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土耳其发生未遂军事政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土耳其是伊斯兰世界的“母国”,也是世俗化,现代化和民主化最成功的伊斯兰国家。土国是美欧的战略伙伴,但因为是个深受伊斯兰教影响的国家,它在北约的身份和地位一向敏感,内部矛盾不断。三年前,我访问了土耳其军事博物馆和一些古迹。本文附上大量土国军事历史的介绍,和这个宗教大国的世俗化演变过程。看完这些像片,可能会回答你一些想知道的答案。
对走马观花的游客来说,今天的土耳其让人入谜的是历史上的拜占庭和奥斯曼,他们和今天的共和国有何关系呢?在文化,宗教,政治等领域,土耳其传承了什么?看着到处挂着的土耳其首任总统画像,我问饭店前台:“苏丹和其家人去哪儿了?”他想了半天,回答我:“这事太复杂,外国人搞不清楚的。“
土耳其是个历史丰富的国家
1453年5月29日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作为东罗马帝国首都的君士坦丁堡陷落了。发源于新疆戈壁滩西域突厥人后裔的奥斯曼帝国苏丹二世征服了拜占庭帝国。基督教向东扩展的势头,从此改为伊斯兰教向西发展的境地。直到1919年,英法联军占领伊斯但布尔,奥斯曼帝国逐渐解体。后来分成40多个伊斯兰国家,留下了今日的世界格局和纷争的根源。
”5月22日晚上出现月蚀,对守军来说是不祥之兆。5月29日早上奥斯曼军再次进攻,第一波攻势由训练及装备皆不足的辅助部队执行,失败是意料中事,只不过是用他们去削弱守军力量。第二波攻势主要由安那托利亚人执行,集中攻击西北部的贝拉克奈城墙其中一段,先前的炮火已经对它造成部份破坏。该段城墙在11世纪时建造,较其它城墙脆弱得多,1204年十字军就是从该段城墙攻入城内。奥军虽然曾经取得突破,但很快便被守军击退。第三波攻势由穆罕默德的精锐新军执行,守军最初还能坚持一阵子,但后来负责防守其中一段城墙的热那亚将领Giovanni Giustiniani在作战中受了重伤,离开了城墙,令守军开始出现恐慌。“
1453年6月3日, 二十来岁的苏丹二世在这里主持了穆斯林的主麻礼拜。
君士坦丁堡虽被占领,圣索菲亚却被保存的相当完好。苏丹二世和后来的嫡孙门没有"破四旧, 立四新“的胆量。教堂内壁大量的马赛克画被泥灰封了起来。直到1935年,修复了圣索菲亚成为对外开放的博物馆。
苏丹和其后裔内心中对欧洲基督教文明,存在明显的敬畏和不安,后来的参观更加证明了这一猜测。这张是圣索菲亚的全景照。当然,苏丹忘不了给圣索菲亚添加那几根柱子和洋葱头。几百年过去了, 还是那样的不协调,那样扎眼。如果您喜欢那些赘生物,听了别生气,和我持同样观点的人也不会是少数,谁叫它是世界文化遗产呢?
圣索菲亚见证了人类现代文明的发展。目前大多数国家的政治,司法,宗教等多多少少受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一座举世无双的罗马纪念馆,建于公元537年。作为基督教堂它使用了916年。后来作为清真寺,又用了418年,直到1934年。苏丹二世曾以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自封“Kayzer-i Rum”,意思是罗马凯撒,不过他也被昵称“征服者”。但没有基督教国家买他的账。他把城市打开,邀请四方人士来住,野心勃勃地要建立一个也包容基督徒的国际大都市。
与此同时,君士坦丁堡改成了伊斯但布尔。多年以后,许多人来信仍称君士坦丁堡,帝国的政策是此类信件统统退回。
奥斯曼的象征“蓝色清真寺”
多玛巴切皇宫建于1843-1856年,外观完全采用欧洲的设计,很像法国的卢浮宫和英国的伯明翰宫。
伊斯但布尔Takism广场。这块地相当于北京的天安门。中间的画像是土耳其的第一任总统,被称为国父。这个画像也常在酒店里见到,后来见的太多了,可见他深受国人的爱戴。按照现在的定义, 他还是个大‘独裁者“,可能比苏丹强些。对了,苏丹去了哪儿?
我们来到伊斯但布尔大学。这个大学的历史长过中国任何一所大学,而且此地正是原拜占庭帝国皇宫的地址。不料大学门紧闭,处于考试时期,门口坐满了等待的家长。后来听人介绍,想进这所大学并不容易,数学要非常好才有可能。门口还有许多媒体拍照,不知在等什么,或许也有考试状元?
在土耳其各地,国旗和共和国之父的画像到处可见。
在伊斯但布尔旧城加拉桥的南端,沿着金角湾是一个坐渡轮出海的地方。看,这艘打扮成奥斯曼时代的游船,但好像并没有人怀念苏丹。
离住处不远的地方是土耳其军事博物馆:原奥斯曼帝国军事学院旧址。这里远离旧市区,游客不多。在这里,意外地发现了想要知道的本文开头的答案。该博物馆仍处于军事管制之下。大部分人着军装,也有文职人员和警察出现。
“18世纪初,为了应对来自西方的压力,奥斯曼帝国开始了缓慢的改革,改革的重点放在能立竿见影起效的军事领域,从欧洲军校里出来的军官因此成了西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奥斯曼帝国作为战败国被肢解,身为将军的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独立运动,被尊称为“国父”。以凯末尔为首的高级军官认为土耳其的落后是由伊斯兰信仰造成的,因此建国后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政教分离,和传统切割:废除哈里发制度,关闭所有宗教法庭,下令禁止戴传统的土耳其礼拜帽,废除阿拉伯字母、创立新字母。由于军队是最先接触西方先进思想的群体之一,在建立国家的过程中又居功至伟,因此土耳其军队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国家的精华,负有保卫世俗共和政体的崇高职责。在1960年至1997年间,土耳其军队发动了4次军事政变,这些政变一方面破坏了民主政治的平衡,另一方面,在伊斯兰复兴的大背景下,也确实遏制了激进势力的崛起和宗教狂热。”
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8528
整个一星期天上午,就我们全家三口外国人出现在博物馆。我想起了北京的同类博物馆,门口多有个牌子,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土耳其人咋不学呢?不也省得青少年在街上闹示威了吗?其实我的最初判断是错的。
奥斯曼帝国军人的标准打扮。不出所料,整个博物馆展览的主轴仍是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和其将军的雕像很多。说了不许照相,但我们这三位游客太“珍贵”,就免了规矩。
奥斯曼帝国的禁卫军,个个样子凶神恶煞,与有胡子无胡子无关。
苏丹商议军情大计的场景
先放下奥斯曼帝国, 我看到了一处现代土耳其的展览。相对于其他国家,土耳其的华人和游客不算多,有东亚面孔的人多为韩国人。我在旧皇宫,也看到了韩国的古物展览。在这里,终于发现了土韩两国“用鲜血凝成的战斗友谊”,而且和中国有关。
当年土耳其参加联合国军,占领朝鲜。韩国在这里办了个朝鲜战争回顾展。可惜没有游客。有中国军队介入朝鲜战争的挂图。
这是一张土耳其民族起源的油画,还是和中国有关。不用说土耳其人是匈奴和突厥人的后裔。
这个大型油画和雕像展有点面熟,仔细一看,那是长城啊!旁边还有长城的介绍,看来这是土耳其人祖先最值得骄傲的一部分。究竟咋回事,不清楚,我只能猜测大慨是指汉代与匈奴的战争。
这是与汉代对峙时,对匈奴大王的介绍。那是他们的”疆域“,包括现在中国的东北,华北和西北。不知韩国人看到此图有何感想 或许故意未把韩国画入内?
这张图说得清楚:“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我们土耳其的领土!”
历代苏丹的画像
让土耳其人自豪的”白登之围“
白登之围是公元前200年(汉高祖六年)汉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今山西省大同市东北马铺山)的事件。
刘邦率骑兵先到达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以北),此时汉军步兵还未完全赶到。冒顿单于见汉兵蜂拥赶来,在白登山设下埋伏。刘邦带领兵马一进入包围圈,冒顿单于马上指挥40万匈奴大军,截住汉军步兵,将刘邦的兵马围困在白登山,使汉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不能相救。刘邦发现被包围后,组织突围,经过几次激烈战斗,也没有突围出去。之后,冒顿率领骑兵从四面进行围攻:匈奴骑兵西面的是清一色白马,东面是一色青马,北面是一色黑马,南面是一色红马,企图将汉军冲散。结果,双方损失很大,一直相持不下。此时正值隆冬季节,气候严寒,汉军士兵不习惯北方生活,冻伤很多人,其中冻掉手指头的就有十之二、三。《汉书·匈奴传》记载:“平城之下亦诚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匈奴围困了七天七夜,也没有占领白登。
“白登之围”后,冒顿单于屡次违背汉朝与匈奴所订立盟约,对边界进行侵扰劫掠活动。刘邦为了休养生息,采纳刘敬的建议,欲嫁长公主与匈奴和亲,吕后不答应,日夜泣,刘邦改以宗室女为公主,嫁给冒顿单于,并派刘敬作为使者陪同前往。此外汉朝每年送给匈奴大批棉絮、丝绸、粮食、酒等。自此,汉与匈奴约定结为兄弟,各自以长城为界,两国的关系得到暂时的缓和。
至于后来匈奴如何兵败西窜,就没了下文。
当然攻下东罗马帝国首都的君士坦丁堡是展览的重头戏。
奥斯曼帝国的后期,也出现了类似大清王朝的军事改革,”新军“出现了。奥斯曼帝国军事学院由此诞生。同大清一样,新军成了埋葬帝国的主力。土耳其共和国之父和第一任总统毕业于这所学校,他也是苏丹的将军。
1923年,共和国成立。最后一任苏丹,被土耳其共和国驱除至德国,他本人和家人不得返回土耳其和拥有国籍。这一禁令直到50年代才被取消。
奥斯曼和苏丹,让土耳其人又爱又恨,这是我的猜测。土耳其共和国之父最终没让奥斯曼完全被西方瓜分,保留了现今土耳其这一块,并使外国军队撤出了伊斯但布尔。为了表示和过去的决裂,首都迁至安卡拉,回教退出国家管制势力,土耳其军方走上了与西方结盟的道路。
其实苏丹王室也早已走向了西化的道路。可惜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从没让西方人睡个安稳觉,奥斯曼的垮台是迟早的事情。
现代的土耳其已走上了与中国”为友“的道路。在我游玩的国家中,对华人普遍友善的国家第一是泰国,接着应该是土耳其了。除了做买卖的,我和秘密警察,军人,司机,大学教师,店员等都有过接触,也访问了土耳其家庭,他们的友善和真诚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下午,我们又回到博物馆看军乐队表演。这位小伙子是进入土耳其军事博物馆后碰到的”首席接待员“, 现役军人,不料他却会说中文,我们谈了半个小时。他曾在上海待过,有过一位当地女朋友,因要回国服兵役,女朋友飞了。”还想她吗?“,”服完役,马上回中国!“
据他介绍2010年,仅有200多中国人访问该馆,2013年突破至3000人。中国人来土的趋势,不可阻挡。做中国人的导游,每天可赚100美元以上。说着说着一个中国团走了进来,不过跟团者,只能待一小会儿,从来看不到表演。
应我们的要求,一位军人在土耳其之父画像前立正,让我们拍照。
奥斯曼帝国军乐队下午3点的表演在军事学院大礼堂举行。当地中学生组团来看,附近国家和韩日两国的游客较多。奥斯曼帝国军乐是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表演前的短片介绍说:现代西方交响乐也来源于古奥斯曼帝国军乐。
一位先生,带着四位太太和众多的孩子,一起来接受爱国主义的教育。
来到朝鲜战争馆,与上面的韩国展览是分开的。朝鲜战争中的土耳其将军,至少有一位未能再回到祖国。
伊斯坦布尔大巴扎,建于1461年。纵横交错,有许多个门。大巴扎可完全封闭起来,自成一个城。这与西化的外面完全是两个世界。
各类香皂
大巴扎出来,沿着古老的街道,可到达金角湾旁的香料市场。
最后一天的土耳其大餐
坐在金角湾的大桥下,左侧是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入口。我要了一杯啤酒,慢慢品味着眼前的一切,耳朵里传来的是对面清真寺的大喇叭祈祷歌声。这是上飞机前的最后几小时。以后我一直在想,这个伊斯兰国家,世俗化和现代化是如何调节在一起的?
同步上载论坛《海外原创》:http://bbs.wenxuecity.com/origin/875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