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回顾: (1)八卦开篇, (2)飞往古巴 ,(3)循着奥巴马的脚步逛老城
海明威以小说《老人与海》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以此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地位。 按照原定行程,今天本该去参观海明威故居的,但因为种种原因参观被推迟到明天了。既然如此,根据当天的游览内容,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今天的老人与古巴。
早餐过后,我们再次来到哈瓦那老城区,准备前往贝伦圣母院去参观那里的一家老人院(Convento de Nurestra Senora de Belen)。
没走多远,前面有几位驴友停下脚步,有两位开始拍照,有位懂西班牙语的驴友对我说:那纸牌上面写的是“卡斯特罗虐待人民”。
过往行人好像对标语并不太介意,没有中国式的围观。我拍了照赶上前问导游:这是怎么回事?导游冷冷地说:这家伙会有麻烦的,收了CIA的钱干的。
哈瓦那老城区的建筑大多数都年久失修,但仍然可以看出曾经有过的辉煌。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卡斯特罗政府统治古巴后,对私人产业实行了国有化,近年来对私人经商有逐步开放的趋势。我们在途中也常常见到私营饭店,家庭小旅店(B&B)等等。
这是房屋出租许可标记。要经营家庭小旅店都需要先获得这个许可证。
同团一驴友在美国是做房地产的,这次来古巴的目的是寻找投资房地产的机会。导游告诉我们,她现在的梦想就是开一间自己的2~3睡房的B&B,正在寻找买房的机会。于是,古巴房地产现状便成大家途中常常聊起的话题。
与咱们中国当年要砸烂一切封资修的做法不一样,原来古巴从五十年代起就严禁拆除市内现有建筑物,而私人要想进行房屋维修也面临许多困难,最大的困难是建材短缺。被我们看好的海滨大道上的海景房售价并不比街内房有优势,我们都建议导游应该考虑买海景房,但她说海景房经海风吹打,风化锈蚀的快,以后维护费太高了。
前往老人院的路上,我们看到一处正在搬运建材,建材不易买到,看上去施工也不容易了。
尽管古巴正在逐步开放私人 经商,但至今在古巴 每成年人最多允许在城市和乡村各拥有房地产一处。导游的先生来自乡村,在城里名下没有房产,婚后夫妻俩可以用先生的名额买房。显然这信息对前来寻找房地产投资机会的驴友是相当大的打击,当然知道房价后打击就更大了。
楼上这位看着像很有经营头脑的,相信古巴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只要政策开放各种私人商业很快会活跃起来。
哈瓦那这样的建筑物很多,在我前年写的巴拿马游记中曾经报告过,川总在巴拿马城有巨大的房地产,如果川总能修缮两国关系和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将会是多么美好的事。
这是哈瓦那的一家老人院。
导游请来了老人院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介绍情况。
贝伦圣母院最早建于1712年,几百年来被不断扩建翻新。1925年遭遇遗弃后,陷入严重失修状态,直到1991重新修缮,改造成老人院。今天这里每天白天有500多位老人来这里接受看护,做保健或参加活动。
广告牌上列出了来自世界各地向老人院提供赞助的组织和单位,以及各种活动通知。
保健康复区
老人看护区
我们路过时,老人们与我们打招呼。
古巴实行全民医保,义务教育,和养老。老人来到这里无论是参加活动,做保健医疗,还是日托护理都无需缴费。如果愿意放弃现有个人财产,还可以以此为家,永久居住在这里。现在这个老人院里有12位老人长期居住在这里了,不久将扩容为可收容50位老人。
随后我们遇到一位这样的老人,跟随老人参观了其中的一个单元。
起居区
睡房
卫生间
每个单元配有的看护人员工作室
老了有这样的生活待遇,我不会抱怨了,如果还有自己写的游记可以翻看,我开始憧憬这样的生活了。
回到楼下时,这里正在举行活动。
像昨天访问少儿活动之家一样,临别时, 我们 交换了礼物。
这是我收到的小礼物,一个手工做的小帽子。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老人院还遇到一些欧洲医学院的学生,来这里做义工。都是非常帅的小伙子,对老人彬彬有礼,极富耐心。想到有朋友常常会聊 到怎么教女孩子找个好老公的话题,其实去参加这样的义工活动和组织吧,那里有许多学业好,心地好的优秀孩子。
从老人院出来后,我们准备前往老广场,中午会在那里的一家餐馆用餐。
途中路过一个大院,导游说,这里的实施是给那些自家房沦为险房的居民来此过渡的。
离用餐还有一段时间,大家自由活动,于是我回到昨天的Cafe El Escorial咖啡店,打算买些新鲜烘焙的精品咖啡带回去。
大家都很有耐心的 排在队伍中,等粉碎机把刚刚出炉的咖啡,一份一份的磨成咖啡末。
门外赤热炎炎,人人汗流浃背,门内不急不慢,淡定如山。
已经排了近一小时了,不知道还需要等多久。真是进退两难了,既不愿放弃离去,又担心错过集合时间。最后咬咬牙还是留了下来,反正餐馆不远,买完咖啡直接去餐馆吧。
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古巴的货币。 古巴市面上有两套货币同时使用,一种是古巴PESO,另一种是古巴CUC(Cuban Convertible Peso),是通过外币换取的,相当于早年咱们中国的外汇卷。1CUC大约是25 PESO,而1美元面值上相当于1CUC,但在用美元换古巴CUC时,往往需要收取10~15%的罚款(谁让美国封锁人家呢),所以通常大家都带欧元去古巴换CUC。
市面上的物价以CUC标价为多。这家店咖啡豆的价格就是以CUC为标价的。 每公斤咖啡豆13CUC。
古巴民众的平均月收入大约是20CUC,对,没有错,20CUC,相当于20美元。
古巴人究竟是怎样生活的呢? 我一路都在孜孜不倦地解这个谜!
这时进来一位拄着拐棍的老人,接近柜台时向队伍中的人群和店员显示了一下钱包里的证件,之后直接走向柜台买咖啡。在等待磨咖啡豆时还有顾客给他让座,看起来那张证件让他很受尊重,按我的思路,估计是荣誉退役军人证书的可能性比较大了,不会是高级知识分子证书吧?
排了近两小时的队才轮到我,为了省时间没有要求代磨,拿到咖啡豆时,还是热乎乎的。真的是好咖啡,喝过一口后所有的抱怨都没有了,就一字,值!
又一次穿过老广场,去找我们要吃午餐的那家餐馆。
午餐的餐馆就在老广场的一角。午餐有音乐,有mojito,有海鲜,在古巴有这样的午餐应该很满足了。
午餐过后,我们去古巴约鲁巴文化协会(Yoruba Cultural Association of Cuba)参观。
古巴最早的原住民,因为瘟疫几乎灭绝, 西班牙人和非洲奴隶来到古巴,渐渐地联姻。今天在古巴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纯西班牙裔(这与阿根廷人认为自己是纯西班牙裔看法不一样)。
古巴约鲁巴文化协会以展览馆形式为主,展出一些具有古巴非洲风格的展品,同时也进行相关非洲文化艺术和宗教的研究。
展览馆内不允许拍照,在门口处拍了这张照片借此留个印象。
在展览馆窗口见到的国会大厦。
位于哈瓦那老城区的国会大厦,是古巴最具特点的建筑,作为哈瓦那市的地标,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六大国会宫殿之一。据说大厦里有一座象征着共和国的女神雕像,这也是世界上第三大室内雕塑。大厦于1929年建成,曾经是古巴共和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的所在地。1959年卡斯特罗掌权之后,这里成了古巴科学院和古巴科技环境部的所在地。不幸的是,这座国会大厦还在维修中,大门紧闭不让进。据说已经修了好几年,有一直修不好的节奏呀。
古巴古典芭蕾的总部,修建于1838年,由哈瓦那大剧院和伽杰阁中心两个大厅组成。古巴国家剧团和国家芭蕾舞团在那里表演。有1500个座位,也是国际芭蕾节的会场。
国会大厦斜对面就是敞篷老爷出租车聚集地。
古巴的老爷车是什么来历,究竟谁是这些车的主人? 等我回头打听清楚了,留在后面的游记中再回答这些问题吧。
整理照片时发现了Lady Gaga,收进游记中喜乐一下。
当天晚上,大部分团员去了米歇尔·奥巴马到访过的一家餐厅用餐看表演,我原本打算一同前往的,在遇见一位国内来客后,我改变了主意。
下午回到酒店时,在酒店大堂遇见一位国内来的女旅客,于是我们攀谈起来。原来她并不在酒店下榻,而是住在酒店附近的一家庭旅店里(B&B)。她与一对年轻人从国内经莫斯科来到到哈瓦那。这几天年轻人去海边拍婚纱照,留下不懂外语的她无处可去,于是来酒店借用WIFI上网消磨时光。
交谈中,她还告诉我,古巴房东对她非常友善,见她一人留守总是邀请她一起进餐,让她很感激。她昨天邀请房东夫妇去了附近的餐馆作为回谢。餐馆是房东选的,是附近比较受欢迎的一家私营餐馆。来到哈瓦那后,一直想找机会去体验一下古巴的私营商业,听了她的介绍,于是决定当晚就去那家餐馆试试。
原来那家餐馆离我们酒店非常近,就在大街后面一栋民宅的楼上,如果不是预先知道,一般不会注意到。
当我走近小楼时,发现楼下有两间小店,出于好奇走了进去。
一家像是副食品店,另一家店内是些粮油等基本生活品,都比较冷清,让我联想起咱们国内当年的国营粮店,离开时掐了两张照片,准备回头好请导游确认。
从那两家小店背后找到进餐馆的入口,进去以后似乎别有一番洞天。
在餐馆服务员的推荐下,我点了份有鸡有虾有肉的大拼盘和一罐Malt。
最后这餐大约花费了18CUC,几乎是古巴当地人一个月的收入!也让我更好奇古巴人是怎么靠这些收入生存的了。
晚餐过后回到酒店,又随大家一起去了一家歌舞俱乐部学跳拉丁舞。不过我心里一直惦记要找个机会要跟导聊聊古巴人是怎么生存的了。
下篇:(5)岁月里流淌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