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的中国电影

沉睡的中国电影

 

电影作为一种声像技术,自诞生起便具有艺术和商业的属性。当电影上升到大众传媒工具的层级,电影更具有了社会属性。随着电影受众在水平与垂直两条轴线的不断延伸,其社会属性渐趋为第一属性,上升为核心属性。

德国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将电影的社会属性概述为“一个国家的电影比任何其他艺术媒体都更直接地反映出这个民族的心态”。可以说,电影发展的历史就是一个讲述民族心态的历史。

民族心态,是一个民族或者国家的意识形态在现实世界里的众多镜像中的一个。民族心态包括民族世界观、价值体系和心理机制。民族心态是意识形态的具象,属意识形态范畴。电影是所有反映民族心态的媒体形式中,做得最为直接、最为有效的一个。电影对民族心态的反映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讲述,这个反映可分为陈述、解释、拷问和建设四个层级。其中的陈述、解释和拷问都是为了建设。建设是反映的核心。建设民族心态,即凝聚本族群,影响其它族群的民族心态,产生磁石效应,达到引领其它族群的目的。

电影展现意识形态和建设民族心态是通过主流电影实现的。对主流电影的开发和运用,做得最成功的是美国。

美国的人均观影一直保持在3-4之间。这是一个相当领先的数据。观众每年花费360-480分钟的时间,接受着《杀死一只知更鸟》、《辛德勒名单》、《勇敢的心》、《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蜘蛛侠》、《钢铁侠》、《变形金刚》等影片的宣教。其中,《阿甘正传》甚至影响了美国的大选。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类影片不仅在美国境内取得不俗战绩,更在境外取得了相当的观影人数。美国依靠这类影片的输出,不仅向全世界推行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影响其它族群的民族心态,而且还取得了巨额的海外票房。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美国电影比美国的导弹更加危险。美国的导弹瞄准的是对手的土地,而美国的电影瞄准的则是对手头脑中的意识形态。

相比之下,中国在通过电影进行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几近空白。

中国的人均观影次数在近几年才接近1次。只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才达到人均观影4次。但是,即便是这样可怜的数据,中国观众却一再成就进口大片的票房纪录。而在那360-480分钟的时间里,却看不到任何中国电影的影子。

反观近几年中国主流电影输出的是什么?

以近几年依靠在境外获奖,从而赢得知名度的影片为例,诸如《盲井》、《可可西里》、《青红》等影片,都以描述懦弱、贪婪、愚昧、自私、偏执、邪恶与凶残为乐,专在人性的阴暗面上做文章。作品里看不到正义,看不到惩罚,没有方向,没有建设。比如《白日焰火》,其主角为维护一己之爱,堕变为一个性格阴鸷手段凶残的嗜杀者。难道这些阴暗偏狭的人性就是当代中国的人文?

更诡异的是,这类作品大多墙内开花时,默默无闻,而一旦到了墙外,却莫名其妙地有了不俗的战绩。

以上作品之所以获奖,并不是因为这些作品揭露人性的功力有多么深厚,观察人性的视角有多么与众不同,而是因为作品中的人物及他们的行事逻辑符合那些掌握话语权的人对中国的早已经陈腐不堪而又不愿更改的观感和印象。这类人不但偏执地无视中国的变化,而且更愿意看到中国一直沿着他们认定的“路线”走下去。

在快速发展的中国面前,如果有人还抱着这样的态度来看中国,这说明中国面对的已经不单纯是意识形态的差异了,中国正面对着一场意识形态层面上的对抗。在这场对抗中,中国电影应当也必须发挥出积极的功效。

但是,为什么此类不能正确表达中国民族心态的作品能够问世?原因有三:

一,          中国还没有形成一个能够对电影行业进行有效引导和监督的机制。单一刚性的审查起不到有效的引导作用,只能保证不出错、不越线。而不出错、不越线则导致电影作品日益走向低俗和空幻。电影人自身的局限,决定了其对大众情绪的方向缺乏预见。电影的艺术属性更决定了电影人对体制具有先天性的逆反。通过审查去压制逆反,只会适得其反。逆反的实质,是电影人只找到了表达方法,却没有找对表达方向。正确的表达方向正是电影人最需要的。表达方向必须通过科学的机制注入到电影市场。

二,          中国电影人的政治素养和政治敏感度普遍不高。电影从业人员大多沉溺于自我创作的狭小格局当中,仍旧处在那个因受虐而感受存在、寻找价值的“伤痕”情结中。这类作品的显著特征是有陈述,没解释;有质疑,没答案;有存在,没价值;有思辨,没建设。《集结号》、《一九四二》、《归来》,包括近期的《芳华》,正是这类“伤痕”作品的典范。这表明电影人对时代变迁缺乏应有的感知,对自己应起的历史作用和应该担负的社会责任完全没有概念。这样一群没有使命感、没有责任感的创作者,其作品在展现民族心态时必会出现反向表达,对建设民族心态起反宣传的作用。更有甚者,一部《战狼2》,其空前的观影人次和破纪录的票房,仍旧压制不了某些电影人对它的质疑声音。有质疑不可怕,可怕的是他们按照什么样的逻辑给出的质疑?这个逻辑是建立在什么样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之上的?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又是受了“谁”的影响?

三,          中国电影的创作已堕入到靠人脉维系的“近亲繁殖”的恶性循环中。在这样的创作环境里,新近的具有当代甚至超前意识的创作者,不被已经占据市场资本和影视资源高地的“圈子”接受,致使能够反应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作品只能停留在字面上。近观这几年的主流电影,这些作品大多声效震撼,画面华丽,耗资巨大,而其内容却充斥着怪力乱神。究其表达,无不价值观畸形扭曲、世界观颠倒崩塌、人生观消极阴暗。如《三生三世》、《小时代》等,其人物情节充满了“近亲繁殖”后的智力缺损和情感畸形。

上述原因,导致当下的中国电影充斥着低俗、戏谑和虚幻。对于这类作品,我们说它“三观不正”已经是对“三观不正”的一种浪费,因为它根本就没有“三观”。这类作品有的只是低级原始蒙昧的“感官”刺激。这样的作品,何以教化大众?何以构建社会风气?何以建设健康的民族心态?这类作品流到海外,中国的民族心态又何以得到其它族群的理解和认同?

虽然我们一再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但是,中国的,只要一出国门还是中国的。境外只要一看到中国元素,就会本能地贴上“中国”标签。也就是说,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目前的中国还没有掌握境外话语权,中国还没到说“中国的就是世界的”的时候。

长久以来,中国一直不以输出意识形态为原则,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只在国内讲意识形态,已经不能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助力了。在全球化的环境里,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如果不能为前进输出助力,那势必成为前进的阻力。严峻的形势逼迫我们不得不对过去一贯的原则进行调整,将意识形态的境外传播提升到战略的层级。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不断趋向融合的世界。而各族群又都有着各自的世界观、价值体系和心理机制。因此,在融合过程中,纷争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纷争和冲突不是融合的障碍,不是世界趋向分裂的标志,它恰恰是融合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各族群相互接触的必然结果。纷争和冲突,阻挡不了融合的大趋势。在融合过程中,如何减弱降低纷争和冲突的等级,更好地让各方相互了解、接纳和包容,成了各族群迈进融合世界的首要任务。

当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走出国门的时候,当中国资本开始进入世界资本市场的时候,世界和中国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让世界了解、接纳、认同自己的世界观、价值体系和心理机制,对中国营造和平发展环境的战略意图至为重要。

正确阐述民族心态,建设国家形象,赢得其他族群的理解和认同,进而引领和构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这是时代赋予中国电影的重任。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电影人应该意识到,电影不是电影人炫技的工具。电影更不是资本逐利的工具。电影是为时代服务的工具。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