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桶》时代的香港和上海!

人世间所有事情的成败完全在于每一个人是否能够努力去尝试去想然后脚踏实地的去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马桶》时代的香港和上海!

 

 

 

 

文学城的博文《农村人梦寐以求的天堂…(香港)》来自2018-09-08 华人lee在文学城的博客。

香港的确是有些人的天堂和乐园。高尚的,  顶尖的,  富贵的.......富丽堂皇的地方和东西的的确确很多很多。但那都是有钱人的。对于一个普通百姓来讲并不拥有。

文中有一段说:

"农村人梦寐以求的天堂,我64年初到香港,"

又说:

"我接触香港后也没有觉得香港怎样好,那个年代连大便都用桶装,天天一早专门有人倒屎搞清洁,这还算好的有些简直用報纸包住,从楼上往下丢横街暗巷臭气熏天,那时我做“扎铁”地盘收工干干净净,隔天上班地盘到处都有用报纸包着屎尿和卫生巾。"

接着又说:

"早出门的看谁行大运中頭奖。黄、赌、毒、样样齐全,特别是赌五花八門大小通杀,賭馬、賭狗、賭字花,别看字花是小賭一日开三次一元几毫有交易,也是最要命的,不分男女老少來者不拒豉油钱都拿去赌,輸掉白飯过日子,还有翻摊、排九、麻雀馆等等、等等,那个年代香港治安非常差,木屋小铺子除了黑社会、警察都要变相交保护费每次两至四元不等。"

这一段内信息量很大。只是简单地直白记录下作为一个底层人的所见所闻。

文中谈到六十年代的香港"黄、赌、毒、样样齐全,特别是赌五花八門大小通杀,賭馬、賭狗、賭字花,别看字花是小賭一日开三次一元几毫有交易,也是最要命的,不分男女老少來者不拒豉油钱都拿去赌,輸掉白飯过日子,还有翻摊、排九、麻雀馆等等、等等,那个年代香港治安非常差,木屋小铺子除了黑社会、警察都要变相交保护费每次两至四元不等。"  

 而六十年代的中国上海市中己经没有"黄、赌、毒、妓女等旧社会留下来的丑陋现象了。不过今天不拿这些"黄、赌、毒、"来作比较。 今天在这里只想讲讲《马桶》的事。大陆城市中与香港相似的应该是上海的了,  所以就讲讲同时在六十年代的上海的《马桶》的事了。

上海普通居民一定会记得,  在五六十年代每天凌晨5点左右,昏黄的路灯在雾气中忽明忽暗,一辆辆两轮《马桶》车“咕噜咕噜”匀速在上海市区的各条大小弄堂里穿行。

“马桶拎出来、马桶拎出来……”高亢的叫喊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撩开了黑夜的幕纱。浅眠的居民们,一户户亮起了灯。女人们亦或是少数男人们打开房门,睡眼惺忪地拎着圆肚木质的《马桶》走向早已熟悉的马桶车。

“倒马桶”是六十年代当时上海弄堂的日常市景,不知从何时开始一直延续了多少年后的六十年代。那时候的环卫工人嗓子老好了,声音嘹亮,练的都是高音。几何所有的环卫工人在弄堂里穿行了人生最为美好的年华,与粪便打了一辈子交道。

一辆辆马桶车收满粪便后直接推送到附近的集粪便运输码头,然后倒入停泊在那儿的的运输船,再由运输船将粪便作为肥料运送到江浙一带,肥沃农田。

在一九四九年以前的旧中国,城里人的居家生活虽然离不开掏粪工,人们却又非常瞧不起这一职业。尤其是有钱人,常常把这些掏粪工蔑称为“屎壳郎”。掏粪工不仅受到社会的白眼,还要受行业内部一些恶势力的压榨和盘剥。常常受尽了压迫与欺凌。

 四九年十月一日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党和人民政府清除了粪霸等恶势力,“屎壳郎”真正感到翻身得了解放。全国各个大小城市都成立了环卫工人清洁队,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  其中一项工作就是收集粪便然后送到农村作为肥料。那个时代全国各地的大小城市,各市人民政府为了体现对清洁工人劳动的尊重,不仅为他们规定的工资高于别的行业,而且想办法减轻掏粪工人的劳动强度,把过去送粪的轱辘车换成机动车。

在大上海,  全市区都有环卫工人从事城市垃圾、粪便的清运与处置。在旧社会垃圾清运工人劳动强度高,劳动条件十分恶劣,“使用之大塌车大木车小木车等工具,一人拖运者,载重八百磅,三人拖运者,载重一吨,役人甚于牛马,在炎夏辄昏倒途中,在寒冬则僵卧地上。”水上运输粪便的船民,常年航行在血吸虫病区,有一半以上的人员患上了血吸虫病,无钱医治。辛勤劳动带来的却是屈辱和贫困,劳动所得难以果腹,还经常遭到垃圾、粪便承包商和军警、流氓的剥削和压迫,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一部分清运粪便的工人为了保住“饭碗”,不得不参加粪霸控制的帮会组织。

上海解放初期市区环卫职工约有1.6万人,他们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下,经济、生活、劳动状况逐步改善。解放初,就大力改革劳动工具,改善了职工的劳动条件。60年代,环卫作业逐步向机械化、拖带化过渡,减轻了劳动强度;以后,实行了环卫津贴和浮动工资,建立了环卫职工庐山疗养院,水上职工全部实现移陆定居,职工生活多方面得到改善。解放前严重影响水上职工身体健康的血吸虫病,也得到了根治。几十年来职工队伍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年龄结构逐步合理,到1993年,市区环卫职工已有3.1万人,约为解放初的2倍。

解放后的环卫职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以辛勤的劳动清洁城市,造福人民,受到了人民群众的称赞和社会的尊敬。.......环卫职工的劳动,也得到了社会的尊敬,一些优秀的环卫职工被评为劳动模范,有的被选为市人民代表。

解放后的环卫职工,文化生活也逐步丰富,积极开展各种文娱、体育活动。50年代,上海市静安区的粪便清运工人几次破上海市自行车比赛纪录;60年代,水上环卫工人代表上海市参加全国性航海比赛,获得多项第一。1983年,恢复建立环卫局后,办起了《市容建设报》、《上海环卫》、《研究与信息》等报刊。职工文化生活更是丰富多彩,举办艺术节、游园会、歌咏比赛,展览环卫职工中的摄影、美术、书法、篆刻、集邮、工艺作品等,充分显示了环卫职工的才华。

相比较香港六十年代的倒马桶:"有些简直用報纸包住,从楼上往下丢横街暗巷臭气熏天,"不知要好多少。这些就是毛泽东时代的真实的一面。毛泽东时代不单单是某某当官的被批了, 某某什么大师什么文化人被游街了,  事实还有很多有利于低端人口们的许多益事的。

有人总是攻击毛泽东时代的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假如没有别有用心有意抹黑,  人们会从社会的方方面面可以和改革开放后又或是与资本主义的香港作比较,  不戴有色眼镜时人们会发现毛泽东时代的许多好来的。

yongbing1993 发表评论于
谢谢二位留言。"后来的折腾,还是不停的折腾,就是祸国殃民了。"不同意这个观点。一是折腾的官员, 不停的折腾官员, 就减少官员的贪污腐败了。二是被折腾的官员上台后的有意抹黑。三是那个时代即没有祸国, 也没有映民。例子多得很不在这儿讲了。有兴趣可以读读有关的文章。站在低端人口的立场上和站在统治集团立场上就会有不一样的看法!
beaglegirl 发表评论于
对于扫毒,赌,黄,黑,共产党还是干得比较给力。后来的折腾,还是不停的折腾,就是祸国殃民了。
haiwaiyouzi 发表评论于
多谢楼主的转写和有说服力的比较 !让更多的人了解上海和香港同时期低层劳动人民的卫生状况是如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