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海谊 有关毛主席接见伊梅尔达新闻简报的回忆

我不是专业医生,但对防病治病有兴趣,想多向大家交流,学习,多蒙恩惠。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69a956cc0102w7s0.html 

我的回忆作者:海谊

我的少年时代正是文革后期70年代,文艺生活极其枯燥,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评价说,没有诗歌、没有小说、没有电影、没有戏剧,只有八个样板戏轮番鼓噪。所谓八亿人民八个戏,就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写照。这在今天生活在光怪陆离的娱乐生活圈中的青年人,是无法想象的。当时唯一可以作为消遣的就是看电影,可是电影也是十分凋敝。文革十年中有五年没有拍摄过故事片,仅仅放映一些样板戏影片和经过审查的文革前复映的几个故事片,所谓“三战”,就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和几部反映抗美援朝的故事片,还有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故事片,如斯大林时代苏联的《列宁在十月》、《列宁在一九一八》,还有朝鲜的片子如《摘苹果的时候》、越南的故事片如《琛姑娘的森林》、阿尔巴尼亚的故事片如《宁死不屈》、还有最赋予西方情调的罗马尼亚的故事片如《多瑙河之波》等等,还有就是各类纪录片和科教片什么的,如《竹笋》、《对虾》、《根治血吸虫病》等等,还有就是一些考古新发现和中国杂技团以及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出访的纪录片,好像有《发掘马王堆一号汉墓》、《黄河古象》、《杂技英豪》和《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美国》等等。虽然片子很少,可是票子却很难买,往往是售票房里“全满”的字样高高亮起,我小的时候当然也是绝对影迷,可是父亲却很难满足我的要求,因为买不到票子。有一次我在父亲面前转来转去,还一边用哭声哼哼:“爸爸,我要看电影,嗯嗯嗯!”,那时被迫下放劳动的父亲,一肚子的闷气,一摔脸子对我吼道:“看狗屎!”,我顿时一脸茫然,只见姐姐在我身后看到我的熊样高兴地拍手,我尴尬一笑就忘记,走开去玩别的了。但是此事却没有随着岁月的流失而忘却,却成为我作为影迷的发端。因此,我要写一点当时看电影的闲闻逸事给今天的青年人看看,让他们知道老影迷过去的岁月。
    第一篇 《新闻简报》及纪录片
    严格说来,那时也不是什么电影也没有,有还是有些片子在放映的。比如中国电影就是《新闻简报》当家,当时中国所有电影制片厂中最忙的就是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他们拍的按月度发行的《新闻简报》,是中国老百姓当时接受可视的世界信息的唯一渠道。因为电影院在播放任何样板戏影片和其他影片时都要放映当月的《新闻简报》。新闻简报的内容包括国家领导接见外国来访领导人,因为当时中国国家领导鲜有出国,因此此类内容极少;各省市开展文化大革命的情况,什么批林批孔、学理论、评水浒、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情况;各地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果,什么南京长江大桥建成,成昆铁路通车,刘家峡水库发电等等;还有就是世界时事,什么美国工人罢工、越南打击美帝、苏修生活难过、我们援建非洲的坦赞铁路建设等等。虽然只有只言片语,甚至不够真实,但这却是我们了解世界的唯一渠道。
    我是在新闻简报里了解了周恩来的伟人风度,那是周恩来是新闻简报的主角,关于毛泽东下面再叙。周恩来那时几乎每天都要会见几批外国客人,他那身浅灰色中山服成了中国当时第一时装,的确他穿的是那样合身、得体、仪表从容,他受伤的右手微曲地放在上衣第二个扣子这里,走起路来疾步如飞,眼神深邃,神情怡然,笑声朗然,银幕上的周恩来那时就是我心中的第一美男。
    同样是《新闻简报》,让我心中第一次对美女有了感性的认识。一九七〇年三月,柬埔寨发生亲美政变,当时柬埔寨国家元首西哈努克亲王被迫流亡在北京,中国政府竭尽一切支持亲王,为了排遣亲王思乡之苦,周恩来安排西哈努克到中国各处参观,参加各种中国的国事活动,仿佛他是中国的元首一样,因此西哈努克亲王也成了中国新闻简报的固定男主角。而陪伴亲王寸步不离的是他美丽端庄的妻子――莫尼克公主,莫尼克公主是一个具有法国血统的柬埔寨人,她那时年约30多岁,正是一个成熟少妇最有风姿的时候,所谓“绝代风华”似乎就是为她专门创设的词组。那时新闻简报中经常放西哈努克亲王和莫尼克公主,参加周总理接待某国元首的盛大宴会,只见他们俩并排走在人民大会堂纯白色的大理石台阶上,向宴会厅走去。亲王一身深色西服,领带鲜艳;公主一头披肩黑发,深色晚礼服,裙装款款,手臂上挎一个白色的小包,步履轻盈,一举手一投足是那样高贵典雅,又是那样婉约丽姿,那大理石台阶似乎就是为她延伸的。这给幼时懵懂的我以深刻的撞击,使我第一次体会了什么叫异性美。这也和当时同样时常出现在同一镜头中,身穿一身干部服,带一顶解放帽,双手竖起来鼓掌的毛夫人江青形成鲜明对照,说实话,我直到党的十大开过,看见了十大的新闻照片,只见江青穿了小翻领灰色西服,和她的一头秀发,才知道她原来是女人,因为此前她一直一身军装又带顶军帽,总以为她是个男人,但又知道这个人和毛主席关系不一般的,现在想来真是灿然!莫尼克公主的美和江青的矫情形成鲜明对比,这就是《新闻简报》纪录片用镜头语言告诉一个中国孩子关于美女的真实故事。
    关于毛泽东起居行止的纪录片是不放在《新闻简报》中的,而专门摄制专题纪录片,在当时的中国有关一切毛的行动都是保密的,只有毛泽东会见外宾的新闻是通过《毛泽东主席会见某某总统》,这样格式的新闻专题片向全国播放的,总是在每部正式播放的电影前加放,一放就会有几周时间。当时也有电视放这些纪录片,可是电视只有单位才有,后来很少数有钱的人家有了九英寸的电视机,这种电视连人影也很模糊,但即便如此,全国老百姓90%还是看不见的。毛泽东会见外宾的纪录片是我们当时唯一可以看到毛本人形象的渠道。
    当然文革早期毛主席接见红卫兵的新闻片,我也看过,可那时我只有四五岁,不太记事,现在回想起来,只有这样几个感觉,毛经常大幅度地挥手,天安门广场几乎都是红旗和穿绿色衣服的人,然后就是人们一边喊“毛主席万岁”一边不停地流泪。我那时总是想,我们小人哭,大人总是要喝止或者嘲笑一番,为什么大人哭就可以拍电影呢?百思不得其解。
    到我懂事时,毛泽东已经不上天安门了,毛只是在人民大会堂,后来是在中南海自己的书房会见外国来访者。记录片中毛泽东是一个和蔼的老人,总是笑眯眯地打量着来访者,然后就是握手落座,会谈时毛会很有激情地打着他特有的手势,让我们敬仰不止。
     新闻片拍摄也很有程式,先是一列红旗车队开入新华门,解放军礼兵举手敬礼,沿着中南海的湖边行驶到一座灰色的的建筑旁边,车队停下,一个身穿呢子军服的军官一个手打开车门,一个手挡住车门框,这个姿势因为很有特点我就一直记着。然后外宾和陪见的周恩来或者邓小平、张春桥、李先念等也鱼贯而出,走进毛的书房,有一阵子毛看中了王洪文,因此每次毛接见外宾,总是王洪文先在门口迎接外宾,王那时是一个竖着分头蛮精神的中年男子,倒也看不出来是造反司令。进入内室,毛在沙发边和外宾握手,一般毛总是显得笑意盈盈,一边握手一边打手势,双方合影后落座交谈,这时我们看到毛的书房围着一圈沙发,上面罩着褐色布套,沙发后面有几个落地灯,那个圆锥形的灯罩我一直很喜欢,好像是绿色的。在沙发的前面有一个不大的圆桌,上面尽是摊开阅读的书。而书房里最让人难忘的是书架上浩如烟海的图书,但是奇怪的是,毛的藏书都是古式线装书,当时我就想古书不都是坏书吗?是封资修啊?为何老人家却要读这些书呢?影片中毛的着装总是宽大的中山装,那领子特别大,而且毛似乎总穿黑色园口布鞋,袜子好像是褐色的线袜,因为那时我们都已穿尼龙袜了,所以觉得毛很特别。然后影片就出现了中国和外宾所在国的国旗,结束时,总是毛蹒跚着拖着腿送外宾到房门口,再由周恩来或者王洪文送外宾到大门口,外宾上车,有时周恩来会一起上车,有时则是周恩来和王洪文一起在大门口向外宾车队招手送别。车队驰上长安街,看见电报大楼,一缕晚霞下,街上华灯齐放。这些片子,早些时候的配乐是东方红,后来的配乐则是旋律比较舒缓优美的音乐,这段音乐似乎仅限于毛的新闻片用。
    这些毛接见外宾的纪录片有几个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是有一次毛泽东接见基辛格夫妇,当他看见基辛格的太太南希比基辛格高的时候,毛似乎一震,抬起迷惑不解的眼睛仔细看看南希,又看看基辛格,伸出一个大拇指,又把大拇指压了下去。我想毛主席肯定和我一样搞不懂为什么一个男人会讨一个比自己高的女人。
    另一个是毛泽东1974年会见菲律宾总统夫人伊梅尔达-马科斯夫人和她儿子的新闻片,这是我第一次看见我们的领袖向一个女人行吻手礼,当时马科斯夫人穿一身双肩高耸,纯白色胸前绣着大朵莲花的菲律宾礼服,毛看见马夫人,握着她的纤纤玉手,低头就在手背上吻了一下,看到这个镜头我脑子嗡地一下,因为清教徒式的文革运动已经使我们不能接受领袖这样的新潮,原来男女之间还可以这样,后来大人们为此还很严肃地告诫我们,只有毛主席可以长辈的身份来此一口,我们常人则是不可以的。当然这部影片也把马科斯夫人秀丽的形象留存在我少年的心里,后来没想到,这个女人巨贪无比,光是鞋子就有两千多双。
    还有一个纪录片是毛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和他的夫人,毛和卡夫人握手前,卡夫人向毛行屈膝礼,毛也笑着向她行屈膝礼,大家知道,屈膝礼是西方贵族妇女向国王行的礼,而毛居然也以此回礼,我那时也对此大惑不解。更惊讶的是,毛和卡夫人握手时,看见了她带的象牙手镯,毛一把拉过夫人的手臂对着手镯仔细端详,又抬眼说了一句什么,只见夫人点头也说了一句,毛哈哈大笑。估计毛对卡夫人的手镯发生了浓烈的兴趣。当时毛在我们心中就是神的化身,根本就不是常人,看见毛的这些常人举动,我们反倒觉得奇怪,所以电影中的镜头竟被永远拷贝在孩子的记忆中。
    那时的新闻片还有很多是反映国际国内最新消息的,文革中期,江青为了反击人们说中国只有样板戏,专门拍了几个记录各地新创作或移植样板戏为地方戏作品的新闻片叫《百花齐放》,在这些片子里我看见大名鼎鼎的粤剧红角红线女用粤剧演唱样板戏《海港》,那时为了革命,她改名叫邝建廉,在影片中她唱了一段《海港》中的《忠于人民忠于党》,可怜广东话我一句没听懂,但是我却记住了粤剧和红线女。还有在这个系列影片中我看见一帮佤族人在一个类似寺庙的建筑前大唱《阿佤人民唱新歌》,一帮朝鲜族人在海兰江畔唱《延边人民热爱毛主席》,这些歌因为旋律优美,我仅然也学会唱了,后来这些歌还收入了文革时期国务院文化组编的歌曲集《战地新歌》,传唱全国。还有一个纪录片叫《工艺美术开新花》,其中展示了了一些福建漆雕工艺品,还有一些象牙雕刻的几层绣球,还有寿山石雕奔马,景德镇的薄胎碗等等,使我这个小孩子,第一次对工艺品引发了强烈的兴趣。当然纪录片也有记录国外人民反对美帝斗争和帝国主义欺负第三世界人民的内容。给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讲越南人抗击美国人攻击越南北方,实施狂轰滥炸的片子《铜墙铁壁的永灵》,讲越南城市永灵有一座桥梁一直被美国人轰炸,轰炸之后就是完全的废墟,可是越南人马上就进行修复,一边修,一边火车就在修路人的头顶上通过,这个镜头也是长久在我脑海中不能消失。还有一部是反映美国人在入侵柬埔寨之后,在金边市抢劫市民粮食的片子,只见美国大兵荷枪实弹在抢夺一家米店,米店的老板娘号啕大哭,瑟瑟打抖,祈求士兵不要抢粮,这个很具有冲击力的镜头同样让我记忆到今天,尽管片名早已忘记了。
    当时,我自己觉得最值得回味的纪录片有两部,一部是《发掘马王堆一号汉墓》和《中国乒乓球队访问墨西哥、秘鲁、智利和美国》。记得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发掘是当时中国很轰动的一件事,不仅是挖出一个两千多年前未腐烂的女尸,还有是整整一墓穴的文物宝贝,帛画、帛书、漆器、竹简、丝绸、陶俑等等。这项发掘被拍成了纪录片全国公映。我记得是一个春天的晚上,父亲,带着我和姐姐,还有姐姐的同学,我们一起到上海衡山电影院看这部片子,时间居然也有一个多小时。我第一次看见了那具神秘的女尸,老太婆眼睛凹陷,嘴微微张开,裹着一身白色丝绸。那棺椁十分巨大,分着好几层,里面有一张反映女主人生前的帛画,好像是红色基调,画最底部似乎是一个龙头的人,用双手顶起世界。还有黑红色的漆器象是全新的一样,里面还盛着食物。有一件素纱蝉衣,只有49克,不到一两。这些宝贝就像全息映像一样复制在我的脑海中,使我今天依旧对此趋之若鹜。这部纪录片在当时的轰动绝不亚于今天的《探索与发现》节目。还有就是中国乒乓球代表团访问拉美和美国的纪录片,也是给我第一次开启了对外部世界的真实印象的探究。我记得在访问墨西哥的纪录片里看到了,很多彩绘着巨幅玛雅文化图画的高楼大厦,还有宽边的墨西哥草帽,就这两点使我对墨西哥有了感性的认识。在访问秘鲁的纪录片里,我看到了秘鲁人捕获金枪鱼的镜头,知道金枪鱼原来这样硕大,比我们当时吃的可怜的小黄鱼、窄带鱼、橡皮鱼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更令我吃惊的是,捕获这些鱼后,除了吃,秘鲁人还将其制成鱼粉出口国外肥田或作饲料,唉!我们这里吃都吃不到,他们还要做鱼粉,我就此知道什么叫不公平。当然,访问美国是最给人强烈刺激的,当时的宣传是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大多数人都睡在贫民窟和废旧汽车上,可是电影中我们看到的是,帝国主义头子——美国总统尼克松有礼貌和热情地在整洁的白宫玫瑰园中接待中国乒乓球运动员;圆顶的国会大厦很雄伟,周围是灿烂的樱花。美国人民都穿戴整齐,每个人都是衣着光鲜,兴奋地在体育馆里看中美运动员表演。不像是受苦受难的样子,似乎穿着比我们考究的多,就是男人留长发的比较多,而且很多人穿我们劳动布做的裤脚很大的裤子,后来才知道这叫牛仔裤。影片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个美国孩子,他实在被此起彼落的乒乓球所吸引,金黄色头发的脑袋左右急速摇晃,想看个究竟,可是他着实无法分辨这眼花缭乱的场景。一会儿,如雷般的掌声又使小家伙紧紧地捂上了耳朵,孩子的镜头拍摄的十分生动,这几部片子的公映在彼时中国,也掀起了不小的涟漪,人们携家带口地去观看,原来地球那边的生活是如此的精彩。后来当局知道就里之后,不久就停止了放映,看来西风东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新闻简报》和纪录片一统中国银幕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可是当年的这些片子却成了那个的时代人不可抹去的记忆,而现在这些也成了极有价值的资料,让现在的人了解我们的过去。但愿资料永远留存,记忆永远深刻,可那样的日子却再也不要来了。
                                                                 二〇一〇年六月四日于呼和浩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