘书交到你的手上。他对自己的英语没自信,对教授的工作没兴趣,活活因为没有申请而错过了机会。这期间我也像电视剧里的邹琴一样替他活动过关系。我亲自找他导师问这个职位他拿到offer(聘书)的可能性。他导师建议他绝对要去试一下,而且愿意为他做推荐人。然而我的老公死活不肯去递交申请,因此后来不得不走上另一条路。(此处可以理解为我老公发扬风格,把工作机会白白让给别人。就像电视剧里梁鸿名把到手的房子活活让给另外一位比他更需要房子的宴群书教授。)
我的博士老公毕业后因为找不到工作,只好考虑做博士后。很多中国人以为博士后是个比博士还高的学位,其实不然。博士后是在博士毕业后直到找到正式工作之间的过渡职位。大多情况下是为有项目经费的导师(即老板)廉价打工,薪水比做博士时要高,但远低于有正式工作的博士的市场价值。也有一些职位如高校教师需要博士后的工作经历,有些带有荣誉性质的博士后竞争很激烈,当然收入也一般比较可观。当时(90年代)博士后平均年薪在三万到四万美元之间。现在的博士后平均年薪不过是在四万到五万美元之间。有的人运气好点,博士后干了三四年后会找到正式工作;有的人运气差,恐怕一辈子做博士后的可能性都有。我有一个朋友做博士后到四十岁时,终于想通了去读了一个护士专业,当上了一名光荣的“白衣天使”。(其实说“花衣天使”更准确,因为美国护士不穿白色衣服,女护士常见的是紫色碎花图案的上衣,单色的裤子,男护士常见的是绿色的衣服。)她当护士的工资是博士后的两倍而且工作稳定福利保险都挺好。博士后不仅工资低而且今年不知道明年还有没有工作,因为导师的项目经费如果批不下来,博士后不得不另谋出路。
正当我老公毕业后没工作,临时给他导师继续以原来博士的工资(月薪一千多一点)干活的时候,我刚刚正式被计算机系录取。九月入学,十一月初我抱着玩玩的态度去学校招聘会了解情况,没想到贴了两个月“计算系研究生”标签的我居然在两天后就被请去一家公司面试,一周内就拿到了聘书。而且给了那家公司的博士工资待遇,因为我当时确实是在数学系读博士,预计半年后毕业。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把我们一家都砸晕了。
我立刻做出了放弃一切学位去上班的决定,凭着我的小聪明直接去公司学怎么编程,就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直接到大海里学游泳一样,强烈的生存欲望使我从狗刨直接进化到花样游泳。那个学期结束后我去公司上了班。我的工资是博士后的两倍,是我老公当时工资的六倍。
在这个残酷的现实面前,我的博士老公终于幡然醒悟。专业和市场直接挂钩,没有人因为你是博士就施舍给你工作,更没有国家出台政策安置博士生。这就是美国,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国家。来美国后经过五年的博士生涯,我的老公终于走进了计算机系的大门,这个五年前我就给他指出过的一条金光大道。
如果电视剧里的梁鸿名来了美国,凭着他的才华和对市场明锐的观察力(参照在出版社当编辑期间的表现),估计会马上转到计算机系,放弃他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坚守“。我认识很多在国内读文科专业的来了美国都转向电脑。生存第一,没办法。
参加工作一年后我请了一天假,回到学校把我的两个硕士学位答辩完成了。当我拿到两个硕士学位证书时,我差点气晕了过去。两张证书一模一样,不知道的以为是同样的证书一式两份。因为在美国学位证书上不写专业。早知道这样,我何必浪费那么多精力去准备两个系的考试和论文。我的博士老公也在修了一年计算机系的课程后,在没有计算机学位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份码农的工作,从此永远告别了他出国前后一共花了13年大好青春的博士专业。
博士,对于海外留学生来说更像是一个要实现的梦幻,一个要了却的心愿,一个给自己给家人作为出国留学的交代。它可以是一个生存的技能,也可以不是。博士在现实生活中很受人尊敬,不管你有没有与博士挂钩的工作。在公司里,博士会被以姓尊称,比如,Dr. Wu(吴博士)。非博士被直呼其名,比如 Roger。
博士除了精神慰藉的作用之外,也有快速申办绿卡的功效。靠技术办美国绿卡按优先程度分为以下三类:一、杰出人才;二、国家利益豁免;三、掌握不可替代技术的工作技能。当时我的公司给我申请了第三种。第三种的麻烦是公司要证明除了我,我这个职位雇不到另外一个美国人。公司需要重新为我这个职位打招聘广告,甚至需要面试一些人,证明非我不可。这个过程极其漫长繁琐。我在绿卡申请表上还犯了一个错误,就是不经意写了我曾经在中科院的一家工司干过,本来目的是显示我有高科技领域的经验,没想到因为找不到证人而拖延了绿卡的申请。正当我焦头烂额的时候,我的博士老公突然收到了绿卡申请的批准信。我们全家第二次被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砸晕了。
在我的怂恿下,他在读博士期间自己申请了绿卡,为了省钱,没有请律师。凭着他对天然抗氧化剂领域发现新物质的贡献,全美杰出研究生的荣誉和一项专利,他被批准了第二类绿卡,即国家利益豁免类,意思是此人能为美国的国家利益做贡献,虽然找不到工作。
和电视剧里邹琴绘制的四年规划图相类比,我也曾经有过一个五年规划,即第一年保身份,第二年转专业,学技能,第三年学技能,第四年找工作,办绿卡,第五年买房子,生孩子,等等。想信大部分的海外留学生都在大致遵循这个优先顺序。对海外留学生而言,找到工作拿了绿卡才意味着美国梦的真正开始。有了绿卡才有合法身份。有了工作,买房子的目标立刻便能实现。至于生孩子,多数人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来不及考虑。我的生孩子问题在第二年意外提前解决了。我当年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捧着课本死抠的艰难处境如今历历在目。
不管在中国还是海外,不管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还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每个人都面临着生存问题,(富二代,官二代也许除外)。而在中国还要面临因为关系的存在为竞争带来的不平等。电视剧《我的博士老公》以博士为切入点,反应其职场家庭面临的种种困难,每走一步都要靠关系,让人很难想象没有博士教育优势的人更将如何立足社会。这部电视剧真实而朴素,不动声色地对当下中国强大的关系网做了无情的鞭挞和讽刺。个人认为是一部思想深刻的精品力作。
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好好活着,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难处,这也是《我的博士老公》这部剧要传达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