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木学坛:海外中文教材之比较,只有合适,没有最好

Being an American is not a patent of privilege but an invitation to adventure.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几年前,在本地的中文学校当了两年的校长,而作为一个IT侠,突然要面对家长的期待和学生的抱怨(对的,多半是抱怨),自然是鸭梨山大,不得不费心费力的仔细研究了一番海外的中文教材,最后学校同时采用了四种不同的教材,现在分享一下当年做的研究笔记(很多笔记来源于各家中文学校的研究,再次感谢),以及最后做出选择的理由。

 

        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现在海外中文教育的主力是大陆移民,而学习中文的主要四类人,第一类是大陆移民家庭的ABC(美国出生的华裔孩子),第二类是非大陆移民家庭的ABC,第三类是非华裔爱好中文者,第四类是被非华裔家庭收养的中国小孩,这四类人却对于学习中文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和方式。我先把几种不同的教材介绍一下,再针对这四大类的中文学习人群做一点简单的分析和推荐。

 

“标准中文”

         先拼音,后学字,在中文学习中了解 中国历史,欣赏中国文学, 中国传统文化。

 

“中文” (暨南大学)

       科学地安排教材的字、词、句、篇章等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设置家庭练习,以期教学相长、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生运用中文的能力。   

 

 

 “马立平中文”

       先认字后拼音,先认后写,多认少写 ,先读后写。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常 用字先行,高频率反复出现。抓住学 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注重培养学生学 习中文的成就感。

 “绝色和朗朗中文”

       分为入门、初级、中级、高级四个阶段。全套课程共十六册。在入门 和初级两个阶段,与 YCT(海外中文水平考试标准)完全吻合,中级和高级阶段则对 应 HSK(汉语水平考试)。特点是:字词为本,高频复现;运用句式,强化阅读。

“新意中文” (有繁体版)

       有十七册书,其难易程度介于暨南中文和马立平中文之间。它的教学模式与暨 南中文相同。

 

“大成全中文” (繁体版)

       中央教科所戴如潜教授编的全部由韵语组成的教材,目标是两年识字 2500,三年级进入系统的阅读学习与训练;课后阅读与所学课文接轨。

“iChinese 爱中文"

       由美国应朝明博士编写的一套识字教材。iChinese 将最常用的 1500 字以贴近在美国出生的华裔儿童生活为原则, 组成约 750 个词组,同时配上鲜艳的图, 用 图提示读音和意思。促使孩子调用右脑与左脑一起工作,使汉字作为图形的一部分直接 记忆在脑中。配套阅读也以孩子的兴趣为主并与所学汉字对应。增加汉字的重复率。

"中华字经"

       《中华字经》它的教学目标是"快速识字,提前阅读";教学原则是"音形对 应,直读成诵";教学方法是"建立字序,逐块分割";教学形式是"动静结合,形式多样"。 他就是现代的千字文。由学习机配套使用。

"美洲华语” (有繁体版)

       通过5 C:沟通(communicate)、文化(cultu re)、连接(connect)、比较(compare,中国 语言与英文比较)与社区(community)等五 方面,使学生所学能运用在平日生活上

 

“跟我学汉语”

       一套专为海外中学生编写的汉语教材,使用对象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的中学生或者年龄在15岁-30岁的青少年第二语言学习者。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力图自然、有趣,符合第二语言学习规律。教材语法点的出现顺序以表达功能的需要为基础,并用话题为线索来编排语言材料,从而带动交际能力的培养。

 

“快乐汉语”

       教材重点培养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汉语的兴趣和汉语交际能力,同时能够为以后继续学习和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汉语”

      共包括课本4册. 本教材的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使少儿具有最基本的汉语听说能力;能正确书写汉字的基本笔画;能认读课本中出现的基础汉字,从而培养海外少儿从小说汉语、写汉字的习惯和兴趣,为接受小学阶段的华文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们的中文学校基本没有第二类的学生,所以不用考虑教授繁体中文的教材,我们的K班教材是“幼儿汉语”,一,二年级试用“马立平中文”教材,三到八年级用的是“标准中文”,而CSL(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班选用的是“快乐汉语”。此外,本学区高中的第二外语可以选中文,它们选用的教材是“美洲华语”。

 

        中文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可以根据学习方式(如先拼音再识字,或是先识字再拼音),生字量(500 到 3000),听说读写的侧重点,教学进度,趣味性,配套材料等来区分,但凭心而论,海外中文教学本身有着时间短,环境差,受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限制,没有一种教材可以满足所有不同层次的学生和家长的要求。比如,很多人反映“马立平中文”非常好,但如果家长和学生没有办法花费大量的时间,做重复性的练习,效果也不会好,而以前普遍认为“标准中文”比较枯燥,缺少趣味性,现在的新版也有较大的改进。而针对非华裔家庭的中文学习,这个就更有难度,需要有非常好的配套材料,如CD,DVD等,以解决家长无法辅导的难题。

 

        总的来说,海外的中文教学,不论是从教书的角度,还是从学习的角度,都有非常大的挑战,教课要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学习要求反复练习,持之以恒,而家长作为一个中间最重要的环节,既要和老师(包括学校)良好沟通,及时跟进,还要督促孩子的练习,做必要的辅导。教材只是几个环节(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教材,环境等)中的一个环节,重要却不是决定性的,合适的教材就是最好的教材,决定性的因素还是在于人(包括老师,家长,学生)的投入和坚持。大多数的教材都可以把一个意志坚定,执行力强的孩子(以及他们后面的家长)教好,反过来,如果没有努力和坚持,再好的教材也是于事无补。海外中文教材之比较,只有合适,没有最好。

 

 

 

(部分教材评论节选自各个中文学校的评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