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与“柿油”

知华友华的《中国报》专栏文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美国非政府组织“自由之家”本周二公布2018年全球自由国度调查。在195国中,大马的自由度获得45分(满分100),比去年进步1分;中国今年得分为14分,比去年还低了1分。张大其词,煞有其事。

百分制中,60分算及格。45分的大马与14分的中国,看来都挂科了,需要补考或者重修“柿油主义”这门课。

自由如何变成了“柿油”?这个戏法是大名鼎鼎的中国作家鲁迅变的。“柿油主义”也不是什么新名词,早已有之,其来有自。

鲁迅在《阿Q正传》中,把“自由党”写成“柿油党”。为此,他还做过解释:“柿油党原是自由党,乡下人不能懂,便讹成他们能懂的‘柿油党’了。”《阿Q正传》故事中说到,假洋鬼子跑到大城市,加入了自由党。未庄人因为不知道什么叫自由党,将其说成“柿油党”。

柿油党一说,除了诙谐幽默地表达出农民群众对投机革命、巧取豪夺的土豪劣绅的鄙夷和不满之外,更主要的是还含蓄而深刻地批判了辛亥革命严重脱离群众的错误,形象地指出这种革命“换汤不换药”与以前并“没有什么大异样”的客观事实,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必然式微的根本原因。换言之,“柿油党”(the Persimmon Party)是鲁迅小说的神来之笔,叙述了当时辛亥革命成功了,但其影响尚未波及到乡下,乡下人对革命仍一无所知、一头雾水。

不过,辛亥革命时确实存在过一个以“自由党”为名的政党,全称为“中华民国自由党”,成员一度发展到20多万人。自由党成立于1912年2月,本部最初设在上海,同年6月迁到北京。该党标榜“自由”、“平等”,主张“维护社会自由、驱除共和之障碍、倡导绝对自由、同情社会主义”,还反对袁世凯的专制统治,结果遭到对付。1913年8月,该党被袁世凯当局解散,前后存在仅一年半。也就是说,《阿Q正传》里的假洋鬼子加入“柿油党”从而招摇过市,并非纯属虚构,而是名作无闲笔。

进入本世纪,中国还出现了一批“键盘柿油党”党员,包括笑蜀、于建嵘、李承鹏、五岳散人、萧瀚这样的公共知识分子(意见领袖)。他们在网上发声,倡导自由民主,传播普世价值,拥有大量的网络粉丝。结果,被反对派(孔庆东、司马南、方舟子等人)说成是“键盘柿油党”,被认为只会空喊几句口号、说一些既迎合网民又无风险的废话而已。浏览方舟子的微博,发现他骂对方为“柿油党”多达52次,提及“柿油”多达98次。看得出这位美国毕业的“学术打假斗士”,并不看好美式“键盘党”的自由主张。

“键盘柿油党”能够出现并与反对派展开针锋相对的论争,说明中国的网络言论自由确实是进步了。随着新世代的崛起,中国在许多方面的自由度,包括信仰的自由、迁徙的自由,都好过以往。例如,中国两千多个县,几乎都有基督教堂。每年都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城乡两域迁徙,就是自由的明证。

“自由之家”把我国列为“部分自由”国家,把中国列为“不自由”国家,也不奇怪。“柿油主义”这门课看由谁来讲了。考试不及格,未必都是学生的错,老师也会看走了眼,统错了分。或者机器阅卷,刚好有个螺丝卡了壳,造成误判。当不得真,不提也罢。

见刊《中国报》2018年1月18日C11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