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斯坦佛大学,游览?学习?跑步

出发时还是一个少年,回首时被问路人称叔叔。我们为什么漂洋过海,我们为什么远走他乡?蓝天白云下,让我写几行为我们那代人做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与许多人一样,第一次去斯坦佛大学也是开车从正门进去的。学校的大门高大气派,但并不让人惊讶,这是个知名学府所以大门在沒来之前的想像中应该是很壮观才对。开进去时,沿路两边高挺巨大的棕榈树,让东岸过来的人觉的新鲜,顿时有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这个是东海岸八大长春藤学校没有的一景。顺着棕榈树下长长的大道,一直通到一个宽阔的广场,迎面是一个黄墙红顶有着西班牙风格的巨大的宫殿般的建筑群,原来这就是有名的斯坦佛大学?

广场上有巨大的草坪,穿越拱洞门进入宽阔的主庭院之后,又有许多花坛喷泉,右侧的庭院内还有一组雕塑群。左侧不太远一点有一座高耸的起着钟楼功能的胡佛记念塔。当然,离主体建筑不远的地方有图书馆,博物馆,胡佛纪念馆,及各个学院的楼舍。

第一次参观斯坦佛的时间不长,却在心里畄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网上读读斯坦佛大学的故事,自然也知道了这所大学是老斯坦佛为了记念不幸早逝的唯一的孩子小斯坦佛而设立的。早期办学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不过第一届的学生里出了一个胡佛总统。

每次去斯坦福大学听讲座,都会有所收获。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几年前的去听的一个研究报告,讲的是一个四肢都不能动也不能讲话的人用思维或眼睛控制电脑去操作一个机器人的例子。世界第一例,当然上了时代周刋的封面。

最近再去听讲座,也是世界级的专家在讲,听到一半觉得无趣就走了。悄悄地走出大厅门外回头看着门轻轻地关上时,发现门旁的墙上写着一大片英文摘录。哼了一声,心想这是谁选择的这种语录,摘这么长的段落,太不精辟了吧。看了段落之下的署名,也沒有想起是谁。又一想,既然挂在斯坦福大学的墙上,总得有点什么意思,就強忍着耐心地读了下去。大意是,"人或动物就像一个句子里的一个小小豆点,又如金字塔的基石一般,其实宇宙中的万物都是如此,包括一个人能想到或知道的一切及不能想到或不知道的一切。  从一粒沙,到一只虫,到星球,至宇宙,如此看世界自然就滋生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用相对论去看,世间万物,生命与非生命,从古至今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或万物,不过是用时间像一条线一样串起来的一个物体而已。所谓的宗教,从基督,至达尔文,到爱因斯坦,种种的表述都是一个意思*。"不读则已,读后居然忍不住记了下来。查看一下,原来是那位我们在国内就早知道写过《愤怒的葡萄》一书的作家,名叫斯坦贝科,此人从斯坦佛大学肆业,后来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原来一切如此??当然这一切都是假如相对论是正确的基础上。当然或可问,时间又是什么?再一想,斯坦贝科此人即使后来成了文豪能得诺奖,他的话就一定正确吗?再进一步想,如果一切的真理都是相对的,那此君的论述亦是相对正确而已。或许还是让我们敬神尊圣吧,圣经,可兰,论语,每一本中都有让我们受益非浅的论述。不过,一旦用相对论试着去看世界,让人顿时心中有了一种悲壮之感,让人不由地想起像是 Dust In The Wind(风中之尘)那样的歌曲。

在斯坦福大学游览及学习过多次之后,当然也知道这个大学的其它方面,如美国排名第一的校友捐款及学校财富,创发了许多高新科技公司的校友,出类拔萃世界领先的体育训练等等。有人说如果每次奥运会的美国队去掉斯坦佛大学的选手后,美国队就会落后到一个二流国家的水平。

最近一次去斯坦佛大学,因住在大学校园附近,心想何不早晨也去斯坦福大学那个出过许多田径高足的操场上跑上二圈?与儿子相约第二天早六点在斯坦佛大学操场上一起跑步。不到六点就开车过去了,体育场跑道上的专用灯还未亮,只有三个或几个运动场周围的极高大柱子上的大灯散照着包括跑道在內的由许多部分组成的综合运动场。跑了数圈之后,约六点时跑道上的灯亮了起来,在跑道上跑了近一个钟头后,与儿子前后脚去校园里跑了起来,这一跑,在校园内就又是一个多小时。跑过许多学院的楼舍,如李嘉诚赞助的医学院大楼等等。印象最深的莫过经过学校的游泳池有二十多条泳道,横径比长径还长,泳池中有许多运动员正在游泳,而不远处的跳水台上又有运动员在一个接一个地跳水,简直就像走近奥运会的练习场地一般。

加州是一个四季如春是好地方,草木长青,阳光灿烂,这个位于矽谷的斯坦佛大学比东海岸的长春藤学校确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更多一点现代的自由的风气。这个大学,可以称得上是伟大,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企业家科学家文学家,论财富,富可敌国,计人材,智可匹邦,当然还有不朽的斯坦佛精神。

 

*“Our own interest lay in relationships of animal to animal. If one observes in this relational sense, it seems apparent that species are only commas in a sentence, that each species is at once the point and the base of a pyramid, that all life is relational to the point where an Einsteinian relativity seems to emerge. And then not only the meaning but the feeling about species grows misty. One merges into another, groups melt into ecological groups until the time when what we know as life meets and enters what we think of as non-life: barnacle and rock, rock and earth, earth and tree, tree and rain and air. And the units nestle in the whole and are inseparable from it. Then one can come back to the microscope and the tide pool and the aquarium. But the little animals are found to be changed, no longer set apart and alone. And it is a strange thing that most of the feeling we call religious, most of the mystical outcrying which is one of the most prized and used and desired reactions of our species, is really the understanding and attempt to say that man is related to the whole thing, related inextricably to all reality, known and unknowable. This is a simple thing to say, but the profound feeling of it made Jesus, a St. Augustine, a St. Francis, a Roger Bacon, a Charles Darwin, and an Einstein. Each of them in his own tempo and with his own voice discovered and reaffirmed with astonishment the knowledge that all things are one thing and that one thing is all things – plankton, a shimmering phosphorescence on the sea and the spinning planets and an expanding universe, all bound together by the elastic string of time. It is advisable to look from the tide pool to the stars and then back to the tide pool again. “–John Steinbeck

北美大一叔 发表评论于
niu9898:有意思。可以理解这个学校毕业的亿万富翁数量是世界第一
niu9898 发表评论于
门口很壮观啊。 门口的棕榈树是专门移栽的(靠海的湾区不适合栽棕榈树)。 每年树的维护更换费用超过两百万。
hibiskus 发表评论于
赞! 同在高校周边住,感觉好处真是多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