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外艺术歌曲的创作形式》---转帖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艺术歌曲是由诗歌与音乐结合而共同完成艺术表现任务的一种音乐体裁,其名称因浪漫主义音乐大师舒伯特的作品而确立,成为一种独立类型的歌曲种类。它结合了优美旋律和人声两个最具有普遍感染力的音乐因素,使艺术歌曲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欣赏性,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7/view-4758793.htm
  一、从中外艺术歌曲形态看艺术歌曲的几种类型: 
  1、用民歌编配,创作的艺术歌曲 
  早期18世纪德、奥抒情“艺术歌曲”介于民歌和抒情性歌曲之间的作品,创作风格受鲁克的影响,主张音乐作品必须以音乐为主,诗词只能属于从属地位,这时期将德、奥艺术歌曲从外来音乐的影响中解放出来拜托了意大,法国乐派的影响,赋予它以鲜明的民族色彩。 
  1)旋律中的民歌主题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对后世中外作家有直接的影响,他的作品不仅与当时德国民族诗人的诗歌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与奥地利、德国的民间音乐有着血缘关系。勃拉姆斯自幼受德、奥民间音乐启迪和影响,音乐语言中有浓郁的民族民间特色,俄罗斯音乐家格拉卡《别唱,美丽的人儿》是一首充满了格鲁吉亚民歌风情的艺术歌曲。意大利《我的太阳》,苏格兰歌曲《友谊地久天长》都成为脍炙人口的艺术歌曲精品。 
  我国近现代艺术歌曲的创作,在借鉴西方艺术传统,继承我国音乐等方面已取得很大成就。把民歌音调用于旋律作品中,或主题旋律直接取自民歌进行改编,丁善德《玛依拉》,黎英海《阿拉木汗》、《在那银色的月光下》,这些作品在旋律写作,钢琴伴奏肢体写作上,都是根据民歌内容灵活改编。 
  2)织体中的调试色彩 
  浪漫主义艺术歌曲十分注重钢琴伴奏的织体写作。在舒伯特的歌曲《菩提树》,舒曼的《两个近卫兵》中;作者采用同名大小调式的交替。 
  我国作曲家在创作探索用民族调式自和声色彩写作钢琴织体方面也做了不懈的努力。赵元任在他的歌曲《海韵》、《教我如何不想他》的钢琴织体写作中,前奏,间奏,尾奏中的纯五声和声的运用,使作品充满了中国色彩。我国新疆民歌《在银色的月光下》旋律织体中运用了增二度和声,这是新疆少数民族音乐中所特有的调式音程,加上新疆的手鼓舞的节奏贯穿在歌曲织体中,是歌曲的民族地域色彩更将浓郁。 
  3)结构中的民间形式 
  分节歌源于民间。中外许多民间乐器曲,民间歌曲都是通用这一简短易于传唱的形式保留下来的。俄国格拉卡《别唱吧,美人》,舒曼《月夜》,舒伯特《鳟鱼》、《菩提树》都是分节歌形式的艺术精品。在我国近代作品家艺术歌曲中也有不少分节歌作品,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他》,任光《渔光曲》,谷建芳《那就是我》都不同程度地在民间分节歌的结构形式上做了有益的尝试与创新,为艺术歌曲这一体裁形式成为我国抒情歌曲演唱中的重要品种做出巨大贡献。一切优秀中、外艺术歌曲,都具有本民族音乐文化元素。 
  2、为浪漫歌词创作的具有叙事,抒情气质的艺术歌曲 
  舒伯特喂歌德的诗歌谱写了72首,席勒的诗谱写了46首,米勒诗谱写了44首,我国赵元任的歌曲也是从徐志摩,刘丰农,刘大白等诗人那里选择歌词。19世纪叙事,抒情艺术歌曲风格即有浪漫时期大、小调性与和声色彩的处理,又具有浪漫主义明朗,欢快,轻松,抒情的自然表现。舒伯特《魔王》不仅在内容上通过不同的人物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在形式上也是在不重复材料的前提下把乐思贯穿始终,再加上调性,钢琴织体,力度,歌唱,情绪的转换,生动又有戏剧冲突地把整个作品完整地体现出来。勒韦是以谱写叙事诗的歌曲而占有音乐史上重要一席地位的作曲家,他以歌德的叙事诗谱写的歌曲如《魔王》、《魔术学徒》、《死的舞蹈》也是精品。沃尔夫的《花妖之歌》带有喜剧性的叙事歌曲。舒曼则更多表现出一种含蓄的抒情特点,更注意用特定的音响手段来发掘人的内在情感,通过音色细腻的变化来表述激情或衬托意境通过和声手段用钢琴来抒发内容的深层含义。勃拉姆斯受古典大师巴赫,贝多芬影响,蓄意追求古典乐派的创作风格,他对艺术歌曲最大贡献是继贝多芬之后,更深刻的把握音乐和人的精神境界联系在一起,把艺术歌曲推到表达哲理的高度。 
  除了德、奥艺术歌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曲家之外,门德尔松、瓦格纳、理查.斯特劳斯、布鲁赫、马勒等等。 
  3、把音乐旋律与诗歌声调融为一体的宣教性艺术歌曲 
  进入浪漫主义后期,受瓦格纳音乐创作风格的影响,在音乐表现的手段方面,特别重视和声与音色的作用。在原有的大小调功能和声体系,三度叠置的和弦结构原则与调性和声基础的范围上,再扩展调性范围和调性关系,模糊或隐藏调性的呈现,增添新的色彩,创造新的手法,使和声纵向结构更趋复杂,运动进程更多曲析和意外。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其歌曲创作的基本模式是把声乐旋律与诗歌声调融为一体具有宣叙性,钢琴伴奏部分的和声织体丰富且具有独立意义。 
  二、艺术歌曲的形式 
  构成艺术歌曲的形式,体裁和风格,是艺术歌曲的外部特色,在分析构成的艺术歌曲形式的诸多元素是诗歌,音乐,伴奏。 
  1、诗歌,作为歌曲中歌词出现的历史,欧洲可追期到“荷马”时期,中国追期到《诗经》的产生。那时的诗歌与音乐就是结合在一起的;诗和歌唱是不可分的,因此,唱是诗的表现形式。 
  诗歌作为具有独立之品格艺术歌曲的歌词,则可追溯到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音乐作品强调主观感受,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追求自然,朴实,能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 
  以舒伯特为首的浪漫主义作曲家,运用浪漫主义诗人歌德、席勒、缪勒等创作的优秀诗歌,使其与音乐结合,诗歌成为音乐的血脉,音乐赋予诗歌以灵魂,创作出了不同于歌剧咏叹调演唱风格的艺术歌曲作品,实现了从通过音乐刻画塑造人物形象、性格,到对人物内心情感的揭示和表现。将诗歌与音乐结合得天衣无缝,用音乐去重现或演释诗歌意蕴和内涵,钢琴伴奏的加入,更加显示出艺术歌曲独特的魅力。   2、音乐 
  艺术歌曲在旋律风格、音乐特点、调式运用、演唱方式及情绪表达等方面体现出最擅长抒情的两种艺术形式——诗歌与音乐的意境。 
  艺术歌曲的音乐创作手法严谨、细腻,注重人物内心的情感刻画,所以它比一般的抒情歌曲更能表现人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大致可以分为几种情况: 
  1)18世纪的诗人大都将他们的作品视为独立的艺术品,不愿作曲家把他们的诗歌当作歌词,最多用简单的分节歌演唱,直到18世纪下半叶,音乐才逐渐起了更多的作用。 
  2)艺术歌曲的音乐构思呈交响性思维。 
  3)艺术歌曲的音乐描绘付诸虚幻的抒情意愿。 
  4)艺术歌曲的音乐素材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声具有激情和细腻的表现力。经常使用大小调间,主调和上下三度调间转换对置,不协和和弦或变化音突然出现,造成了音色的细微变化,突出诗句情绪的骤然变化。 
  中国古诗词艺术歌曲,在保留古诗词的内涵作进一步的开掘,与声乐旋律一起完成音乐形象的塑造,两者密不可分,作曲家在创作音乐时,深入细致的刻画出诗的意境,做到音乐与歌词水乳交融、浑然一体;伴奏在音乐的总体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在气氛渲染、意境烘托的手法下,更深层次地对歌词的内涵作进一步的研究。 
  在保留古诗词吟诵韵律的基础上,既借鉴了西洋和声手法和音乐结构,又采用了民族五声调式。 
  三、中外艺术歌曲的发展概况 
  1、中外作曲家多以著名诗人的名篇,作为艺术歌曲的歌词来谱曲,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艺术歌曲流芳于世,入乐诗歌的音乐性、创新性,诗歌与诗歌的关系,论述作曲家对艺术歌曲歌词的审美意象,创作现象。 
  2、西方早期美声作品所处的时代是美声学派的创立、发展的时期,当今现代美声学派的审美原则、演唱技巧,技术理论等绝大多数沿袭和发展了那个时期的要求。 
  3、中西音乐文化的多次碰撞,交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是经过引进模仿学习借鉴,吸收融合等多个阶段后,形成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及演唱模式,探索未来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进一步发展的新思路。 
  4、中古艺术再生产是指对于中国古代留传下来的诗歌进行整理,加工或艺术再创作,恢复其音乐特质,使之再度成为诗与乐相结合的可供演唱、可供欣赏的精神产品的艺术生产活动,在曲调方面,大致有译谱、配调和作曲三种方式,目前中国古诗词歌曲创作呈多元化发展姿态,主要显示出民族化、艺术化、流行化以及厚生化四种风格类型,大多数作品或多或少又都体现着古今中外跨界融合的创作意识。 
  结束语:艺术歌曲是流动的诗篇、美妙的旋律、细腻的情感、完美的音乐形象,它带领人们趋向美丽、祥和、平静,改善人们的生活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各个时期经典之作,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为音乐工作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歌曲创作犹如盛开的花朵正散发着迷人的芳香,有以民歌风格为素材创作的艺术歌曲《七月的草原》、《喀喇昆仑》等,有以古诗词为素材创作的《长相知》、《枫桥夜泊》等。让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高尚审美价值的经典音乐作品成为社会音乐,生活中的主流艺术歌曲产生影响和作用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是巨大深远的。让我们正确全面理解艺术歌曲的本质、风格及特征,并以此推动我国艺术歌曲的创作和发展,使艺术歌曲风格更加多样化、民族性,更具有艺术性、时代性和欣赏性。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 
  责任编辑 王一亮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7/view-4758793.htm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