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石上流-我的父亲母亲(3)

三 进北京

 

我家刚到北京的时候,临时住在西长安街的石碑胡同,对面即为中南海新华门。我们住的房子是招待所,后来成了全国总工会的办公楼。住在我们隔壁的是摄影家石少华,父亲叫他“石麻子”,当然是背后叫的。

    当年的北京城是个什么样子呢?还是看父亲的诗:

黄瓦天安门,红墙迎几层。微云衔落日,飞絮暖春城。深衢千棵树,长街十里灯。京师承百代,此代唯清明。

50年代的新政权当然是全世界最“清明”的政权。

不久,我们搬到北长街,有了正式的家。

 北长街78号是老式的四合院,有三个大院子,很气派。进门有很大的影碑,有花坛和假山,正房有宽大的前廊,镂空的垂花,是某位清朝官宦的大宅院。这房子即是后来的《人民画报》编辑部,《人民画报》迁到西郊后是《新观察》编辑部。刚去的时候,我家住西院正房,住厢房的是画家古元。古元的女儿和我一样大,有一次,她给我家送糖果,在台阶上跌倒,眉骨处磕了一个大口子,缝了好多针,留下永久的疤痕。东院比西院大,有一次,编辑部请来国家羽毛球队表演,有数百人观看。《人民画报》编辑部开张后,我家搬到北院,从1950年到1958年,在这里住了八年。

我和小米

北长街的南面是南长街,那里有中山公园,从我家到中山公园大约500米。中山公园是冬天的好去处,到唐花坞赏花,到故宫护城河滑冰。从我家往北走500米是北海公园,有高耸的白塔和宽阔的北海,那里是夏天划船的地方。

母亲曾为孩子们编了一首儿歌:

北长街,真漂亮;

两边树,排成行;

路西有个新北洋,

买根冰棍尝一尝。

“新北洋”是街上唯一的冷食店,在女子第一中学的门口,卖冰棍和酸梅汤,50年代的冷食只有这些,到东安市场的西餐店才能吃到冰激凌。

母亲和胡小林(1951年)

我家院子的东边也是护城河,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北京发生流行性感冒,学校里很多学生得了流行性感冒,我也得了。学校停课三个月,我就在家里钓鱼,从护城河里钓了很多鱼,大水缸里养着十几条一两斤重的鱼,吃不过来。后来不让钓了,说那里是市园林局的养鱼池。

  北长街是故宫西侧的一条街,既漂亮又安静的一条街。50年代初的北京没有多少汽车,穿过这里的是5路公共汽车,而全北京的公共汽车不超过10条线路。我家院子的东边是故宫护城河,从窗口看见故宫的西门楼和故宫西北角的角楼。母亲说角楼是按鲁班的图纸建造的,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特别漂亮。北长街长不过500米,有很多大宅院。我家的南面是陈云的院子,北面是彭真的院子,再北面是班禅驻京办事处,也就是班禅大活佛常住的宅院,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瓦,像故宫一样气派。北长街有的院子门口挂牌匾和对联,如“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之类。有一家的对联很特别,上联记不得了,下联是“平生喜读浙人书”。父亲对我说:

“你看,浙江是出文豪的地方,古代的不说,当代文豪鲁迅、周作人、郁达夫、茅盾、叶圣陶、夏衍都是我们浙江人。”

父亲的乡土教育极大提高了我日后写文章的自信心。

1951年,母亲开始办《新观察》杂志,这件事成了她一生最重要的事业。此后,母亲的命运就是《新观察》杂志的命运。

关于《新观察》的创办,母亲的回忆是这样的(《我与〈新观察〉》):

“座谈会在一间很小的屋子,里面放了一长条桌子,两边是椅子。我走进去,黎澍等人站起来和我握手。另有一个人也站了起来,个子很矮,很瘦。他问道:‘你是戈扬同志吗?’听口音是苏北人。我点点头,黎澍在一旁介绍说:‘这是乔木同志。’

新华社幼儿园的小胡

“我在胡乔木的对面坐下。这时陆陆续续又来了几个人,其中有浦熙修,人称‘浦二姐’,上海《文汇报》驻京办事处主任;有彭子冈,《大公报》的名记者;有画家郁风,郁达夫的侄女。她们都是北京新闻、文化界的活跃人物。加上编辑部的几个人,长桌也就坐滿了。黎澍站起来说:‘同志们不要拘束,今天是乔木同志邀请大家来见个面,诸位不拘一格地随便谈谈吧!’会场静寂无声。黎澍见无人说话,便自己说了起来。那意思似乎是要找《新观察》的主编。他说:‘各个报社驻北京办事处的记者事情不多,不如大家聚起来办份刊物。像《新观察》这样的刊物,很适合女同志的兴趣。如果大家来办,那是很不错的。’胡乔木接着黎澍的话也讲开了,他说:‘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刊物,软性的,引人入胜的,谈古说今,什么都有。大家喜欢看,因此茶馆酒肆,人手一册。时间长了,就会家喻户晓,如同苏联的《小火星》杂志,纸好,印刷好,照片也好。’胡乔木说了很多话,用十六个概括,那就是‘图文并茂,活泼清新,上下古今,无所不谈’。他反复说这十六个字,最后问道:‘我们要将《新观察》办成这样一种刊物,你们说行不行?’大家笑了,都站起来鼓掌。

“座谈会开过不久,我收到一封信,大红格子信封。上款是:‘送交  戈扬同志亲收’,下款是红字印刷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工作部’。拆开一看,一张八行书,写着浓墨的毛笔字,信的内容是:‘乔木同志指示,请戈扬同志为《新观察》杂志主编,浦熙修、彭子冈、郁风等三位同志为《新观察》杂志副主编。请即日上任,开始工作。’署名黎澍。”

最早的《新观察》编辑部在沙滩,著名的“北大红楼”的北侧,就是今天中共中央宣传部的院子。黎澍是第一任主编。40年代储安平先生办了一个《观察》杂志,名气很大,《新观察》就是这么来的。开头任命的副主编浦熙修、彭子冈都没有来,只来了一个郁风。可是郁风半年后也走了,母亲组织的编辑部只有六个人:欧阳伯,原武汉《大刚报》总编辑;陆浮,原香港《华商报》经理;林元,原《观察》杂志编委;黄沙,西南联大毕业生;朱宝蓁,金陵女大毕业生;再就是党支部书记王致远。

 

戈扬与郁风(摄于80年代)

为了办《人民画报》,父亲到上海找到邵洵美,从他手中买了一套印刷机,又请来几个全国最著名的摄影师,有敖恩洪、吴寅伯等人。《人民画报》也由胡乔木管,胡先生为画报制定了方针,就是要办得像“老大哥”的《苏联》画报一样。

 

  

Red_Blue5 发表评论于
北长街50年代发生的真事儿,写进了小说80年代的故事里。
yazimoi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雨女' 的评论 : 不奇怪吧,权贵不都是都住好地方、吃穿特供品的么。。当然了,倒了一段时间就另说了
雨女 发表评论于
好熟悉的街名。胡先生在那么好的地界居住。
越吃越蒙山人 发表评论于
您说的从窗户看到筒子河对面的故宫,这是我最喜欢羡慕的故城景观,小的时候就想,要是能住到这样的房子里就好了,结果就有人以这么好的文笔写出来,看了就像了我一桩旧愿一样,喜欢。
七色花瓣 发表评论于
拜读了
国人甲乙丙 发表评论于
请教胡先生,若干年前报刊杂志有报道说,戈扬女士居美后与周榆瑞结合了。不知确否?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