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索引: 第四章 人工智能和人工生命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玩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    法律女神 -- 见 “Wikipedia Themis”(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mis) :泰美斯 (Themis) 是希腊正义与法律女神。她用布蒙住双眼象征理性;左手捧天平象征公平和公正;右手握长剑象征正义和权威。
·    英格兰和威尔士刑事法院大楼圆顶大厅的顶上的“正义女神“ – Lady Justice on the Dome of Central Criminal Court of England and Wales, 参见 “Wikipedia Old Bailey” (http://en.wikipedia.org/wiki/Old_Bailey):  英格兰和威尔士刑事法院大楼法院大楼被叫做“老贝利”(Old Bailey),最早记载是在1585年。在Old Bailey圆顶的最上方,站立着“正义女神,”全身金色,左手持天平、右手持宝剑。雕像背后用拉丁文铭刻着古罗马的法律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Fiat justitia ruat caelum)。
·    人工智能和图灵实验 –参见图灵 (Alan Turing http://en.wikipedia.org/wiki/Alan_Turing) 的著作“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 http://www.csee.umbc.edu/courses/471/papers/turing.pdf) 。
·    人工生命 – 参见 “Theory of Self-Reproducing Automata ”( http://web.stanford.edu/class/cs379c/archive/2012/suggested_reading_list/supplements/documents/Neumann1966.pdf)。关于人工生命,还可以参考麻省理工学院人工生命杂志 (MIT Press Journals: http://www.mitpressjournals.org/loi/artl) 。人工生命的主要概念包括:
o    自下而上的方法体系:这和 人工智能中自上而下的方法体系完全不同,可以说是人工生命和人工智能最根本的区别。在人工智能中,整体的系统层次上的行为是先验地严格定义,并将之分解成一系列子系统。子系统依次又被进一步分解成子子系统……。人工生命中的自下而上的方法则相反,它模仿或模拟自然中自我组织的过程,力图从简单的局部控制出发,让行为从底层突现出来。人工生命是在最底层在个体层次上定义完全局部的相互作用的简单规则,从这种相互作用中产生出连贯的整体行为,这种行为不是根据特殊规则预先编好的。按兰顿 (C.G. Langton) 的说法,生命也许确实是某种生化机器,但要启动这台机器,不是把生命注入这台机器,而是将这台机器的各个部分组织起来,让它们产生互动,从而使其具有“生命。”
o    集成的研究方法:自下而上的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人工生命不是用分析的方法,即不是用分析解剖现有生命的物种、生物体、器官、细胞、细胞器的方法来理解生命,而是用综合集成的方法,即在人工系统中将简单的零部件组合在一起使之产生似生命的行为的方法来研究生命。传统的生物学研究一直强调根据生命的最小部分分析生命并解释它们,而人工生命研究试图在计算机或其它媒介中合成似生命的过程和行为。
o    人工生命的生命的本质在于形式和过程,而不在于具体的物质。人工生命是关于一切可能生命形式的生物学,因此并不特别关心我们知道的地球上的特殊的以水和碳为基础的生命,这种生命是传统的生物学的主题。人工生命研究的是生命的普遍规律,或者说生命的逻辑。而实际生命的物质,比方说我们目前认识的地球上以水和碳为基础的组成生命的特殊物质,则不是人工生命关注的重点。生命当然离不开物质,但是生命的本质并不在于具体的物质。人工生命把生命看作是一个过程,恰恰是这一过程的形式而不是物质才是生命的本质。人工生命研究因此忽略物质,并因此抽象出控制生命的逻辑。
o    人工生命不是人造生命。象通过干细胞或基因工程造人和动物,尽管也很前卫,甚至挑战人类伦理的底线,但仍然是基于传统生物学的,以地球上基于水和碳的生命形式的研究方法。人工生命中的“人工”是指它的组成部分。在目前的研究领域,是基于硅片、计算规则。。。等。这部分是人工的。但它们的行为并不是人工的。硅片、计算规则等是由人设计和规定的,人工生命展示的行为则是人工生命自己产生的。
o    突现行为是人工生命的突出特征。这是自下而上的自然结果,也是人工生命得以产生的基础。人工生命并非像我们在常规设计时那样可以先验的规定系统的行为。系统的行为是系统中的个体通过相互作用产生的,预先无法预期。这是人工生命和实际生命最根本的相似性。
·    阿西莫夫的“机器人三原则”—参见 “Wikipedia Three Laws of Robotics “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ree_Laws_of_Robotics):  1) 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2) A robot must obey the orders given to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3) 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中文参见 《维基百科机器人三定律》(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C%BA%E5%99%A8%E4%BA%BA%E4%B8%89%E5%AE%9A%E5%BE%8B): 第一法则: 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使人类受到伤害;第二法则: 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法则: 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
·    常识知识表示的困难 – 参见比如王丽 慧《常识知识表示: 通向“人工智能”的途径》,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年8月号 (http://wenku.baidu.com/view/6ade43f7ba0d4a7302763a34.html) 。
·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 见苏东坡《寒食帖》。《寒食帖》被元代书家鲜于枢评为继王右军《兰亭序》和颜鲁公《祭侄稿》之后 “天下第三行书,”是苏东坡在“乌台诗案”后被贬黄州 (今湖北黄岗) 团练副使,实际上是被软禁 (本州安置,不得签署公事) 后的第三年寒食节所作。此两句用 《庄子》的典故:“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人将船藏在山谷中,到了半夜河水涨潮,把船漂走了。庄子以潮水比喻时间,和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感慨相同。时间是真正的有力者,没有任何人或任何事物能躲过时间逝水般的侵蚀,最终会都会被时间带走。只不过“昧者不知”—— 愚昧的人不知道罢了。
·    模仿蚁冢建绿色大厦 – 参见BIOMIMETIC ARCHITECTURE: Green Building in Zimbabwe Modeled After Termite Mounds (http://inhabitat.com/building-modelled-on-termites-eastgate-centre-in-zimbabwe/)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