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程序第一次亮给记者

过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力争不做乏味、油腻的中年女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我多年采访全国人大的报道,亲眼目睹了逐步开放的过程。

过去记者只采访常委会召开的大会,而且只允许新华社的对内和对外各一文字记者、新华社的一名摄影记者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一名记者参加。中央电视台也派记者去,但自己不写稿,用那两家新闻单位的定稿。

1984年2月25日,我去人民大会堂采访。这一天没有发稿,但很有纪念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顾昂然向新闻记者谈全国人大立法过程,目的是加强对法律的宣传。从这天以后,每通过一部法律前,记者都可以先了解这部法制定的目的和内容。这也是人大报道开放的又一步。

他说:月底要召开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要通过《专利法》、《兵役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法要守法、执法,所以要加强对法律的宣传,让群众都了解这个法。

立法程序是:一般一部法的形成是人大常委会和全国人大同时行使立法权。常委不能兼国家行政审判。

现在有150多个常委委员,大多数是兼职。有89位副部级以上的人,同时又有6个专门委员会、法律工作委员会。常委是常设机构。

怎样加强常委工作?

10个以上的常委可以提议案。主要是国务院把议案提到常委会上。以前是它一提马上就通过。这样,常委会委员不能很好地研究。这次是国务院提出后,常委会提出一部法的说明,下一次常委会时再通过。一般是两个月开一次会。这样常委们可以拿到草案,进一步研究。同时有关人员进行审议,根据委员们的意见写出报告,交委员通过。起草中要把这部法的主要问题资料向大会提供。比如,专利法上次作了说明后,又开了8个法律会,原来是80多条,现改为60多条。要宣传法的内容必须等通过了再宣传。列入会议议程的法,新闻可以提到,但法不能定。以后每通过一部法,都要搞一个简单的介绍法。“法”有时因两个字都会有不同的含义,有时一个标点也是不能变的。代表是审查批准的问题,不能写成“学习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从全国权力机关来说,是审议,如副县长是县常委会决定的,县长是县人大决定的,不能写成“纪委给予某某某免去行政处分”。

根据全国人大组织法规定,召开全国人大前一个月要告人民代表知晓。所以,1984年2月24日的常委会决定六届人大二次会议于3月1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的议程由常委会建议提出,交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专利法》在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通过。《兵役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提交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讨论。《水污染法》和《消防条例》这次只做说明,不通过,讨论后,根据常委会的意见再审议。

重点介绍《专利法》。主要意义在于对外对内有相应的规定,推广先进技术,不吃大锅饭。

副秘书长杨景宇介绍《专利法》的时候说:西方国家都要找中国这个市场。这是技术转让的一方面。专利制度在资本主义已商品化。20世纪50年代,我国有一个保障发明权的规定,1968年废除了,没有建专利制度。现在有个保留发明奖励的办法。在国际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争论很大。《专利法》从1979年起草。5年了,在若干原则问题上有改动。原来86条,现在67条。现在保护专利权的350万件,废除了2650万件。有关《专利法》,国内外宣传有不同。1.专利所有权的问题。这个问题争论很大,按宪法规定,我们是全民所有,企业属国家。专利权属企业。这牵扯到由申请单位所有全民的;集体所有制,所有权属集体;中外合资的属外国。个人发明权归个人,个人履行发明权归单位“持有”。这就不是商品了。报酬由国家规定。2.保护专利权的问题。任何单位和个人没经专利人许可都不得利用。工、农、商做买卖不行,使用也要经人家同意,做了一些限制。科研、教育用的专利权不算。3.侵犯了专利权怎么办?比如冒牌货,要提请专利机关处理,向法院起诉。先行政处理,然后再上法院解决民事纠纷,不追究刑事责任。危害消费者利益的处三年以下徒刑。4.如何有利于先进技术的推广?国务院各部委、省级人民政府有权决定,发明奖是已投入实施的。专利的构思不代表实施。专利必须是世界上没有的。发明奖是根据意义推广越大,经济效益越大给发明人奖报酬越多。三年内别人不用这个专利,强制许可使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