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论文《甲骨文家谱刻辞研究》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甲骨文家谱刻辞研究

──对《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骨的考察

 

  在使用甲骨文的时代,占卜吉凶和祭祀祖先成了甲骨文记载的主要内容。祭祀祖先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对自己祖先的确认。所以在商、周两代的青铜器铭文上最为常见的“子子孙孙永宝用”就成了一句祖先传给后代的基本训条。在商周时代,“国之大事,唯祀与戎”。为了准确牢记自己的历代祖先名氏,成了当时各国和各部落史官和家族成员的基本任务。商代甲骨文多为占卜问疑的记录,但也有一些并非卜辞。这就是表谱刻辞,它大致包括干支表、祀谱、家谱等内容。郭沫若《卜辞通纂》中将甲骨文分为五类,其中之一就是世系。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中分为三类,其中一类是“表谱刻辞”。此类中又有“干支系、祀谱和家谱”之分。这大概就是甲骨文表谱刻辞存在的历史原因吧。

在已经出土的十几万片甲骨文中,在内容可以明确看作是家谱刻辞的,大概只有三片:其一见于《殷契卜辞》第209片甲骨,其一见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骨,其一见于《殷虚文字乙编》第4856片甲骨。以上三片甲骨中,家谱的特征最为丰富和最有研究价值的当推《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骨。它真实地纪录着倪氏家族十一代十三位祖先名氏的殷商甲骨刻辞,成了名副其实的家谱刻辞。在《英国所藏甲骨》一书中,将《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骨列为第2674片。

第1506片甲骨见如下照片:

《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骨是一大片牛肩胛骨,最初由美国传教士方法敛收藏,后转手出售给大英博物馆。根据齐文心先生对这片甲骨的实地考察,发现“这是一块经过加工的卜用胛骨,上半部残去,只留下半部的骨面部分,表面光洁,呈米黄色。正面除家谱刻辞外无卜兆。反面左上角边缘处残留半个凿眼,在凿壁的右侧有一黑色灼痕,此外无其它钻凿或契刻”。

由此,她得出结论:“看来应是一块废弃的卜骨”。

按照从右往左的顺序,我将照片上的文字释读如下:

射 御 御 洪 徕 噩 壹 壹 帷 燕 卫 吹 兒 贞

子 子 弟 子 子 子 子 弟 子 子 子 子 先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曰 祖

商 射 修 御 洪 徕 噩 启 壹 帷 燕 卫 曰

                      吹

上述刻辞以“贞”字开始,而文中却皆为表谱刻辞,故此齐文心先生主张:“内容结构不合理,右边一个贞字本应是卜文之辞,而家谱是既成的事实,无需贞问,放在一道不伦不类。”此说恐非。把十一代十三位祖先的名字放在一起,又冠以”贞”字之下,这只能说明这是祭祀的考虑,也即:这一家谱的准确性质应该是祭祀祖先的祭谱。我们所讲的家谱,也正是基于这一意义之上才可以称之为家谱的。其实,上古汉语中出现个别怪异词语是很常见的事情,并卜仅仅表现在甲骨刻辞中。比如,《周易•小过卦•上六》的爻辞就是“弗过遇之,飞鸟离之。凶。是谓灾眚。”我们按照“观象系辞”的作《易》宗旨,可以发现这里的确象辞“弗过遇之,飞鸟离之”和兆辞“凶”之间具有对应关系,已经实现了兆辞对象辞的解释,在全部《周易》中是十分完整的象辞和兆辞的对应,但是,这里却偏偏出现了“是谓灾眚”四个字,这里的“是谓灾眚”四个字很显然是属于“放在一道不伦不类”的。我们曾设想这四个字可能是后代传抄或注解的文字误入正文中。可是,至今在已经出土的简帛类各种版本的《周易》中,却一直就是如此出现的,根本不是后代传抄或注解的文字误入正文。那么这里的”是谓”句式和对“灾眚”概念的解释,与全部《周易》三百八十四爻完全不同。因此,只是以上古汉语中出现个别怪异词语作为判断此偏甲骨的真伪,是完全靠不住的。

再看这里出现的人名。胡厚宣、齐文心等先生主张这里出现的人名怪字很多、“弟”和“子”二字在甲骨文中的用法不是这种家族和血缘关系的含义等等。此说初看颇似有理,然而我们把真实可信的甲骨史料提示出来,就可以发现他们的主张有多么武断了:

“妇妥子曰稟”、

“妇妥子曰蒦”……

以上出自《甲骨文合集》21727、21793。

这难道不正是在这种家族和血缘关系的含义上使用的“子”字?!而且,这里的“某子曰某”的格式难道不正是和家谱刻辞同出一辙?!

再看这里出现的:“贞勿□昉弟”,出自《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第616篇甲骨,难道不正是“弟”字作为兄弟意义的用法?

于省吾先生在《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辨》一文中,针对这些用字怪异的人名,从甲骨文字的演变规律出发,对上述十三位人名用字进行了详细地考证。特别是有些文字的写法,如“弟”字,在该片甲骨出土和著录的1903-1908年期间还根本不可能被准确地认识、却在1940年出版的《殷墟文字乙编》中才得到证实等多个确凿的铁证,认为这些人名用字的字形是作伪者不可能看到、也不可能具有的古文字学知识背景。于先生的这一考证,从古文字学立场上已经解决了否定论者对家谱刻辞中的怪异人名用字的质疑。

那么,接下来在家谱刻辞中的问题是:“帷子曰壹”和“壹弟曰启”同为第五代,“洪子曰御”和“御弟曰修”同为第九代,有什么必要在这里相同辈分的人同时举出两个?为什么还要特别记载“壹弟曰启”和“御弟曰修”呢?

根据我们对商代历史纪年的了解,这种现象只在下列情况下才出现,即:

他们都是当时隶属于商王朝的小的诸侯国国君继承人,所以才有必要在同一片甲骨上相同辈分的人同时举出两个。也就是说,当时的倪姓是殷商王朝统治下的一个小诸侯附属国的国君,在那里奉行的却是长子继承制,而在第五代和第九代却出现了兄终弟及的现象。“帷子曰壹”和“壹弟曰启”同为第五代,“洪子曰御”和“御弟曰修”同为第九代,因为他们先后继承王位,所以才有必要把他们的名字同时记录下来。我们考察《史记•周本纪》中的记载也可以发现,同为商王朝附属国的周人,在开国之前的王位继承上一直也是以长子继承制为主、兄终弟及制为辅的。普通的百姓和贵族是完全用不着这样记载的。而这一现象根本不是当时的作伪者所能理解和伪造得了的。

看起来,我们对于商王朝及其所属国的王位继承制问题需要重新审视。

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一文中曾经考证:

  特如商之继统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外丙、中壬、大庚、雍己、大戊、外壬、河亶甲、沃甲、南庚、盘庚、大辛、小乙、祖甲、庚丁。……故商人祀其先王,兄弟同礼,即先王兄弟之未立者,其礼亦同,是未尝有嫡庶之别也。此不独王朝之制,诸侯以下亦然。

如上所述,商朝的王位继承法是采用兄终弟及制的,兄无弟则传兄之子。但是,这一制度是否推广到商的所属诸侯国,史料中一直是语焉不详的。而我们通过《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第1506片甲骨的史料记载,却发现了在倪姓诸侯国中,是长子继承制为主,而兄终弟及制为辅的。

上述甲骨文家谱刻辞中出现的十一代、十三位祖先,考虑到当时殷商时人的平均寿命,我们按每代20-30年计算,则这一家谱涉及到的历史长达220年-330年。几乎涵盖了整个殷墟甲骨文使用的历史年限。陈梦家先生在《殷虚卜辞综述》一书中将这件第1506片甲骨定为殷王武丁时代所刻。诚如是,则第十一代的“射子曰商”及其“商子曰某”的第十二子孙应该生活在殷王武丁时代。武丁生活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1250年—公元前1192年之间,在位59年。则倪姓的始祖倪吹又将比此再早220年-330年。即公元前1470年或1580年,这正是殷商王朝建国不久的太丁、外丙、中壬、太甲四帝的时代。因此,一篇倪姓甲骨文家谱刻辞,几乎和殷商王朝的传承是并列发展而来的。换句话说,这一家谱历史年代和殷商历史年代是一致性的。在这块甲骨出土的1903年,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作伪者,还没有人对商代的历史纪年有如此清晰的认识。

过去,在甲骨学界一直存在着有关第1506片甲骨真伪问题的争论。主张是伪刻的学者有郭沫若、容庚、唐兰、胡厚宣、徐中舒、陈邦怀、丁驌等先生,主张是真品的学者有董作宾、陈梦家、于省吾、饶宗颐、张秉权、张政烺、李学勤等先生。近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甲骨学家认为它是真品。上述家谱刻辞历史年代和殷商历史年代的一致性,是我们判定第1506片甲骨文家谱刻辞和骨片皆为真品的最为重要的年代学证据。这片甲骨是1903年出土,当时对于商代历史年代的准确认识还无从谈起。而文字字形到人名所包含的历史信息,根本不是后代所能伪造出的。

再看刻辞的书法问题。齐文心先生主张“通篇文字刻工粗疏,字体软弱,以中间横排十个子字最为明显。与甲骨文真迹所表现出的以圆熟的技巧,刻成浑厚雄劲的文字是截然不同的。”对比照片和拓本,我们发现此说并不尽然。具体到单个人名用字,只有前几个人名字体是有些纤细,但那是因为这些字受到了笔画、骨质等方面的因素制约而成的,其他文字则皆是”浑厚雄劲”、上下一气贯通的,丝毫也没有呆、滞、拙的感觉。齐先生上述之言,有些求之过甚。因为,于省吾先生在《甲骨文家谱刻辞真伪辨》一文中很明确地指出家谱刻辞”文字姿势遒硬调协,其行款曲伸自然,皆非作伪者所能企及。”

我们再看看亲自观察过这片甲骨的著名甲骨学家陈梦家、张政烺等先生的看法:“1949年春与朱德熙、马汉鳞再三讨论,确认为原刻。张政烺见告,他也早已肯定它是真确的。”

接下来,我们继续考察倪姓的由来及其地理位置。

根据第1506片甲骨刻辞,我们知道了倪姓在历史上最早的祖先是倪吹。

甲骨文中的“兒”即“郳”,也就是”倪”。“郳”和“倪”为后出字,加“邑”部偏旁,大都与古国有关,表示国名或者城名,甲骨文和金文中时常出现“兒人”、“兒伯”、“史兒”、“小臣兒”等历史记载,更加证明了当时倪姓是个小诸侯国这样一个历史事实。这是典型的“因地以成名”的得姓方式。“郳”与“倪”相通,进入春秋战国时代以后,“倪”字取代“兒”、“郳”,成为姓氏用字。

根据宋代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一书的记载:“郳(倪),出自曹姓。邾武公封次子于郳,是为小邾。其地东海望郳城是也。”在著名的青铜器《邾公幼钟》上,其铭文记载:“陆终之孙邾公作厥和钟”。这一铭文意义乃在于暗示着在商周直到战国时期的神话传说中,邾公是“陆终之孙”。按照《世本》的记载:“吴回氏生陆终”,在吴回之前,则是轩辕黄帝的正妃嫘祖生昌意、昌意娶蜀山氏酋长之女昌仆生颛顼、颛顼的次妃腾隍氏生称、称的兒子叫老童、老童娶根水氏部族的女子骄福生了重黎和吴回。如此以来,则倪姓出自曹姓,也就是出自姬姓的轩辕黄帝。而陆终的夫人女媸生晏安,晏安因辅佐舜帝有功,被舜帝封于曹地,建立曹国,赐姓曹。故此,倪姓出自曹姓,已经是上古时代的氏族、姓氏发展史上的一个定论。

在上述殷商甲骨刻辞中,倪姓的先祖名叫倪吹,他生活的时代殷商王朝建国不久的太丁、外丙、中壬、太甲四帝的时代。即公元前1470年或1580年前后。而在此之前的夏代和五帝时代,应该就是倪姓的远祖曹姓的时代。而到了倪射的儿子倪商的时代,按照我们的上述推断,显然应该是商代晚期。很可能他已经是末代皇帝了。因为武王克商以后,曾经封古曹国的后裔曹侠到邾地,继承陆终、吴回的香火。邾地,就在今天的山东滕州一带。因为近邻鲁国,所以当时邾国成了鲁国的一个附庸国。周宣王时代,再次封邾颜的小儿子到郳,组成新的小邾国。郳成了小邾国的国都,于是,小邾国国君开始以郳地为姓,小邾国的国名变成了郳国。“郳”字右边表示城池。拥有城池的郳人,加个人字偏旁就成了“倪”姓。从此,“郳(倪)”姓正式定型。《公羊传•庄公五年》中记载有“秋,倪黎来朝”、《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载了“倪甲出奔郑” 一段历史事实。在春秋战国时代,倪国是“齐威王所谓泗上十二诸侯”之一。简单来说,倪姓从曹姓中诞生,经过历史演变,最终出现了倪姓。殷商甲骨刻辞的真实存在,宣告了中国千古第一家谱的出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