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分析:马英九生气了,李马蔡同体了?


马英九访问马来西亚期间自制名牌出席会议

      中评社北京11月19日电(记者 束沐分析报道)台湾方面前领导人马英九昨天结束了卸任后的首次外访。此次马来西亚之行之所以备受关注,并不是因为他在大马相关会议活动上做了什么重要讲话,也不是因为他在访马期间见了什么大人物,而是贯穿全程的一些诸如“称谓”的口水仗。

      行前,他一再辩解自己完全不存在为大陆“一带一路”背书的问题,似乎为自己卸任后“亲中卖台”的帽子还是摘不掉而感到委屈;途中,他再次对自己“前总统”称谓无法出现在正式场合与书面会议资料而高分贝表达不满,还召开记者会、自制名牌凸显自己被“打压”、“矮化”的遭遇,甚至将这一切归咎于大陆。

      对比去年赴新加坡访问前,谢长廷讽刺马英九像一个明天要春游的小学生,马英九此访看起来确实不太开心,满腹牢骚。当然,马英九最近的抱怨稍微多了一些,大概是从大位卸任后的失落感所致,从感情上和常理上其实完全可以理解。不过,若是仔细看他这些牢骚话里涉及两岸关系的内容,则不得不让人琢磨到里面有弦外之音。

      此次访马期间,马英九最在乎的无外乎“总统”二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当地主办方一开始在海报上冠以的“台湾前总统”的称谓,马英九似乎是欣然接受、没有异议的。而当他到会后发现,手册上并没有出现这一称谓时,便在演讲中自我介绍称“我是中华民国台湾的前总统”。会后,马英九接受采访时称,大陆没必要“计较”民间性质活动,这样对两岸关系的发展“会有负面影响”。

      首先,“台湾前总统”这一称谓,让人很快联想到1989年李登辉访问新加坡时,被星国官方称为“来自台湾的总统”,也让人联想到今年蔡英文访问巴拿马时“台湾总统”的英文签名。其次,他自称是“中华民国台湾”的总统,则与今年520后林全“内阁施政报告”中对台湾地区的称谓“中华民国台湾”完全一致。即便在马英九自制英文名牌上“中华民国(台湾)前总统”加了一个括号,实际上也和蔡英文后来一次英文签名落款“台湾(中华民国)总统”大同小异。

      因此,单就马英九此访过程中有关称谓的言论来看,基本和民进党在两岸定位上“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的论述别无二致。这也是为什么,当马英九在异国叫屈时,民进党当局“总统府”、陆委会纷纷隔海情义相挺,还借此称台湾内部要“一致对外”。事实上,马英九卸任后与蔡当局之间的“良性互动”已非首次,如蔡英文今年“双十”演说中提及“正视中华民国存在的事实”,马英九办公室竟对这一言论表示“肯定”。

      马来西亚期间,从他对媒体的发言中可以读出,马英九或许自认为,去年在新加坡召开国际记者会时可以畅通无阻地彰显自己官方身份,随心所欲地谈两岸政治关系中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卸任后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此种待遇了。事实上,这种想法恰恰是忽视了两岸就政治问题务实安排的关键前提,那就是一个中国原则。

      目前台湾的执政当局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对两岸关系到底是一个国家内部关系还是“国与国关系”模糊以对、百般回避,这一点他自己一定清楚。所以,他的“委屈”从何而来?实在是无法理解。

      卸任后,马英九在两岸政治问题上说一些糊涂话也不是首次了。上个月就在国民党主席洪秀柱访问大陆前夕,马英九完全无视两岸和平发展的氛围,不惜公开与洪抬杠,在“一中各表”问题上纠缠不休。对此,有大陆重量级涉台学者认为,马英九任内把一些原本是民进党的分离主义主张合法化、合理化、固定化,如“和平协议公投”、“台湾也是我们的国家”、“台湾命运由2300万人决定”等等,让现阶段两岸政治关系停滞不前,愈加复杂,在这一点上马英九需要检讨。

      平心而论,对于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巨大进展,以马英九为首的中国国民党及两任台湾当局,当然是做出了重大而有益的贡献。外界均认为,马英九本人也非常重视谋求个人的“历史定位”。毫无疑问,这一定位是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牢牢绑在一起的,而这条道路的方向当然是两岸的融合与和平统一,而不是两岸的永久分治甚至“和平分裂”。如果马英九想步李登辉、蔡英文的后尘,那么他所念兹在兹的“历史定位”,恐怕就要定在一条歪路上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