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小说《刀锋》主角拉里的原型是谁

西人资料中搜寻关于中国的点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小说《刀锋》(The Razor's Edge)是英国小说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的一部重要作品,于1944年在美国出版,因为那时候毛姆为避战火到了美国。小说主人公拉里(Larry Darrell)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当空军,目睹好友之死而对人生产生怀疑,战后放弃金融界工作机会,走上寻找生命意义的孤独求败之路。当阅读不能提供所需要的,拉里开始旅行,欧洲不行,印度在遥远的东方时隐时现。书中有一场景很打动人。是他离开德国某修道院时,对神父道歉,说让神父失望了,没能在他们的宗教里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神父回答道:“No. You are a deeply religious man who doesn’t believe in God. God will seek you out。 You'll come back. Whether here or elsewhere only God can tell.”说得真好!

在印度,拉里遇到他的印度教上师,终于寻着了心灵的安宁,在修行中他甚至进入某种开悟的境界。回到西方社会后,拉里决定放弃对舒适生活的追求,而要守住那一份心灵的安静。

小说1944年在美国出版,引起小小的轰动,1946年拍摄成电影。毛姆小说中人物往往都有现实生活中的原型,比如《人性枷锁》主角,主要是以毛姆自己为原型,《月亮和六便士》毛姆在书中明确指出是以画家高更为原型。但是《刀锋》主角拉里的原型,却成了文学史上一个小小的悬案。毛姆在书中说,原型还在世,所以不便透露其真实身份。《时代》周刊美国版1945年11月5日的一期,有介绍英国作家伊谢伍德(Chrisopher Isherwood)的文章,本来跟毛姆没关系,可是文章提了一句,说爱好印度教的伊谢伍德就是《刀锋》中拉里的原型。由于时代周刊的影响,这个说法流传开来,以致于很多人都询问伊谢伍德是不是这么回事,弄得他不厌其烦,愤而写信给时代周刊,否认他就是拉里。尽管如此,但是伊谢伍德,仍然是拉里原型被人提及最多的候选人。伊谢伍德是诗人,作家,后来到美国的加利福尼亚,跟随几位来自印度的上师修习宣传印度教,还吸引了不少文艺圈中人加入,也写了上师的传记等,他的一本自传《My Guru and His Disciple》里面就提到了时代周刊的那篇文章。1937年,伊谢伍德和另一位英国诗人奥登(W. H. Auden)接受伦敦一家出版社(Faber and Faber)和纽约的蓝灯出版社(Random House)的约稿,要求是写一本关于东方的旅行书。1938年,两人来到中国,从一月到7月待了半年,写了一本《Journey to a War》的书。
《刀锋》的英文是Razor's Edge,来自一句梵语,出自Katha Upanishad(应该是印度教的经典),也是通过伊谢伍德介绍给毛姆的,毛姆把这句话翻译成:“Rise, wake up, seek the wise and realize. The path is difficult to cross like the sharpened edge of the razor , so say the wise。”但是伊谢伍德认为里面的“difficult”翻译的不准确,梵语原文是指开悟之路就像刀锋一样,很痛苦又狭窄,但不一定就difficult。毛姆自己也与印度上师有来往,1938年他访问印度,见过上师,一位上师Sri Ramana Maharshi与毛姆见面,常常是静坐不语,总共大概只说了一句:“沉默也是谈话”(Silence is also conversation。)这句话被毛姆照搬到《刀锋》里。
除了伊谢伍德,还有不少关于拉里原型的说法,毛姆自己在他的《作家笔记本》(A Writer‘s Notebook,是毛姆搜集的创作素材)里就记录过一个少校,在印度教道场住了几年,一心追求开悟,这应该为拉里的经历,提供了一些背景,《刀锋》毕竟是小说,人物很可能是综合的产物,而不是从一而终,拉里可能确实有伊谢伍德的影子。30年代末到40年代,西方兴起瑜伽热和印度教热,一些文化人都去学,也给毛姆提供了不少人选,跟伊谢伍德在一起学习印度教的,就有好几位文学青年,都可能给毛姆提供了些许拉里的素材。美国人Theos Bernard在1930,40年代去过西藏,且自称是第一个西方喇嘛,后来在去苏格兰时引起轰动,还与毛姆见过面,所以有人称伯纳德(Theos Bernard)是拉里的原型(见Paul G. Hackett关于伯纳德的书)。不幸的是1947年,伯纳德在西藏失联,后来家人宣布他死亡,因为那时西藏正好发生了暴乱,伯纳德可能身陷其中,成了牺牲品。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刀锋》的中译本。大陆有不止一种翻译,有的书名是翻译成《剃刀边缘》。最流行,应该也是最好的,是周煦良先生的译本。周先生作翻译的时代,还是一个可以认真做点学术的年代,没有商业出版的压力(哈利波特。。。),所以可以精雕细作,是件质量非常高的翻译活。有意思的是,周先生在译者序里也对拉里作了一番考证,他说拉里是以哲学家维特根思坦为原型而创作的。但是7,80年代,大陆的国外资料还不丰富,所以他的结论与实际情况,差距比较大。维特根思坦在毛姆专家关于拉里的讨论中,根本就没露面。
总之,我倾向于拉里并不是完全以一个人为原型,而是一个综合产物。

也有一些评论家把《刀锋》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白痴》作比较,认为前者差了不是一点。拉里的成长过程写得很模糊,对他思想变化过程交待的不清晰,因此人物不可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