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宪全家照:吴宪(前排右),吴严彩韵(前排左),吴瑞(后排左二)
在本文作者的学术生涯中,有过三个难忘的片断。片断之一:1963年笔者考取南京大学生物化学专业,聆听了郑集教授的专业介绍。郑先生是一级教授,早在1930年代就开展生化与营养学研究。然而他说吴宪教授更早从1920年代就开始研究,他才是中国生物化学的开山鼻祖。笔者从此就对吴宪先生怀有崇敬之情。
片断之二:1981年笔者在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学习。同一个大院的生物化学研究所与脑研究所,盛传一位名叫吴瑞的美籍华裔教授,要选拔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当时许多年轻学子正苦于找不到出国留学的途径,听到这个好消息,无不激动万分跃跃欲试。
片断之三:1990年笔者留学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其教学医院圣路克-罗斯福医院的学术会议。一位仪态雍容的华裔老太太,在家人陪伴下走进会场,美国科学家纷纷鼓掌向她致敬。同事告诉我,这位吴严彩韵女士90高龄,是老资格生物化学家,曾长期在该院工作并捐款资助研究。
后来我清楚了,我经历的这些片断是彼此关联的:这三位吴姓华裔学者是一家人。吴宪与吴严彩韵是夫妻,吴瑞是他们的长子。他们出生于中国,长期在美国从事生物化学研究,堪称吴氏三杰。
吴宪(Hsien Wu,1893 - 1959)生于福建福州,自幼受中国传统教育。1911年他通过庚子赔款留美考试,到麻省理工学院学习海军建筑,后改学化学及生物学。毕业后他到哈佛大学当博士生,师从著名生化学家福林。1919年,年仅26岁的吴宪发表论文《一种血液分析系统》,引发了血液化学方面的革命。吴宪首创用比色法测定血糖含量,用血量少、操作简便、数据准确。此项著名的福林-吴血糖测定法,广泛应用于临床检验达70年之久,造福了无数患者。吴宪以此卓越成就,奠定了其在生化学界的地位。1920年吴宪回国,在北京协和医学院任教。1924年,年仅31岁的他担任生物化学科主任,成为该院第一位中国籍主任和最早的中国教授之一。由此至抗战前,是吴宪的学术巅峰期。他完成了多项研究,包括气体与电解质平衡、蛋白质变性、免疫化学和营养学;尤其是他在1929年第13届国际生理学大会上,首次提出蛋白质变性理论,后来被普遍接受。抗战胜利后吴宪再次到美国,任亚拉巴马大学生物化学系访问教授。吴宪说:“我的座右铭是三真:即真知、真实、真理。求学问要真知,做实验要真实,为人要始终追求真理。”他的图章刻着“博学、审问、慎思、试验、明辨、笃行”,这既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真实写照。他的同事说:“无论是发表论文,还是审阅别人稿件,对文稿每一句话,每一个数据,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他都仔细地推敲、修改,直到满意为止。”1959年8月8日吴宪先生因心脏病逝世于波士顿。
吴严彩韵(Daisy Yen Wu,1902 - 1993)是中国第一位女生物化学家。她是浙江慈溪人,祖父和父亲均为著名实业家。1921年她考入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后到哥伦比亚大学学习食品化学与营养学,l922年获硕士学位后回国,任职于北京协和医学院生化科。她与吴宪志同道合,建立了深厚感情结为夫妇。严彩韵作为吴宪的助手、同事和顾问,给他的事业带来勃勃生机。吴宪的营养学研究是由严彩韵起步的,蛋白质变性研究也是与严彩韵合作进行的。1949年她携儿女辗转赴美与吴宪团聚,任教于阿拉巴马医学院。吴宪逝世后,她整理出版丈夫的遗著。1960年起她先后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哥伦比亚大学人类营养研究所工作。1971年退休后任纽约圣路克-罗斯福医院营养顾问。吴严彩韵80岁生日时,美国总统里根和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的著名科学家冯德培,分别发贺函向这位杰出女科学家表示敬意。吴严彩韵90高龄时,仍在为纪念吴宪诞辰100周年忙碌。她于1993年5月27日因心脏病去世,结束了“长久、幸福而又富有成效的一生”。
吴宪夫妇共同生活35年,培养了两儿三女。他们注重教育,希望子女靠真才实学过上美满生活,并贡献于社会。吴瑞回忆“父亲把我们五个子女叫到炉边,对我们讲英文‘投资’(investment)这个词的意义。他说:‘让你们受到良好教育是最好的投资,它在你们身上会存在一辈子,而且听你享用一辈子,所以我不给你们留下什么物质的东西,因为那对你们有害无益。我不给你们钱,而要设法为你们得到能够接受的最好教育,这样你们以后就能独立生活。’” 吴宪夫妇的子女,三个获得博士学位,两个获得硕士学位,都学有所成。
吴瑞(Ray Wu,1928 - 2008)是吴宪夫妇的长子,生于北京,1949年赴美。他于1955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长期在康奈尔大学任教。吴瑞是著名分子生物学家,是DNA测序、基因工程、生物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第一个建立DNA核苷酸测序分析方法,为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吴瑞的另一贡献是水稻转基因研究,他认为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因此致力于水稻的抗盐、抗旱、抗虫、耐寒研究。他不仅秉承父业,而且像父亲那样成为美中科技文化交流的使者和桥梁。2008年2月10日,吴瑞因心脏病在纽约州伊萨卡去世。
吴氏三杰在中国出生,长期在美国生活,对中美两国都怀有深深的感情;他们尽力回报养育自己的中国与给了更多机遇的美国。吴瑞说:“发展中国科学事业是我父亲一生的愿望。”吴宪研究营养学以解决国人的营养不良问题。为了提高国人身体素质,他主持制定了第一个《中国民众最低限度之营养需要》标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协和医学院被日军关闭。吴宪认为为国效劳 是他的职责,不甘心在敌占区苟安。他获悉国民政府希望他组建营养研究所,就立即从北平辗转去重庆。他同妻子分别时很伤心,因为此行漫长而危险,也许再不能相见。到重庆后,吴宪又奉命取道澳大利亚赴美国,旅途充满危险,经过64天才抵达洛杉矶。吴宪对中国的前途极为关注,在美期间为中国的重建四处奔走。在分配战后救济物资会议上,美国卫生当局有人声称中国儿童只适应素食,给予豆粉即可,无需提供奶粉。吴宪极为愤怒当场驳斥,在他的据理力争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给中国的救援物资包括了奶粉。1945年抗战胜利,吴宪回到北平,筹建中央卫生实验院北平分院。他出国途经美国时,多方筹款购置精密仪器及图书资料运回中国,并与麻省理工学院商议培养中国学生。他还亲自学习先进实验技术,准备回国后开展新研究。由于内战及疾病缠身等原因,他回国建所的计划未能实现,却一直未放弃这个打算。
位于纽约的圣路克-罗斯福医院
吴宪逝世后,吴严彩韵遵其遗愿决定钱财不给后代,而捐赠给中美两国的科学事业。她对吴瑞说:“你父亲给我留了一笔遗产,我们把这笔钱捐出来,设立一个基金会,把你的名字也加进来。就叫吴宪吴瑞基金会。”吴瑞谨遵母命,但并未加上自己的名字。1986年,以吴宪夫妇名义,在吴严彩韵工作多年的圣路克-罗斯福医院设立研究基金,并购置5000册科学期刊建立研究图书室。1987年 “吴宪生物化学教授基金”设立,资助为中国生物化学做出贡献的教授。1993年在吴宪母校哈佛大学医学院设立“吴宪生物化学教授基金”。同年又购置生物化学最新书刊,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设立“吴宪图书馆”。
父母故世后,吴瑞继承遗愿:“我已经下定决心,不论是我自己的钱,还是我父亲的钱,都是一定要捐的。与其等我死了再捐,不如趁我活着的时候捐。活着的时候捐赠,我可以亲眼看到这些受益者是值得培养的人材。”1999年,他向长期任教的康奈尔大学捐赠50万美元,设立“吴瑞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生奖学金”。该校一百多年来收到的捐款或来自校外,或来自校友回馈,或来自逝世教授的家人捐赠,却从未收到过在职教授的捐款。吴瑞此举在康奈尔大学引起轰动,校方说这体现了华裔学者特有的风度。
吴瑞致力促进中美学术和教育交流。1978年中国对外开放,准备大量派遣留学生,但当时GRE和TOFFL考试尚未在中国展开。由于缺乏可靠的评估方法,多数美国大学不愿接收中国学生。1979年,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李政道启动中美物理学联合招生项目(CUSPEA),招收中国学生赴美攻读物理学博士学位。时任康奈尔大学生物系主任的吴瑞得知后与李政道联系,探询在生物学科启动类似项目的可能性。李政道很欣赏吴瑞的想法,帮助他与中国联络。经过多方努力,吴瑞于1981年促成了中美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联合招生项目(China–United States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Program,CUSBMBEA,简称CUSBEA)。
为了CUSBEA项目能顺利进行,吴瑞事无巨细殚精竭虑。考虑到美国大学报名费50美元,申请4所大学就要200美元,中国学生难以承担,吴瑞就给美国大学写信,免除了报名费。学生被录取后,他又写信请美国大学免除其学费。考虑到中国政府给公派学生的生活费不多,他再请美国大学支付生活费。由于多数美国大学信任吴瑞,相信他主导的CUSBEA学生的质量,就同意了他的请求。凡是康奈尔大学录取的CUSBEA学生,吴瑞必定亲自去机场接到家中住下,直到学生找到住房。在吴瑞的努力下,CUSBEA打开了美国大学接受中国生物化学研究生之门,从1981年到1989年,共选送422名中国学生赴美,在80所大学学习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如今许多学子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专家,为促进中美学术交流与发展中国生命科学起着重要作用。2007年,CUSBEA 25周年庆祝会在北京举行。身体已经虚弱的吴瑞感性地说:“我的期望实现了。人才是长久的事,中国有一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25年时间里,我做的这件事得到一些结果,这是我一生中可以骄傲的事。”他逝世后,他的朋友们与CUSBEA学生传承吴瑞精神,成立了吴瑞纪念基金会,至今继续资助优秀华人博士生追逐学术梦想。
本文作者读大学时学习生物化学,其后在中国与美国从事的研究工作,也与生物化学有关。笔者谨具此文,纪念中国生物化学的开山鼻祖吴宪教授、中国第一位女生物化学家吴严彩韵女士、以及为中美科技交流作出杰出贡献的吴瑞教授。笔者相信,无论谁来撰写中国生物化学发展史,无论谁来撰写中美科技交流史,吴氏三杰这座丰碑都是不可能绕过去的。三位吴氏学术宗师挚爱科学、情系中美的风范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