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一路向西,踏上丝绸之路 (6)- 兰州印象
一路向西,踏上丝绸之路 (6)- 兰州印象
我们从张掖西站坐上晚上最后一班动车去兰州,一共三个小时,中间停靠西宁,女儿累得已经在火车上呼呼了。我们的酒店就在市中心的黄河边上,位置绝佳,背后就是大众巷美食街和购物中心。自助早餐也很不错,各种炒菜、营养粥好几十种。 可是我和闺女睡觉时却被虫子咬了几口,搞得我不敢再盖他们的被子,只好和衣而睡。所以在这儿就不推荐了。
从酒店向外看风景很美呢,黄河风景线就在眼前,左看是中山桥,右看是元通大桥

清晨的黄河岸边人们都在悠闲地散步、打拳、遛狗。 中国的老百姓过得有滋有味的

走了几分钟就到了有“天下黄河第一桥”之称的中山桥,建于光绪年间(1907年),由德国商人承建,全部建桥材料都是从德国运来的。最初叫“兰州黄河铁桥”,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名为“中山桥”。

中山桥的旁边就是坐羊皮筏子的地方,我倒是想去体验一下,可姑娘不肯,看着羊皮都被吹成那样子直拉着我走,还不让我拍照。 我偷着拍了几张,只好眼巴巴地在岸上看着别人在河里划。



坐羊皮筏边儿上的一座楼里有一个吃兰州拉面的地方,我们进去时正赶上吃饭的点儿,人山人海的。 要一份套餐,还真好吃呢。牛肉是熏的,拉面是全手工抻出来的,还有各种小菜,萝卜汤,还给一碗甜米酒, 我和女儿坐窗前伴着黄河美景美美地吃了一顿。




从中山桥走到对岸又溜达到另一侧的元通大桥,主要是给车辆过行的,也很气派
从元通大桥上看黄河,最左侧的那个上面带圈的就是我们住的酒店

吃过午饭我们就直奔甘肃博物馆去了。 说实话我对博物馆不是太感兴趣,这些年在世界各地看了太多的博物馆了,都有些审美疲劳了。 可听说兰州的博物馆很火,是国家一级博物馆,里面收藏了从商周以来的青铜器、陶瓷玉器到汉唐的丝绸之路文明,包括宋、元、明、清的瓷器、木雕、丝织品、绘画等大量的珍品。 想着正好借着这个机会给女儿的历史再复习一下就领她去了。
博物馆持身份证是免费参观的,我们去到一看,哎呀妈呀那队伍排得那个长啊,最少得排个一两个小时。不行,这队排不起,看到另外一面有售票处可以买特展的门票就可以免了排队之苦,不过人也不少,排了二十几分钟才买到票进去。一进去就去一个柜台请讲解员,好容易来一趟要了解多一些才是。 可那儿人也挺多,还要拿号排队,后来被告知要等最少两个小时,还是算了吧,自己逛吧。
展厅是俺年代顺序来的,里面是人流滚滚、人声鼎沸呐。 我扯着嗓子让姑娘看这是西汉的那是大唐的,填鸭式地往里灌输。 博物馆里人多又热,姑娘有些心不在焉,倒是对唐代女人们的头饰和服饰很感兴趣,到底是女孩子啊。谁说中国人不爱欣赏艺术,看看这人山人海的架势,等我们出来的时候听见大喇叭里喊现在馆里人流饱和了,暂时停止放人,馆外还排着大队,人们还在锲而不舍地等待。
博物馆里展示的很多珍品我在其它地方都看过类似的了,好像也并不觉得怎样震撼,不过甘肃博物馆对于很少见过这些文物的游客还是很有看头的。
东汉的铜奔马“马踏飞燕”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兰州我们只呆了一天,看看黄河逛逛街。 感觉兰州是个挺大气的城市,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虽然处于大西北,却一点不觉得比内地的大城市差到哪去,老百姓过得悠闲自在,穿得也不土气。 兰州还在CCTV“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5年度十大最具幸福感省会城市中名列第五呢。
只是兰州的出租车我不再敢坐了,第三天一早去机场的时候我叫了滴滴车,兰州没有Uber,我还是头一次用滴滴打车软件,司机几分钟后就到了,上了车又开聊了。 这个司机给我讲了很多他们和执法人员斗智斗勇的事,也是开了眼了。在中国滴滴和Uber 生存得有些畸形,政府允许这两家公司进入市场,可又同时又去抓这些司机们,抓到了还要开罚单。搞得这些司机们跟打地下战似的,他们有微信组织,互相通报谁遇到了钓鱼执法。 有的乘客还用机智回答在司机遇到拦截检查的时候帮助司机度过险关。 有时司机会让我坐在前面以装作我是他们的熟人。 这些司机人都挺好的,态度比出租车司机强多了,干这行还有些不容易呢,给他们做评分的时候我几乎都是给满分的。
《本博文版权所有,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农家有所不知,上次我和女儿爬黄山爬怕了,再也不想爬什么名山了。 俺又吃素,这些美食没法尝啊
农家苦 发表评论于
兰州的精华在博物馆和五泉山,美味是羊羔肉。好象你错过了两处。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严惠姗' 的评论 : 咋地? 姐, 危险啊? 我家姑娘是觉得虐待动物不让我去做的。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谢谢觉晓! 你也是个勇敢的人,你女儿有你这样的妈妈多有福啊。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欢迎红裙美眉!
严惠姗 发表评论于
补充一下,关于体验羊皮筏子,我真佩服你闺女比你有谱,比你冷静。以后你走哪还是带上闺女吧。有她陪着你,我都放心些。
觉晓 发表评论于
你穿裙子真的好看,我完全同意再同意。我那天读到你一篇文章,现在没有了,我要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你太勇敢了。
红裙绿意 发表评论于
这么多图片,饱了眼福了!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严惠姗' 的评论 : 姐呀,我姑娘对辣特别敏感,我家人喜欢吃辣的,儿子两岁时就知道吃辣椒油了,还觉得挺带劲儿, 可这姑娘一点都不碰,任凭我家人怎么说都不动。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群思' 的评论 :这次我在兰州呆的时间太短,基本上在黄河风景线那一带。 你去那么多次一定对兰州了解得更多。 谢谢来访!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嘿嘿,这个夏天的确跑得不轻。 问好,菲儿!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路边的蒲公英' 的评论 : 看得还真仔细, 我都没注意到。 欢迎来访!
严惠姗 发表评论于
孩子不吃辣的,责任在你。俗话说吃香的喝辣的,吃辣是很大的享受啊,你不看,大半个中国,西北西南湖南湖北都吃辣的。你慢慢培养孩子。我老公以前不吃辣的,跟我结婚后,我吃辣的,他跟着吃,现在,吃面食吃饺子不放辣的都不行。我儿子小时候,学校门前卖麻辣土豆片,烤羊肉串,自己就练出来了。哎,就像有人会唱歌,有人不会,这区别挺大的。
群思 发表评论于
Beautiful air. unbelievable in LanZhou. I had been there many time before.
菲儿天地 发表评论于
这一次走得够远,够久的,怪不得要改名字:)
路边的蒲公英 发表评论于
两岸郁郁葱葱,森林面积增加。
路边的蒲公英 发表评论于
做饭的口罩都拉下来了。。太闷。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谷不分' 的评论 : 哈哈,俺就那么经典的木桩站还被大兄弟还整得挺诗情画意。 那做面的师傅我没仔细瞅,就看着人家抻面然后老远地摔倒沸腾的锅里发呆了,都忘了照下来了。坐那羊皮筏子倒没什么危险,顶多掉到水里喝几口黄沙水。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严惠姗' 的评论 : 唉,俺姑娘不吃辣,我又不吃油,所以啥也没敢加。 不过也挺满足的了。 我是觉得兰州和西安北京都有一点像的地方,尤其兰州有黄河穿城而过,让我想起欧洲的大城市都有大河流过的,很有气派,给兰州添了不少风采。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磨不开' 的评论 : 哦,我还以为黄河的水一直都是黄的呢,原来如此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欢迎宝儿妈和cxyz 美眉到访! 谢谢跟读
边走边看66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这一路这算最惊险的了,我这次北方西行遇到的大多是好人。 欢迎松松!
五谷不分 发表评论于
大妹子,你咋看着还跟个姑娘似的? 远远地你从桥上走来,脚步变得越来越重越来越拘谨,眉眼穿透墨镜变得越发清晰了。
那个羊皮筏子有点吓人。做兰州拉面的不是汉人吧。
严惠姗 发表评论于
惜福穿着裙子真好看。
严惠姗 发表评论于
吃牛肉面,要放油泼辣子,油泼辣子的做法也是有讲究的,要放几种调料才够味儿。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兰州早年有很多全国各地的大学生支援西北建设,还迁去了很多大型国营企业,所以兰州一点不土,国家曾经统计,刚改革开放时,北京,西安,和兰州的人均高学历人数名列前茅。
磨不开 发表评论于
30年前,黄河的水还是清的。现在都成这样了。叹一声。。。
baoermama 发表评论于
跟读
cxyz 发表评论于
兰州牛肉面的汤真清啊。 又馋了。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在兰州打车感觉很惊险啊,兰州拉面看着真不错:)
谢谢惜福对兰州的精彩介绍,问好!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