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独处是长寿的一剂良药
独处是长寿的一剂良药
独处是长寿的一剂良药
木愉
球友来打完球后,送别的时候,问他接下来周末如何过?正值暖秋,是否要跟女朋友逛逛山林,欣赏欣赏秋色。他说,女朋友到临近一个城市去了,来电让他去相聚,但他托辞婉拒了,一个人在家,想享受一下独处。话到了这里,他没有语焉不详,点到为止。他告诉我:“她晚上打呼噜,我深受其扰,睡不好觉。就是一个人到了隔壁房间,还是听得到她的呼噜。”她今天不在家,我的球友就可以独自享有那个空间,想干啥,就干啥,不用受节制,不用听闲言碎语。更重要的是,今夜,他可以独自享受一下静谧的时光,甜美进入梦乡。
都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简言之,人是社会性的,离开了社会,就难以健康生活。据说闭锁症是因为跟人少了交往从而惧怕交往造成的。在马斯洛的关于人的层次需要理论中,友情也是一种需要。差不多所有关于长寿的秘诀都说要多跟人交往。跟人多交往有益几乎是一条金科玉律。这条金科玉律多少年来似乎还没有人颠覆过。最近一些年,好多枪案中的肇事人都有闭锁症,进而发展到反社会反人类的极端地步。其实,这些例子并不能反过来说明,跟人接触了,心理就一定健康。恰恰相反,好多心理疾患是在人的社会里触发的,是由关系引起的。好多悲剧的角色之所以成为悲剧角色都可以追溯到儿时被人欺侮的经历;许多悲剧的酿成不因脱离关系而生,反而因进入关系而肇始。古希腊神话里就有美杜莎的眼光一说,说的是美杜莎可以用她的眼光将每个看她的人变成石头。存在主义者以此引申道,因为有了他人,人就丧失了主体性。他人就是地狱由是成为存在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断言。
这就是说,人是社会性的,但社会性并不必然就给予人正面的影响,而是正反两方面都有。反过来,独居也并不一定就不健康。
和尚和尼姑就是远离人群的一群人,他们居于寺庙之中,寺庙又多在险峻荒癖之处。除了几个同伴,他们跟人类社会几乎是绝缘的。但是,他们之中长寿者比比皆是,形成了对前面那条金科玉律的反证。
古代的文人们可以积极入世,也可以消极避世。入世当官,有谗言倾轧的威胁;息影山林,却可能怡然自得。陶渊明在衙门的时候,送往迎来,委曲求全,烦不胜烦。直到辞官,居于乡野,才能“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与日月作伴,跟山川共存,身心从此获得自由和快乐。
跟人交往,不一定得到的都是友情的温暖。相反,人群里善恶并存,笑脸和冰霜同在,良言和刻薄难分。很多人不都是在可畏人言中惨然离世?!社会可以是个充满友情温馨的地方,也可以是个满布是非险恶的世界。周遭如何,与其说是因了性格等等自身的缘由,还不如说是个随机相遇的结果。
僧人们之所以高寿,是因为远离人世,从而告别了人间的种种苦难。李叔同出家前仕女如云、醉生梦死、锦衣玉食,却终于得不到快乐。出家而成弘一大师,这才修得正果,从此超脱。
清净是快乐的源泉,独处是太平的保障。离开喧嚣,自己读读书,写写字,看看电影电视节目,出门散散步,到林间湖边走走,在夜空下看着星斗出神。他人的眼光不再是让自己发怵的投枪,主体的尊严翩然回归,固若金汤。热闹有热闹的快乐,独处也有独处的安泰。可以投身热闹之中,也可以抽身飘然而出,才能享受真快乐。
所以,跟人交往不一定就会让自己更具有归属感,躲开人群也许反而可以平和而回归精神家园。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人群就像电汽车飞机核能电脑一样,都是双刃剑,作为个体的人是否从中得益,得看自己的造化。
走笔至此,想起一个故事,一异国小镇,一群华人为了排遣孤悬海外的无聊时光,常聚一处打桥牌。牌桌上自有打牌人格,谦谦君子之风逃遁,论述牌理,对别人认真,对自己不认真。不仅如此,还恶语相向。打牌不为一个输赢,只是娱乐而已,结果,乐趣未获,倒是找了一肚子的气。牌桌边的牌客终于渐渐凋零,终于连一桌都难凑齐……这个故事里的恶语就是本文开篇球友惧怕的女友呼噜,都是社会性的毒药也。一个朋友筹备成立一个华人专业组织,其妻忧虑组织成立起来,人之间的抵牾会不会随之而来,本来平静的生活会因而波澜迭起。这种忧虑实在不是杞人忧天矣。
Sugar88 发表评论于
哈哈,所以韩国太太和台湾太太也是有理由愿意独处吧?
木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355parkave' 的评论 :
你说的这个境界其实最理想。我在文中不过是挖掘一下独处的好处,也就是说,独处并非一无是处。但是也不是说就一定要拒绝友情和心心相印。
木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iger-22' 的评论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tiger-22 发表评论于
西谚道:狮虎独行,只有狗狐才成群结队。
蚂蚁需要拥结成群才能干点事,因为它单个力量太微小了。
独行者里多强人,不可小看。
355parkave 发表评论于
很向往独居的生活, 但最好还是身边有志同道合之人可以交流, 防止语言能力的退化 :) 要类似想法的人应该不少, 要是有群我肯定加入
wumiao 发表评论于
独处的人很强大,像狮子老虎都必须独处,就连狼都需要群居。你足够强大健康,说不定可以自己走去火葬场。
木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牧大蒜' 的评论 :
人越来越多,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彼此间的摩擦也越来越可能。
木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吴友明' 的评论 :
说服是最难的一件事。任凭你巧舌如簧,说不服就说不服。君子和而不同吧。
木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hu286' 的评论 :
是的,这剂药对这些特殊材料做成的人不灵。
zhu286 发表评论于
前总统卡特,布什,福特,里根都活过90岁,没少与人打交道。
Feelingthesame 发表评论于
"有的社会或情感关系绝对是有毒的,人在人群中收获/失去什么也跟人自带的一些基因有关。有的人可以在人群中充电,而有的人在人群中大多是消耗或至少是入不敷出。后者常被描述为内向人群,是特别需要独处的人。我今天跑到山里自个待了俩小时,回来后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地给全家人做晚饭。独处对这类的人太重要了。谢谢好文!" +1
我时常也喜欢自己呆着
家宴 发表评论于
赞成!
五牧大蒜 发表评论于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现代社会与人交往,得到的负面情绪远远多于正面情绪。
五牧大蒜 发表评论于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现代社会与人交往,得到的负面情绪远远多于正面情绪。
五牧大蒜 发表评论于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现代社会与人交往,得到的负面情绪远远多于正面情绪。
amyktao 发表评论于
孤獨通常不會是愉快的 , 尤其是"被孤獨",
老人家呆在老人院,無人探望等死會好過 ?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周遭如何,与其说是因了性格等等自身的缘由,还不如说是个随机相遇的结果。”
同意!在网络世界里,你用同一种态度面对素不相识的朋友,往往得到完全不同的回应,除了对方的性格,那就是看你的运气。有时候出现一些分歧,你想说服人家,结果是越说服对方越不满意。最后只好什么都不说就没事了。
木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cme' 的评论 :
他如果不皈依佛门,也许活得更短。
acme 发表评论于
李叔同不长寿,放在这里举例子是说的啥?
gagaga 发表评论于
很有道理。。。。
我宁愿独处。
噢颜颜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木愉' 的评论 :
:)我认为你说的原因是一个方面,一些从不看鸡汤文和不注重学者研究成果的人也会这样,接触的东西方人都有。
为写而写 发表评论于
有的社会或情感关系绝对是有毒的,人在人群中收获/失去什么也跟人自带的一些基因有关。有的人可以在人群中充电,而有的人在人群中大多是消耗或至少是入不敷出。后者常被描述为内向人群,是特别需要独处的人。我今天跑到山里自个待了俩小时,回来后精力充沛心情愉快地给全家人做晚饭。独处对这类的人太重要了。谢谢好文!
木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噢颜颜' 的评论 :
其实,解脱痛苦和获得快乐的方式有很多种,只是鸡汤文或者所谓学者的研究成果把大众的思维束缚了。
木愉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清漪园' 的评论 :
这个小故事只是一个药引子,不是拙作的中心思想。再说,写文章就是不能四平八稳,要稍稍有点尖锐,才有力度。 嘿嘿!
清漪园 发表评论于
女朋友不过走几天而已,这算啥独处?就和几天就能长寿?牵强了点哈,木愉兄。
噢颜颜 发表评论于
:)有意思。
当人依赖荆棘取暖的时候,有时大概是因为认为没有荆棘取暖,自己就会被冻死,其实呀,世界上有的是舒适的含着阳光海风味道的棉被,松软的茅草也处处都是,可是,很多人走不出来,我自己也曾经这样。
话说,阳光海风的棉被,有一次,我尝试衣服日光浴。那里缺乏淡水,有海边大风,和剧烈日光,新鲜空气,我的衣服每日汗臭,因为当时感染了流感,每天大量汗水,我尝试把穿脏的衣服以及床上用品放在阳台,晚上收进来,清香,持续了一周,当然,流感跑掉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