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在1950的第一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部署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有关事宜。
中央,德怀同志,并请转发小平伯承贺龙三同志:
(一) 德怀同志十二月三十日关于西藏情况及入藏路线的电报业已收到阅悉。此电请中央转发刘邓贺三同志研究。(二)西藏人口虽不多,但国际地位极重要,我们必须占领,并改造为人民民主的西藏。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进军,既有很大困难,则向西藏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应确定由西南局担负。(三)……我意如果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应当争取于今年四月中旬开始向西藏进军。为此,建议:(甲)、请刘邓贺三同志于最近期内(例如一月中旬)会商一次,决定入藏的部队及领导经营西藏的负责干部等项问题,并立即开始布置一切;……(四)进军及经营西藏是我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西南刚才占领,西南局诸同志工作极忙,现又给以入藏任务,但因任务重要,且有时间性,故作上述建议。这些建议是否可行,请西南局筹划电复为盼。
毛泽东
一月二日上午四时于远方 (远方即莫斯科,时为元旦夜里4时。)
元旦上午,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最高苏维埃、部长会议联合举行盛大的团拜会,邀请毛主席及中国代表团参加;下午莫洛托夫、米高扬拜会毛主席,安排毛主席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参观的具体事宜。按照毛主席的习惯,晚饭后稍事休息,夜里开始工作。这就是说,毛主席在1950的第一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部署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有关事宜。
1月7日,根据中央的指示,二野电示第18军改在乐山、丹棱地区集结待命,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等速去重庆领受任务。刘、邓于当天致电中共中央、毛主席,已确定由第18军担任进藏任务。
-----
有人把进藏说成“进葬”。毛泽东说:是共产党员的都要举起手来。
刘伯承说:西藏问题是砂锅炖豆腐,不烂也得烂。
藏军主力屯兵金沙江,和谈受阻,打不打?打。昌都战役打响。
成都战役结束后,18军奉命进驻川南,军部在泸州,52师驻宜宾,53师驻纳溪,54师驻自贡。在整个“二野”,他们的驻防条件是比较好的,全军上下,喜气洋洋,感谢野战军和兵团首长对他们的关怀。有的人不无自豪地说:“我们18军吃苦最多,野战军、兵团首长都知道,这次就照顾我们了。”
南征北战一、二十年,很多老同志无暇考虑个人的婚姻大事,这个时候则开始盘算娶妻安家,该享几天清福了。如今一声令下,要离开川南,进军西藏,这个弯子实在太急、太大。
不少人发牢骚,讲怪话,有人把“进藏”,故意说成“进葬”;有人说:打日本,打老将,老子都挺过来了,这下非把这条老命丢在西藏。
针对这种情况,军党委开展了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正人先正己,首先由军党委一班人作出表率。
这些情况反映到西南局、西南军区,反映到军委,朱总司令,刘、邓、贺等首长非常关心和重视,他们指示张、谭和军党委,进军西藏要做的准备工作很多,而最重要的是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要求他们组织全军干部战士,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毛主席关于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指示,并坚决贯彻之。
朱德、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又亲笔为进藏部队题词,以资鼓励,以示关怀。
朱德的题词是:“进军西藏,巩固国防,是光荣而伟大的任务。”
刘伯承的题词是:“精细研究藏族同胞物质的思想的具体生活情况,切实执行共同纲领民族政策。”
邓小平的题词是:“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
1950年3月4日,毛主席圆满结束在苏联的访问, 返回北京。毛主席刚回北京就十分关切地询问进藏部队的准备情况及指战员们的精神风貌。对18军领导和广大干部战士积极领受任务,认真进行准备的正确态度和高昂士气,表示赞赏,当了解到部分干部战士中有些消极、畏难情绪,毛主席既表示理解,又非常严肃地指出:“要告诉进藏部队的同志们,去西藏,对个人来讲,一点好处也没有,但大有益于国家民族。”“是共产党员,要举起手来到西藏去。谁叫你们是共产党员!”毛主席强调指出:“西藏这地方,我们不要,帝国主义还要。”
与少数同志怕苦怕难,不愿到西藏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李觉同志。李觉是山东沂水县人,1937年参加革命。入伍前就是大学生,是个能文能武、足智多谋、精明能干的战将。当时,作为西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自始至终参加了刘、邓首长接见18军主要领导干部的活动和筹办进藏的准备工作。他受到很大启发和教育,意识到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重要意义,他决心放弃在大城市大机关工作的优越条件和舒适环境,主动要求到西藏去。
爱将请缨出征,刘、邓十分为难,西南刚解放,剿匪镇反的任务非常繁重,西南军区这么个大摊子,正是用人之际,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但李觉的态度十分诚恳而又坚决。考虑再三,刘帅对邓政委说:还是让他去吧!邓小平表示同意,并任命李觉为18军第二参谋长。
临行前,刘伯承与李觉作了一次长谈。 刘帅对李觉说:“我们四川有句老话:砂锅炖豆腐,不烂也得烂。你去告诉张、谭和其他领导同志,现在主席、军委已作了决定,要18军进军西藏,就是有天大的困难,也要坚决完成任务。”
翻遍二十四史,查阅浩瀚的战争史册,从来也没有一支军队向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雪域高原进行如此威武雄壮而又艰苦卓绝的进军。刘伯承司令员称进军西藏为“第二次长征”。
-------
1951年5月5日,张国华将军回到北京,23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勤政殿听取《协议》签订情况汇报后,又单独接见了张国华将军。当他得知 张国华将军是江西永新人,曾是 王佐 部下,眼神格外明亮起来,亲昵地称呼张国华为“井冈山“成了张国华将军的专有名字。
代价是巨大的。张国华的女儿因感冒发烧,病逝于进藏途中。
共产党人坚定不移的党性不是表现在只让别人牺牲,而是表现在自己率先牺牲。
后来又发生了所谓“五大部上书事件”。1957年3月,西藏军区司令部、政治部、
后勤部、干部部、财务部五个部门给中央写报告,没有经过司令员张国华和政委谭冠三,
一位军区领导到北京开会,就把报告递上去了。
报告主要内容是反映部队存在的问题,要求实行轮换。驻藏部队太艰苦了,
能不能分批轮换,三年或五年,让干部们能缓一缓。
这份报告没有不实之词,对存在的问题也没有夸张和夸大。
参与报告的有副司令员李觉、副参谋长陈子植、政治部副主任洪流、
后勤部政委李华安、财务部部长秦卓然、干部部处长方其顺、王达选、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郑震等。
报告上去后,总部有领导批示,指责这些干部“革命意志衰退”“不安心西藏工作”,
有“右倾逃跑主义倾向”,要严肃处理。这些人后来都被调离岗位,有的还受了处分,被不公正对待。
例如,李觉是18军少数知识分子之一,原是西南军区作战处长,18军进藏跟他并无关系,
但他积极主动要求进藏,先后任18军副参谋长、参谋长、西藏军区参谋长、副司令员。
“五大部上书事件”后,李觉被调离西藏军区,到二机部任核九院第一任院长,
在大西北荒漠戈壁一待就是8年,为新中国核武器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政治部副主任洪流被调到藏北海拔4500多米的无人区杜加里,
在极端艰苦的生命禁区带领工程技术人员和藏族民工挖硼砂,偿还新中国欠苏联的债务。
副参谋长陈子植被调去中国与尼泊尔边境,在世界屋脊修建第一条高原国际公路。
他们这些人在1979年全部获得平反,恢复名誉、撤销处分、清理档案中的不实记载。
在这件事情的处理上,张国华是有责任、有错误的,说李觉、洪流、陈子植等人
“夸大坚持西藏地方斗争的困难,
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确是左了、过了,对他们的处理也重了、错了。
但张国华从始至终不是在跟哪个人过不去,不是想打击谁,报复谁。
他觉得这个报告违背了毛主席的指示,甚至还怀疑过军区政委谭冠三不够坚定,
是否也参与了这份报告,产生了一些误会。
他只把定一条:毛主席让我们守西藏,要走你们走,我死也要死在这里!
即使在犯错误的过程中,也让人更加看清了他那坚如磐石的党性。
李觉1937年3月参加红军,1950年1月,参加进军西藏、解放西藏,1958年参加“两弹一星”工程。
1950年元月2日,远在莫斯科的毛主席致电中央,把“进军西藏”的任务交给西南局。与此同时,毛主席作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的战略决策。刘伯承、邓小平把进军西藏的任务交给第18军。 在西南军区司令部,李觉第一个看到毛主席关于“进军西藏”的指示电,他深受鼓舞,主动请缨,到西藏去。当时李觉任西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是西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达将军的主要助手。
由于工作的关系,毛主席关于进军西藏、解放西藏的电报,是李觉第一个看到,由他立即呈送李达,李达报送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刘、邓、贺首长对进藏部队的指示,一般也经他的手传达。遵照刘、邓、贺首长的指示,李达以参谋长名义下达的命令,有很多是李觉起草的。在司令部,李觉也算是一个“才子”,一个“笔杆子”。以反应敏捷,头脑清醒,精明能干,文笔简捷明快,办事效率高而受到好评。 此时全国都已解放,李觉主动找到刘、邓首长,要求到西藏去。 ? 那一年,李觉36岁。
在进军西藏中,作为18军第二参谋长,李觉任“前指”司令员,为大部队开路。在实施昌都战役时,作为张国华的主要助手,胜利完成渡江作战任务,打开了进军西藏的大门。 ?
1957年夏,二机部成立了核武器局,对外称“九局”。经宋任穷提议,西藏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李觉被任命为局长,负责核武器研制和基地建设工作。之前,李觉正在北京的一家医院疗养。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宋任穷向中央打报告,提名李觉为核武器研究所所长,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
渡江决战将军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