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书法

一位喜爱琴棋诗书画联茶花,生活在世外桃源的凡夫俗子一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颜真卿的书法很喜欢,从小就临摹练习,更欣赏他的人品,今天看到一则文章,特意转发分享。

《祭侄文稿》是什么?被借到日本为何引发巨大争议?

国家人文历史  

1月12日,一条指责台北故宫博物院将《祭侄文稿》外借的微博引发众多网民好奇和争议。微博上展示的海报是:

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东京博物馆将举办“书圣之后—颜真卿及其时代书法特展”,展出的文物中包括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天下第二行书”。但因为位列第一的王羲之《兰亭集序》已经失传,所以这个所谓的“天下第二”就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天下第一了。纸卷书法作品已有1000多年历史,脆弱性可想而知,真是“展一次伤一次”。

人民日报官方公号评论道:这是把天底下第一等象征“气节”的珍贵文物,用来做天底下最没有“气节”的献媚之举。

为什么说《祭侄文稿》象征“气节”?让我们先从颜真卿这个人说起。

 

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既是开创一派新风的书法家,人品道德更堪称完美。

欧阳修评价颜真卿的书法:“颜公写的字,就像忠臣烈士、有道德的君子。刚见面的时候觉得威严难以接近,看得越久越觉得可爱。”

唐德宗李适评价颜真卿的为人:“天生拥有杰出的气质,经历了四位皇帝的统治时期,仍然能保持坚定的志向。”

对于这样一个人,可能只有八个字能形容他:

人如其字,字如其人

颜真卿的故事,要从他爷爷的爷爷的爸爸——颜之推开始讲起。

颜之推生活在南北朝乱世,先后在南朝梁、西魏、北齐、北周、隋朝做官,目睹了无数“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故事,深感个人在国家、在命运面前的渺小无力。

改变不了世界,那就先改变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吧!于是,颜之推撰写了一部《颜氏家训》,希望用家训来规范子孙后代的行为,指导他们的学习、工作。

在《颜氏家训》的指导下,颜之推的三个儿子,个个学习成绩出色、道德品质优良,进入朝廷做官,成为隋唐之际的知名人物。

颜之推的孙辈中,更是出现了如颜师古这般的硕儒。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的颜真卿,对各种邪门歪道、投机取巧有着天然的免疫力。从他学书法的故事中可见一斑:

唐代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士人,书法之风颇盛。写得一手好字也是吏部选官的标准之一。颜真卿虽然已经通过了吏部的选官考核,但为了精进书法,他仍然专门去向著名书法家张旭请教写字的秘诀。

终于告诉他:用笔的妙诀是“如锥画沙,如印印泥”。点画沉着,下笔有力,力透纸背,才算功夫到家。

他最大的志向,仍然遵循了颜之推以来的家族传统:充实才学、端正操守,成为一个对国家有实际用途的人才。

颜真卿到平原郡之后,也很快看出了安禄山的狼子野心,便在暗中加以防备。

他借口防洪防灾的需要,派人疏浚河道、高筑城墙、登记壮丁、囤积粮草,为未来的战事做准备。同时在业余时间,不忘约上一群文人朋友,喝喝酒、写写诗,树立文艺太守的人设,降低安禄山的警惕性。

终于,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河北二十四郡官军吓破了胆,降的降,逃的逃。唐玄宗知道了,在朝堂上急得直跳脚:“河北二十四郡,岂无一忠臣乎!”

只有颜真卿治下的平原郡,固若金汤,顽强抵抗,并派出使者快马加鞭赶到长安,向朝廷报告情况。玄宗听了使者的报告,方才转怒为喜,回头问道:

“颜真卿是谁?长啥样?”

就在唐玄宗稀里糊涂之时,颜真卿已经在平原郡率先举义,反抗安禄山。河北诸郡闻讯,纷纷响应,杀掉安禄山任命的官员,与平原郡联络,并共推颜真卿为盟主,服从盟主的军事指挥。颜真卿的从兄,常山太守颜杲卿也在义军之中。

河北的起义军从后方牵制了安禄山的兵力,缓解了潼关和长安的危势,立下大功。安禄山听说后方生变,急忙撤回兵马,攻打常山(今河北石家庄一带)。

常山危急,颜杲卿向太原尹王承业紧急求援。但王承业拥兵观望,就是不肯援救常山。无奈之下,颜杲卿率领部下顽强抵抗几日几夜,直到弹尽粮绝,城破被俘,被叛军送到洛阳的安禄山大营。

在营中,颜杲卿对安禄山怒目而视、当面斥责,骂声不绝。叛军气急败坏,割掉了颜杲卿的舌头。颜杲卿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壮烈殉国。

常山一役,颜氏家族三十余人为国捐躯,包括颜杲卿、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颜杲卿的外甥卢逖等。

此时的颜真卿却无暇沉溺于悲痛之中。唐廷将他升为户部侍郎兼本郡防御使,不久后又让他任河北采访使、工部尚书、御史大夫等官职,指挥河北各地平叛。

直到两年之后,颜真卿才得以抽出身来,派人寻访族人的下落,将杲卿、季明和卢逖归葬长安凤栖原祖茔,并写下了那篇著名的《祭侄文》。

现在,人们每当谈论起颜真卿,总是要先提到他那平稳端正、质朴厚重的“颜体”。殊不知,有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样的书法。

 

舒啸 发表评论于
谢谢转发好文!每次读《祭侄文稿》帖都难免为其浩气与悲愤动容。

文天祥《正气歌》中“为颜常山舌”句即为杲卿事。

颜家满门忠烈。颜真卿自己也是为国殉难。他75岁时,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颜真卿受命前往叛军招抚。被囚,不屈遇害。
富春江南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RooibosTea' 的评论 : 不谢,谢喜欢。
ARooibosTea 发表评论于
转发了一篇好文,赞叹佩服颜真卿的端正操守。谢谢江南才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