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 百余张抗战时期的珍稀彩照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一国军士兵在街头锻炼。

一位中央陆军88师(德械)士兵

妇女团体在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慰问士兵

进入租界的“八百壮士”

昆仑关战役,国军缴获日军的旗帜。

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

国民革命军74军军长 张灵甫将军

1932年“一.二八”淞沪会战时任第五军军长的张治中将军


1943年12月,蒋介石、宋美龄夫妇在检阅完于印度兰姆伽训练的中国驻印军后观看部队演练。站在战壕上方从左至右分别为中国驻印军军长郑洞国、蒋介石、蒋纬国、宋美龄和盟军驻东南亚总司令蒙巴顿将军。蒋纬国此前已经在此基地训练多时,参与自行火炮的稳定器维护工作。
 

1943年12月,中国驻印军在兰姆伽的美军训练基地整齐地排好方阵,准备接受蒋介石的检阅。蒋介石夫妇刚参加完开罗会议,回程时特意在此地停留检阅这支部队。中国驻印军总指挥是史迪威将军,军长郑洞国,下辖新38师、新30师和1944年编入的新22师、新50师,当时驻印军是中国装备最好、训练有素、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1944年8月14日,第14航空队总部的美国官兵全副武装在训练场上合影。

1944年9月15日,在中国的某处机场,一架B-29轰炸机在经过修复后重新起飞,之前这架飞机损失了两个引擎、一个起落架,弹仓也被打了好多弹洞。成功的修复全靠照片中这些来自美国的机械师,他们从左到右分别是弗朗西斯·达利军士、富兰克林·布莱恩军士、劳伦斯·沃那军士、兰帕德·沃那军士(他们是一对双胞胎)、乔治·克雷恩军士和尤金·菲力军士。美国在援助飞机的同时,还有大批地勤和机械师一同来到中国。

1944年,为庆祝联合国日,在重庆举行了上万人的庆祝游行,照片中从左至右分别为何应钦、蒋介石和吴铁城。这一年8月,中美英苏四国为筹组战后世界和平机构之设立,于华盛顿举行会议,10月,四国同时宣布战后组织联合国建议案,作为未来维持世界和平机构之规程草案。

1942年,蒋介石、宋美龄夫妇访问昆明时,与驻扎在那里的航空志愿队指挥官陈纳德将军交谈。

1945年,一名士兵正弯下腰,贡献自己的后背给陈纳德将军在安·谢尔丹的远航会员聚乐部会员证上签字,后面从左至右分别是本·布鲁、玛丽·兰达、陈纳德和安·谢尔丹,她们都是谢尔丹演出团的成员。安·谢尔丹是好莱坞当红演员,也是著名的海报女郎,曾组织好莱坞演员期望中缅印战区劳军。

1944年9月15日,在中国的某处机场,一架B-29轰炸机在经过修复后重新起飞,之前这架飞机损失了两个引擎、一个起落架,弹仓也被打了好多弹洞。成功的修复全靠照片中这些来自美国的机械师,他们从左到右分别是弗朗西斯·达利军士、富兰克林·布莱恩军士、劳伦斯·沃那军士、兰帕德·沃那军士(他们是一对双胞胎)、乔治·克雷恩军士和尤金·菲力军士。美国在援助飞机的同时,还有大批地勤和机械师一同来到中国。

1943年6月,陈纳德将军戴着软帽,一身短打扮和第14航空队的成员们在基地打棒球。陈纳德1893年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康麦斯,拍摄这张照片的时候已经五十岁了,但他仍然十分强壮且精力充沛,可以连打9场球,这让他的对手和现场记者都非常敬佩。

1943年3月30日,驻华特遣队的队徽,右起为陈纳德将军及后来担任中美混合团第三大队长的斯崔克兰上校(H. E. Strickland)、哈乐威中校(B. K. Halloway)、鲍穆尔少校(Albert J. Baumler)与文生上校(C.D. Vicent)。

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政府曾计划发展现代空军,在杭州设立训练飞行员和机组维护人员的设施。在中日战争初期,当中国军队被迫撤离中国东部地区后,杭州的空军设施沦为日本空军的重要基地。1943年1945年间,杭州基地屡遭中美混合战机和第14航空队的攻击。基地里的机棚和建筑物弹痕累累。1945年10月,为了从中国的基地里收集供国民政府使用的飞机,第14航空队的小股部队进驻这个基地。

宋美龄访美期间,美国学校为了欢迎宋美龄在楼前拉起全体华侨欢迎蒋委员长夫人大会的横幅,还挂着青天白日旗。

1943年3月25日,旧金山华侨小区的妇女,穿着传统旗袍,举着中美两国国旗,在宋美龄抵达市政厅的时候,举行了欢迎游行仪式。

1943年4月,在欢迎宋美龄一行抵达旧金山市的游行活动中,四位小朋友走在队伍中间,其中两个小朋友穿着传统的中式长衫戴着瓜皮帽,还有一个小朋友扮成“山姆大叔”的模样,充满了自豪与自信,这种中美混合风也是旧金山市唐人街生活的写照。

1943年3月,在车队经过的纽约唐人街道路两旁,华人少年挥舞着中美国旗欢迎宋美龄的到来。

1943年3月1日,在纽约市政厅前的台阶上,宋美龄正向前来参加她的欢迎仪式的五万多名市民挥手致意,站在她旁边的是纽约市长拉瓜迪,童子军的华人男女童军手举两国国旗和标语分列楼梯两侧。纽约是美国东海岸华人最多的城市,这些身在异乡的中国人都关心着抗战,前来表达对中国抗战的支持。

1943年2月22日,在宋美龄以罗斯福总统夫妇的私人朋友身份客居白宫期间,正值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的210年诞辰,宋美龄与罗斯福总统夫妇一行拜偈了华盛顿墓。照片中从左至右分别为孔令侃、罗斯福总统夫人埃莉诺、宋美龄和罗斯福总统。

1943年2月22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白宫向全美人民发表讲话纪念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210年诞辰,坐在罗斯福桌旁从左至右分别为:玛拉·迪·佐普拉,她是罗斯福总统的一位亲戚;哈瑞·霍普金斯,他是罗斯福亲密的朋友和顾问,宋美龄访美也是由其一手促成。

1943年3月,宋美龄回到自己阔别26年的母校韦斯利学院,受到热烈欢迎,这是她和众师生在韦斯利学院内的纪念教堂前合影,前排从左至右分别是学生会主席莎拉·摩尔、宋美龄、校长,也是美国海军中尉玛德瑞德·麦卡菲、韦斯利学院TZE社团主席海伦·韦伯斯特。TZE社团是该校的艺术与音乐社团,宋美龄在此求学期间曾是该社团的成员。

1943年3月,宋美龄结束与中国慈善协会的会议后走出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等候在路边的华人不顾大雪和严寒向宋美龄挥帽致敬。

1943年,在路边迎接宋美龄的人群中,有一位身穿军装戴着白手套的华人,他在看到宋美龄的车队后敬了一个军礼。

1943年4月,宋美龄女士访美期间,特别前往三藩市华埠圣玛利亚广场的孙中山塑像前敬献花圈。

1938年在美国纽约,由华侨组织进行的街头步行募捐活动

1943年11月27日,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手牵手站在开罗某处古迹的楼顶,鹣鲽情深。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开罗城,旁边的罗伯特爵士正用手杖指着城里某处讲典故。

1943年11月25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及他们的重要幕僚在开罗会议期间于米纳饭店外的草坪上合影。由于蒋介石不谙英语,由宋美龄担任翻译。

1943年11月25日,中美英三国首脑在开罗会议期间在开罗的米纳饭店外合影,从左至右分别为:蒋介石、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和宋美龄。此为开罗会议的经典照片,被反复使用,也是中国在二战国际地位的象征。

二战同盟国宣传照片

二战同盟国宣传海报

1943年7月7日,宋美龄在为蒋介石授勋的茶会上,斜过身子,靠在蒋介石身上看他刚获得的勋章

1944年12月22日,中国远征军第8路军的一支部队原地待命,等候乘坐美军的运输机前往东部前线。这支部队的武器很杂,即有国产的汉阳造,也有德式的毛瑟枪,还有美式的无后座力炮。

1944年,两名前往美国受训的飞行员董时亮和马玉拿到了影星葛丽嘉逊的签名,有趣的是签名在一张宋美龄访美期间拍摄的照片上。

1944年5月2日,宋美龄在参观完坐落在重庆的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后与那里的孤儿女童合影。

1946年8月27日,在美军机场工作的这位女士,趁闲暇时间去重庆体验人力车,车夫的头发在头油的帮助下一丝不苟,闪闪发亮,围观的百姓很多,甚至不乏美军军官。

1945年8月21日,芷江受降现场的中方代表席,萧毅肃将军下令日军代表今井武夫投降。

1945年8月21日芷江全城欢庆抗战胜利的场景

驻芷江的美军通讯兵约瑟夫在芷江南街钟表店前留影

1945年9月9日,中日双方签字仪式后,何应钦将军检视受降降书,并指着受降书上日军将领冈村宁次签字盖章的地方。左二为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陆军二级上将顾祝同,右二为陆总参谋长陆军中将萧毅肃。

1945年年9月3日,日本投降后数日,重庆首次举行大规模的胜利游行,共有四万多人参加,热闹非凡,犹如嘉年华会。队伍由在重庆美军骑着摩托车担任前导,并高举中美英法苏五国的国旗和肖像。

抗战胜利后天安门城楼上高挂的蒋介石肖像

1945年8月24日,蒋介石在重庆的总统官邸签署了《联合国宣言》的批准书,标志中国政府正式成为联合国的一员,并称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1945年7月4日,出席在旧金山市召开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会议的中华民国代表团成员在《联合国宣言》签字仪式上,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常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国战区是盟军的重要战区之一。1942年1月3日,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盟军建立了中国战区,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指挥在该区作战之陆空军。中国战区所辖区域包括越南、泰国及将来联合国家部队可能到达的地方。中国战区的建立揭开了中国军队与盟军协同作战的序幕。
 

1941年夏,《生活》杂志摄影师卡尔·迈登斯和他的妻子到访黄河前线,留下大量抗战时期的珍贵照片。同时贡献一部分美国援华空军飞虎队老兵拍摄的抗战中国影像。

老韩的创意兵团制作国军战士彩照

军容整齐的国军

行进中军容整齐的国军。

行进中军容整齐的国军。

国军骑兵

行进中军容整齐的国军。

行进中军容整齐的国军。

高呼抗日口号的国军。

训练中的国军女兵

训练中的国军女兵

用木枪训练白刃战的的国军。头部和身躯上穿戴的是刺杀护具。

用木枪训练白刃战的的国军。

以班为单位围成圈的国军。

在草丛中秘密前进的国军。

搬运炮弹的国军士兵。

国军士兵正在吃饭

休息中的的国军。

依托工事使用重机枪向敌军扫射的国军士兵

依托工事使用重机枪向敌军扫射的国军士兵。

日本战俘

抗战时期的双十节

美军援华飞虎队员

飞虎队士兵得到特许有机会,在国际饭店顶上眺望上海全貌,感受这座城市的博大。

国军宣传画,画中国军战胜了日本侵略者。

抗战时期的童子军

抗战时期的童子军

淞沪会战中,国军坦克单独向日军阵地进攻

大名鼎鼎的“死字旗” 四川,请缨出征的王建堂,得到父亲王者成的嘱托,竟然是一面“死字旗”:白布正中写了个大大的“死”字!

1939年11月(民国二十九年)桂南会战,驻防广西南宁的桂军的一支学生军分队,在南宁莫陈村前线同日军激战,遭日军围攻,全体壮烈牺牲.

殉国之前一名桂军学生军的士兵在竹林中的一竹竿上刻上了壮烈遗言:

 "终有一天将我们的青天白日旗飘扬在富士山头"!  

 一名侵华日军敬仰这支桂军军学生军分队烈士的壮志,深受其豪气与爱国精神感动,将竹干锯下带回日本,设案供奉。这名侵华日军的家人将竹林遗书原物带到了台湾,后人始知学生军这一壮烈成仁事迹。

 

1945年冬天,在中国境内投降的日军尚未完全解除武装,时任国民党第16军22师辎重兵营营长的余鸿成奉命去河北定县接收日军第一旅团的全部军马。在军马移交完毕后,日军联络官代表旅团长向余鸿成上交了10把军刀。事后,余鸿成每把刀都抽出来看过,其中就有沾满中国军民鲜血的这把刻有“南京之役杀107人”的凶刀。现存台湾“国军历史文物馆”。

3900余具在衡阳保卫战中英勇牺牲的烈士忠骸。

抗战胜利后的大新百货公司大楼(今第一百货大楼)。

免炸。抗战时期外国机构一度使用纳粹旗以避免日军飞机的轰炸。

使用掷弹筒的国军士兵。

举行分列式的国军。

举行分列式的国军。

依托工事使用重机枪向敌军扫射的国军士兵。

依托工事使用重机枪向敌军扫射的国军士兵。

有轨电车在战时及战后的许多年里一直行驶在南京东路上,其模样同美国、欧洲及印度的一些城市里的电车一样。街边那张巨型广告画,上面分别是中国、苏联、英国和美国的旗帜,以及“庆祝抗战胜利,庆祝世界和平”的标语。

国军指挥所。尖顶部位有“青天白日”徽章,大门上方有“天下为公”的匾额,墙上有蒋介石的画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