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英报告:华裔毕业生就业率与白人差距最大 亚洲名字成职场阻碍?

Technical analysis is a way to trade stocks. There are different ways to trade. You get your way that match your personality.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文章来源 : 侨报网2019年01月25日分享文章1549

英国媒体近日多次报道称,包括华人在内的英国少数族裔在就业市场上面临更多障碍,就业率、工作机会与收入远低于白人。在英打拼多年的Zheng博士和L女士表示,语言和文化成华人在英职场“绊脚石”。《种族群体就业结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华裔毕业生就业率与白人毕业生就业率差距最大。

down (1)

 2018年9月29日,首届英国华侨华人社团“迎新日”伦敦华埠举行。该项活动旨在为刚到英国就读的中国留学生打造一个线下结交朋友、丰富业余生活的平台。(图片来源:中新社)

华裔毕业生就业率低 特别是女性

中新网23日援引英国《华闻周刊》报道,致力于解决英国贫困问题的社会变革组织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的《种族群体就业结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至2022年,预计印度裔和白人就业率最高,华裔的就业率最低。那么和英国本地人相比,作为英国少数族裔重要组成部分的华人,在英国就业市场上会遇到哪些困难?

埃塞克斯大学社会与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发现,少数种族毕业生就业率比白人毕业生就业率低5%到15%。其中,华裔毕业生就业率与白人毕业生就业率差距最大,达到10%至15%,特别是华人女性。

但可喜的是,毕业三年半后,华裔学生与白人学生相比,不再处于劣势。2012年至2022年,英国少数种族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其中,华人在专业领域人数比率攀升最快。

曼彻斯特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少数种族中,加勒比裔黑人男性(39.3%)和华裔女性(46.8%)的就业上升率最低,而华裔男性就业率为(56.9%),处于中下的位置。

英国决议基金会数据指出,在教育行业尤其是大学中,虽然白人占压倒式主导地位,但和其他少数种族相比,华人教授的人数还是相对较高的。

而在综合家庭收入、住房保有权的比较中,华人也位列中上游。

“能感觉到对文化背景的不信任”

Zheng博士目前在英国E大学做讲师,2019年是入职的第三年。回忆起之前的求职经历,他长舒一口气,“真的是多年媳妇熬成婆的感觉。在英国的学术道路,对华裔太难了。”

Zheng博士毕业后,由于跟着导师的项目,升级到了博士后当中“助理研究员”的位置。在那之后,他需要有一个自己的研究专题,并成为“研究员”之后,才有申请讲师的机会。之前一直顺风顺水的他,当时遇到很多障碍。“我能感觉到一种隐隐的对于自己所来自的文化背景的不信任。”

Zheng表示:“跟一些老教授混熟之后,他们告诉我,很多‘文化根基’很强的学科在政策上真的不会考虑亚洲人,说白了就是‘亚洲名字成为我职业的阻碍’。对于这一点,老教授也很生气,但很多校方管理层面就是这么决定的。”

谈到华人在英国走学术道路,Zheng觉得,“尽量把自己的研究发展到独树一帜,而且除了拼命之外,很多时候真的还要看‘造化’。有的亚裔老师也会因为口音问题受到学生的投诉,甚至有学生当着他的面议论。”

多从事技术岗 “管理层基本没华人”

在英国财会公司工作10余年的L女士觉得,如果语言和学历能力没有问题,工作机会还是相对平等的,最大的阻碍就是语言和文化。她所了解到的大部分华人,多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

但L女士表示,“如果想要进入中高层或者行政、执行管理层面的工作,在我们公司基本是没有华人的。最关键的是,教育环境的不同,会导致处理问题上不那么贴合英国的实际情况,所以,华人在技术职能的岗位比较多。我感觉,即便是技术工种,即使华人很勤奋、能力很强,公司也会有一些其他方面的考量。”

同时,L女士觉得,长期以来固有的追求较安稳工作的理念,也是很多在英工作的华人工作中遇到的障碍之一。“因为自身文化和语言的原因,没有很强的自信去申请和自己水平相当的工作,也会导致老板认为你没有上进心,或者没有足够的水平胜任,也就不会考虑给你更多机会。”

华裔和印度裔男性高薪职业占比高

致力于解决英国贫困问题的社会变革组织Joseph Rowntree Foundation的《种族群体就业结构预测》分析报告指出:至2022年,预计印度裔和白人就业率最高,华裔的就业率最低;在薪酬通常高于平均水平的商业和其他服务业,华人男性数据表现不足。就女性而言,到2022年,华裔和其他亚洲群体,在贸易和交通方面的工作人数将急剧增加,导致该行业收入低于平均水平的风险可能更高;华裔和印度裔男性在高薪职业中的就业份额,将在少数种族中达到最高;而在低薪职业中的预期份额最低;低薪职业中,女性就业人数多于男性,其中印度裔和华裔群体的就业率最低。

“老侨”靠“三把刀”   律师、医师、工程师成“新侨”职业追求

另据台北《中国时报》2017年7月19日报道,针对海外华人就业问题,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高伟浓指出,据统计,目前分布在海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大约有6000万,华人在海外的就业问题非常复杂,不同地区差异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每一代华侨的谋生技能也在转变,中国与全球化智库发布的《国际人才蓝皮书》称,“海外华侨华人的整体专业形象正在转变。”早期移居海外的“老侨”主要靠“三把刀”——菜刀、剃头刀、泥瓦刀谋生,意指华人移民最擅长的餐馆、理发和建筑这三种职业。而年轻一代的“新侨”大部分接受过高等教育,“三师”——律师、医师、工程师成为他们新的职业追求。(完)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