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文学城,转眼已八年
木愉
查了一下我的文学城博客历史,才知道我是在2009年的红5月到文学城的,于今正好8年。而文学城在之前12年就已经诞生了,那是1997年。1997年,北美华人最爱光顾的精神食粮集散地有两家,一个是华夏文摘,另一个是枫华园。
华夏文摘一周出一次周刊,华人们往往是巴巴等着周刊出炉的那一天到来,除了上网读了,还会印刷下来,拿回家跟其他人分享。虽然华夏文摘不用钱买,却也还是有几分洛阳纸贵的气派。的确,要在华夏文摘上发表一篇文章,是非常不容易的,差不多等于上国内《当代》、《十月》、《山花》之类的杂志了(笑)。如果编辑走了眼,在某一期推出了不上档次的文章,就会被读者群起而攻之,极尽嘲弄讥讽之能事。不仅如此,因为大家对华夏文摘寄望太高,还组织了评论员班子,轮流值班对上刊文章评级打分,并给出充足的理由。后来,写手越来越多,投稿如雪片般飞来,华夏文摘又推出了华夏快递,很多写手这才实现了发表的夙愿。
华夏文摘鼎盛的时候,枫华园也鼎足而立。一次,几经辗转,一个朋友送给我一本打印的的长篇小说,名叫《白雪红尘》。那个长篇是阎真写的,文笔妙曼,真挚动人,无论是寻常生活琐事,还是缠绵悱恻的情爱,都让人看得不能不投入。那是作者的自传体小说,难怪情节细腻真切。这部留学生的长篇,在我看来,于今没有人可以超越。后来,阎真回了国,并成小说一大家,之后写的《沧浪之水》、《因为女人》、《活着之上》等等长篇,每篇都备受期待,广获好评。打印的长篇《白雪红尘》就是在《枫华园》杂志上首发的。我后来也写了一个长篇,径直寄给《枫华园》,枫华园竟然也连载了。不仅如此,以此为由头,在下还跟枫华园编辑“暗通款曲”了,直至被拉入伙。在枫华园做编辑的那几年,并不云淡风轻,大家常常因了政治立场,在文章的筛选上吵得一个个都成了乌眼鸡。幸好是在虚拟空间,不然,流血斗殴一定会发生。流血事件虽然没有发生,愤而出走潮却一波接一波。最后,枫华园的服务器也被封存了,曾经名震北美华人圈的枫华园就此悄然作古。华夏文摘还苟活着,不过,已经成了偏安一隅的小山头。
倒是文学城越来越兴盛。文学城之所以兴盛,不在于其文学的定语,而在于其城的主语。好多人都有文学的大号,比如过去的小英雄刘文学,比如现在的新大寨的党委书记左文学,都叫文学,却都跟文学无关。文学城的缔造者们也许有文学的初衷,但文学城的发展局面于今已经超出了文学的外延和内涵。文学城是一座城,是城,就有三教九流、有引车买浆者流、有士农工商、有墨人骚客…;是城,就有小吃一条街、有影视一条街、有古玩一条街、学院一条街…。这种城的大杂烩格局才是文学城历经20年不衰的来由。有容乃大,不是一句诳语,乃是文学城兴盛的法宝。
在网络趣味日新月异的时光里,走过了20年,是一个奇迹。祝福文学城再接再厉、再展蓝图,再兴土木,再现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