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以前在农村或小县城小镇上, 人与人起了矛盾,双方并不想动手,总会有一人说“走! 上大街说理去。“
到了大街上, 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的立场观点, 出具自家的证据, 为的是谋求大家伙的同情和支持,那时的人呢, 乡里乡亲的, 不太敢去触犯众怒,您得罪了广大人民群众, 那还在这村里镇上县城里混不混呢?
所以, 到了大街上的说理, 好些情况下还真能解决问题, 其基本原则是“路不平, 人人可以踩”。
更大的事, 或事情实在说不清, 或大街上的人不愿得罪其中一方, 那么, 自认为受了委屈的一方, 还有一种常见的方式: “到大街上吆喝去”, 也就是站大街口, 好像街头演说一般, 高声倾述自家的委屈,以求得左邻右舍以及路人的同情, 这一般是属于弱势一方的行为居多。
举亲眼所见的两例子。
例一, 黄泛区农场汽车队一个朝鲜战争回来的司机, 不知咋搞的, 用摇把起动车时, 突然车子朝前开动了,把他自己的腿压断了,大家都纳闷得很, 摇车必将车挂空档, 要不你也摇不动呀, 这事咱不讨论, 反正他的腿是断了, 不知为什么, 他总是认为车队不处理好他的事情, 所以过一阵子就会出来那事情闹一闹, 谋求领导的重新关怀,达到自己的福利要求。
办法是老婆拉个架子车, 他坐上面, 专门到场部领导居住区域去转悠, 老婆慢慢拉, 他嗓门挺大地吆喝着“场领导还管不管俺的死活啊!, 真的要俺死给你看啊!” 等等,一般是没有哪个领导会出来理会他的, 喘口气喝口气, 继续进行。
有时呢, 还添加了个节目, 到主要领导门口喊一阵, 如果没人来理他, 他会自己从架子车上爬下来,爬到领导家的门口, 以头抢地, 甚至撞到血流满面, 这时大概就会有人出来, 这个领导呢一定是出这件事之后才调来的, 没责任嘛, 胡乱安慰两句, 这货也就下个台阶,让老婆拉回去炒两鸡蛋, 喝半斤酒啥的。
若碰上那日就是没人出来糊弄, 还是会有人去把他那成了家的孩子找来劝,孩子来了就不能客气了, 用比他还大的声音吆喝“你个老家伙, 不嫌丢人哪! 你不怕俺还怕呢! 走回家赶紧回去!!”这也是台阶。儿子拉回家, 就没有小酒可喝了。
例二。
地区所在地某厂家属院。 该厂老工人老王老郭夫妻, 儿子娶了某县小办事员的闺女(真的蛮漂亮),孩子出生后起了矛盾, 闹得很凶, 差不多要离婚了, 男方就设法乘机把还在喂奶的女儿偷了过来藏到某处。 女方也急了呀, 到处找而无果, 最后还是用的传统方式, 父母闺女仨一起到男方所在的家属院“吆喝”。
这男方妈妈老郭, 此刻表现得很是镇静, 女方三人站家属院最显眼的地方, 高声述说是由, 不过这种吆喝是绝对不能骂人的, 只要一张口出恶言, 立马没人站你一边的。这父母和年轻的妈妈说呀, 小妈妈甚至哭了, 双手捂着胸部“我这奶涨得痛呀, 俺可怜的闺女吃不到妈妈的奶啦”,爸爸挺能说的, 站预制板堆上如同竞选演说, 一条一款,有理有据, 最令他气愤的是, 男方的妈妈, 笑眯眯坐他前面的马路牙子上, 仰头看着他, 听着他。
突然, 男方妈妈老郭站了起来, 拍拍屁股上的灰 走了, 大伙不知她去干嘛, 女方爸爸继续他的口头申述。
不一会, 男方妈妈端了一杯水来了, 走到女方爸爸面前, 双手把水递上, 说“老某, 骂累了吧, 歇会歇会, 喝口水喘喘气, 休息休息继续骂”!
这个奇葩动作引起了哄堂大笑, 女方爸爸涨红了脸, 左也不是右也不行, 只能说“我不渴, 谢谢你”, 这吆喝也就是吆喝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