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之杀人机器人
朱朱莉
一.一个奇怪的病人
我是一个心理治疗师。
心理治疗师听起来是一个充满包容和拯救的工作,但其实我的职业并不一帆风顺。我无数次地面对我的职业危机。我永远不会告诉病人的一个秘密就是:其实我自己就是一个怀有心理疾病的病人。有很多没有解开的心理阴影。
只是因为我获得了心理博士学位考取了相关证书,我就有资格来开设这个心理诊所。我就成了给别人作心理治疗的专家。
我曾经有一个病人自杀身亡。他是个高级软件开发师,四十出头,秃顶,比同龄人显得衰老。在IGC公司工作,做政府合同。长期受到政府部门的项目负责人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和语言欺压而不敢声张。
如果他声张出去,IGC公司只会采取一个行动,就是把他解雇。而全家四口都靠他的工资生活,靠他的医疗保险看病。
结果他抑郁了。
但即使这样,他也只敢利用IGC提供的医疗保险接受心理治疗而不敢辞职,不敢去找新的工作。
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找个高薪的全职工作变得越来越艰难。谁都不敢冒险放弃自己的职位。
心理治疗对他而言根本是无用功。他甚至不愿意吃药。我多次建议他先辞职休息一阵,他也都不接受。最后悲剧还是发生了,他自杀了。
他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也不敢放弃自己的职位。
这类事例都让我对我的职业有一种很深的无力感。我觉得当病人处在乌漆木黑的隧道里的时候,我没有能力给予他们一道光明。
我一直都怀疑我不是一个好的心理治疗师。
但我至少认为我的职业生涯是安全的,是得到保障的,不会受到人工智能的冲击。
我尤记得在2016年初,大家还在谈论人工智能阿尔法狗(Alpha Go)围棋机器人完胜人类,讨论人工智能能不能超越人类,替代人类工作。
那时的共识是人工智能也许会从事一些需要效率的工作,但不可能替代那些需要大量交流或需要艺术修养的领域。
心理治疗是双方交流互动的一个过程,每个案例都需要大量的独特的交流,远比下一盘围棋要复杂得多。其目的是经由精通人格源起、发展、维持与改变之理论的治疗者,使用逻辑上与该理论有关的治疗方法,来改善另一方在认知,情感,或(和)行为无能或(和)功能不良带来的苦恼。
关键是大量的独特的互动交流。
要不断地由病人把特殊的信息输入给心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再把治疗手段输出给病人,病人再遵循治疗师给出的信息进行改善,随后再把新的信息输入给心理治疗师。如此循环才能得到治疗目的。
心理治疗师得要有深度的学习能力,不断从病人的回馈中调整治疗方法。人工智能怎么可能达到这一点?2016年时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这么认为。
但在从事心理治疗事业八年后,到2019年的今天,我很快就发现我和大家都短视了。
从2016年的阿法狗到2019年,只有短短的三年。我第一次发现我的工作进入了一个死胡同。
2019年,已经出现人工智能心理治疗师。
当然人工智能不光已经应用在心理治疗方面,人工智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
甚至在艺术方面。
我们人类一直自视甚高,以为艺术只属于人类,是最不可能由人工智能替代的。
我们都错了。
我们很快就发现人工智能创作的印象派抽象画比印象派抽象画大家们更具有想象力,更让人脑洞大开,而创作的写实画比任何一个写实画画家都来得逼真。
写诗机器人写出的诗比当代杰出的诗人写出的诗更能准确地打动我们的情感。
2015年,我们就已经有稻香居等初级的作诗机了。那时候写出来的诗还不能准确地打动我们的情感,感觉很乱。乱凑诗句,前后不搭是很普遍的现象,比如第一句还在说新秋,第二句不知怎么着就说到春天去了。当然偶然也给人有出乎意料的惊喜。
记得2016年愚人节,我选了菩萨蛮这个词牌,用“哥哥张国荣”几个字输入稻香居作诗机,机器人就作出如下的词:
《菩萨蛮 哥哥张国荣》
会看长付狂歌醉。
与春苑外天如水。
晓色映波光。
罗屏更绮窗。
春重增胜致。
魔障包黄玉。
尽彻断人肠。
小山中宰相。
那句“魔障包黄玉”确实给了我惊艳的感觉,因为这很准确地刻划了张国荣的气质。不过也就只有这么一句而已。而我知道只是因为凑巧。
但到2019年,稻香居作诗机作出的诗已经超越历史上拥有最高成就和名声的诗人。因为经过更新换代,神经网络已经有更深层的学习能力和关链能力。人工智能能比人类创作出达到更多人共同指认的打动更多人情感的诗歌。
人工智能作诗机就象是站在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的诗人们的肩膀上,并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关链,达到更多的共同指认。一般人类的诗人怎么可能是它的对手。
其它人工智能也都是同理,它们无一不站在人类科学文化巨人们的肩膀上,并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不过,这里我必须申明一下,你现在看到的故事绝对是由本人亲自写出来的,而不是人工智能写的。
因为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还不能用来写作一篇多于三千字的小说。我们人类的骄傲还能在中长篇小说这个文艺领域得以保存。
至于短篇小说和散文,人工智能已经在开始创作了,虽然目前还比较幼稚。但谁也不知道五年后,短篇小说和散文还能否成为人类可以保留的节目。
这倒是给我一个启发:如果我的心理治疗诊所最后受人工智能的影响开不下去了,我至少还可以以写中长篇小说作为职业。
毕竟作为一个有八年从业经验的心理治疗师,我有大量的独特的故事可作素材。
不过,目前看来,我还不必转行去当小说家。
因为我的诊所有一个奇怪的病人。
只要他一直象目前一样保持这么高频率长时间的来找我看病,哪怕我只剩下他一个病人了,我的诊所都还能维持下去,我的收入还能得到保障。我对生活的要求并不高,能维持一个体面的中产生活足已。
而他看上去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活。如果不出意外,至少能活到我退休以后。因为他比我年轻,才二十九岁。
这个病人不用保险,所有费用都自掏腰包。
这不奇怪,因为有些保险公司就不提供心理咨询和治疗的费用。奇怪在于他每周都来三天。是的,不是三次,而是三天,三个八小时。我们心理治疗师一般每次只给病人半小时的就诊时间。一星期最多二次。就这样,保险公司还不一定付这笔费用,而如果要自己付的话也不是一般家庭所能承受得起的。
而且,那个病人的要求奇低。每次来,他一般只要求在我诊所的一张用来催眠的床上睡觉。
我的诊所收费并不高,挂号费100美元,每半小时咨询费80美元。就是说,那个病人每个月得从自己的腰包掏至少4*3*8*160+4*3*100=15360+1200=16560美元支付给我。
他无疑是个有钱人。而我待他也算公道,没有因为他是富人就多收他钱。他让我在他来就诊的那些天,可同时接受别的病人,所以他每天的挂号费我都只算他一次。
否则的话,要照以前,我的病人很多的,每天的挂号费都能收很多笔。现在由于受人工智能心理治疗师的影响,找我来看病的病人门可罗雀。但我也没有因此在他那儿多敲点竹杠,多收几次他每天的挂号费。
而且正是因为这个奇怪的病人,我的收入受人工智能心理治疗师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我的中产生活还能维持下去。
我的同行现在好些都在到处打零工来弥补收入,斯文扫地且不去说了,这个年头人类早就不知道斯文是什么了,如想知道,只能去问人工智能了。现在连零工都是那么少,一个报酬好的零工可能竟争得比以前爬滕校还惨烈。因为一般的工作都让人工智能都替代了。
我听说以前在我诊所旁边开业的同行现在正在给一家人的家里当保姆。不,准确地说,是在当人工智能保姆的监工。因为虽然人工智能保姆的服务比人类更好更任劳任怨,但毕竟还是怕出意外,特别是照顾孩子这种特别重要的事情。所以特意找了一个人来监督人工智能保姆的工作。当监工的工作很轻松,也意味着工资并不高。唯一要做的只是在发现人工智能保姆的行动有什么异常时,按一下它们的stop键。再按一下它们的reset键。然后再按一下start键。
由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人类倒是多出了这个很普遍的工种,即当人工智能的监工。预言家们在这一点上说得没有错:人工智能会夺走了一些职位,也会创造了一些职位。看,人工智能的监工这个职位不是就这么创造出来了?
还有,电工师傅现在成了象程序员一样的热门职业。“当电工”成了高校的孩子想往的职业之一。还有就是上面提到过的写中长篇小说,现在,是个地球人都在尝试写中长篇小说。以前,高尚的职业是“不是医生,就是律师”,现在,医生和律师职业都成了人工智能影响下的重灾区。目前高尚的职业已经变成:“不是程序员,就是小说家”。
谁说人工智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我只知道怀忧郁症焦虑症孤独症的人越来越多,然而他们却喜欢去找人工智能的治疗师治疗,因为它们更加价廉物美,态度更好,针对更准确,更能说出病人最喜欢听的话。
我可怜的同行们除了去打零工,甚至有以前很有名的心理治疗师现在在靠出卖名人病人的病情给八卦网络杂志来挣外块。比如上次曝光的八卦新闻“总统候选人的老婆怀有忧郁症多年,原因是总统候选人搞婚外恋,共有八个情妇”就是我认识的一个同行曝光给八卦网络杂志的。
然而连这样的路我都是走不通的,因为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治疗师,名人病人来找我的很少,否则我也说不定走上这条出卖病人隐私之路。跟生存比起来职业道德算个什么?大不了被注销了治疗师资格。在人工智能的影响下,心理治疗师资格还能值几个钱?
我不用象我的同行们那样转行去做那些很伤斯文的事,就是因为我有这个奇怪的病人,我的长期客户。
我是很感激他的。出于对他隐私的维护,姑且叫他M吧。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