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绛先生的一小段译文

美国闲事 美国闲人 美国闲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杨绛先生的一小段译文。

满屏尽是杨绛先生去世的消息,各种追忆和纪念文字。

想到先生的晚年,有没有孤苦凄楚?



97年,女儿钱媛去世的时候,先生86岁。

98年,丈夫钱钟书离世的时候,先生已经87岁了。

若用风烛残年形容这位老人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她在女儿和丈夫相继离世,深居简出了几年之后,于92岁的高龄上,重新提笔,93岁出版《我们仨》,96岁出版《走到人生边上》,102岁出版250万字的《杨绛文集》八卷。不仅如此,她还整理出版了钱钟书先生的数十部遗著。

九十二岁之后的十余年间,老人做了这么多事,她可有时间去细嚼孤苦凄楚?

先生通晓英、法、西班牙三种语言。


她的译笔到底有多好?不要说译界经典《堂吉诃德》,单看这段广为人知的文字: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争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就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
杨绛译英国诗人兰德作品,《生与死


原文是这样的:

Dying Speech of an Old Philosopher Related Poem Content Details

BY WALTER SAVAGE LANDOR

“I strove with none, for none was worth my strife:

Nature I loved, and, next to Nature, Art:


I warm’d both hands before the fire of Life;

It sinks; and I am ready to depart.”

我试着尽量贴近原诗的意思将其译成中文:

我不争,没谁值得我争斗,

我热爱大自然,以及艺术,


在生命之火面前我温暖双手,

当它熄灭,我准备好离去。

回头看,与先生的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人说翻译就是再创作,先生的译笔,比原文还更出色些。

汝蓝 发表评论于
回复 'linmiu' 的评论 : 谢谢鼓励。
linmiu 发表评论于
博主翻译得也挺好,贴近原文。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