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
《管子》一书中有关道家学说和养生方法的阐述(上)
《道德经》的形而上登峰造极,让后人至今依旧是一知半解管窥蠡测。不过云崖巉峻全凭重峦叠嶂,奇芭独放还需绿叶扶持。套句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一点的话,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If I can see a bit farther than some others, it is because I am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
老子的功成名就靠的就是春秋战国这个让中华大地产生巨大变革的时代,尽管看起来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乱世,被孔老夫子痛心疾首地称之为礼崩乐坏不可救药。但是没有百姓生养供给的与日俱增,又如何经得起列国诸侯的穷兵黩武,又如何让诸子百家可以衣食无忧地在那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比老子生卒年代再早上一百来年的时候,有过一位首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齐桓公。这位齐国国君齐僖公的三儿子,在有哥哥齐襄公的时候,只有出国留学异乡终老的份。不想齐襄公有福做王没福消受,才让齐桓公有了上位的机会。这一上不要紧,却造就了一位“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霸主。
齐桓公其他本事没有,唯一的本事是会用人。居然拜了在争王位时差一点杀了他的管夷吾做上卿,再后来一开心直接叫人家二爸(仲父)。看看这位国君当的够没心没肺的,只要霸业不管名分。也因为这样死得有点窝囊,英雄垂暮时二爸已经先他而去。喜欢用人不疑的他,此刻身边围着的尽是奉承拍马的佞臣。公元前643年的深秋,霸主变成病猫卧床不起。五个儿子便忙着要位子不要老子,佞臣更是要前程不要主子,结局是齐桓公被高墙围宫活活饿死。
回顾齐桓公辉煌一时的霸业,他的二爸管夷吾功不可没。齐国的霸主地位不是嘴上说出来的,靠的是经济和军事实力。在管夷吾的治理下,齐国的国力如日中天,圆了齐桓公的霸主之梦:内挟天子让诸侯各国俯首听命;外攘戎狄保华夏子孙源远流长。
管夷吾这个名字,现在已经没有几个人记得。但是喊他管仲,就不少人记得他了,道家后人则更记得他,因为他们尊他为:“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让他当了太上老君的护卫官,也算是得道成仙了。
能挤入神仙的行列,全凭一部以他之名写就的《管子》。管仲在世的时候是上卿,相当于国家的总理。想必也亲自刻过竹简。只可惜年代太久远了,刻宝再也找不到了。《管子》一书中是管子曰来管子曰去的,尽是他的语录。所以说,《管子》和《论语》类似,全是弟子们的杰作。
那么《管子》对道家的重要性在哪里呢?说白了就是做了老子《道德经》的绿叶,而且是金枝玉叶的那一种。
首先来看看《管子》对“道”的解释:“道之所言者一也,而用之者异。有闻道而好为家者,一家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乡者,一乡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国者,一国之人也;有闻道而好为天下者,天下之人也;有闻道而好定万物者,天下之配也。道往者,其人莫来;道来者,其人莫往;道之所设,身之化也。持满者与天,安危者与人。失天之度,虽满必涸。上下不和,虽安必危。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得天之道。其事若自然。失天之道,虽立不安。其道既得,莫知其为之。其功既成,莫知其释之。藏之无刑,天之道也。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虽然同是文言文,却比老子的文章容易读得多。管仲不但要管理一国的朝廷,更要管理一国的黎民百姓。所以在发布文书给百姓们洗脑的时候,一定是要兼顾到民间的认知水平的,文章不会像老子那样高来高去,要归类的话是属于普及教育一类。
“道之在天者日也,其在人者心也”。太上老君那个深不可测的“道”,终于被管仲大将军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直接接上地气。“道”这个东西到了大将军这里已经是每个人的心所在!这还不算,“有气则生,无气则死”。这句话明明白白地告诉大家“道”不仅仅掌控着每个人的心,更掌控着每个人的命。怪不得道家要尊管仲为将军,这就是护法门神啊,和佛家的四大金刚一样一样的。
说到这里,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对劲?管仲在说“道”的时候,老子的太爷爷可能还没有降生。再看看《管子》一书中对“道”的阐述,要层次有层次要深度有深度,怎么说也不应该落到个当道家门神的地步吧。
其实二千多年前的祖先们很懂得尊重著作权和专利权的。管仲的时代确实对“道”有了深入的研究,并且极有可能有著作有论文。但是或者毁于战乱,或者藏家后人冬天取暖将竹简当柴火烧了...,反正是有太多或者,结果是直到七百余年后的西汉末年,《管子》一书才经刘向之手编写而成。
这下明白了吧?管仲或许做了超前的工作,可是研究结果被公布于世的时候,却比老子迟了近五百年。可见得时运有多不济,管仲如果地下有知,一定会很后悔,当时要是不刻竹简,直接铭文与鼎该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