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急的父母(五)

事来心始现,事去心随空。操作,最重要的是心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看子坛的报喜帖,在想,藤娃是推出来的吗?

 

有一些思考。

 

推?还是不推?不应该简单地寻求一个作为答案,或者一个不推作为答案。其实,有许多相关的问题,稍加深入地想一想,答案显而易见,推还是不推。

 

这些相关的问题是:

孩子适合推吗?推什么?什么该推,什么不该推?如何推?父母推?还是就是自推娃?

 

所有这些,最根本的问题是,孩子适合推吗?回答这个问题,得忽略一切外界的影响。东家的孩子推了上藤,西家的孩子推了没推成,还与父母反了目。这些都和自家没任何关系,没有任何参考性。自家的孩子,只有父母最了解。并且,孩子在成长,在变化,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的不同表现,不同规律,父母更得动态地去了解。为了了解孩子,有些客观性的东西,借助于相对客观的测试方法去做做测试;多参加竞赛性质的活动;和老师多沟通;在集体活动中,孩子的表现;体育活动中,孩子哪些做得好,哪些一般;等等。要了解的太多了。最重要,和孩子多交谈,朋友般地交谈。不能太有功利性,适可而止。

 

在了解孩子的前提下,适当做做和其他同龄孩子的比较。如果各方面都一般,泯然众人,说明,不是推的料,或者,现在还不是推的时机,不着急。时机未到,父母继续关注了解。

 

那怎样才算孩子适合推?其实,没什么标准。一般说来,孩子任何一方面比别的孩子强,那就值得去试。貌似很宽松,其实能发现一方面,两方面强,就很不错了。

 

如果孩子貌似值得推,那好,得珍惜这个机会。推什么?简单,就去推他/她强的那些方面。

 

那如何推?这个问题有点大。看到身边有些年轻父母这样做,颇有启发。不断地为孩子报这班那班的,看孩子是否有兴趣,是否在某方面有潜力。当然大多数的班都是打酱油,只能抱Have Fun的态度。但一旦在某个班上冒了头,也许就是今后要专注的方向。几年下来,也看到身边的小朋友足球能踢到省队的,冰球能打到3A的,数学能得到全国冠军的,跳舞能跳到省级前几名的,象棋能下到国家代表队的,如此等等。

 

推的过程,注意事项还很多。最重要,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孩子兴趣已不再,就只能放弃了,也许那不是他/她真正的强项,也许过段时间他/她又有兴趣了。还有,不能跟人家比,要比的是自己,要超过的是昨天的自己。

 

时常看到博人眼球的文章标题,象一百个理由不推,父母推如何负面影响亲子关系,点进去一看,也许就几个以偏概全的例子,讲真,其观点其事例,还是偏了点。在推不推的问题上,父母真得下点自己的功夫。别人不可能了解你的孩子,何以能给出推或者不推的判断。

 

其实一句话,推与不推,是由自己的孩子决定的。其他的,就很自然了。

 

下面是看孩子是不是数理逻辑自推娃,其描述说的就是自推娃做难题后的总结:

 

理解解难题的主要思路,找到题目解法的关键点,看自己是否有难点,对比自己的解法和思考过程,找到可以学习或提高的细节。去揣测精妙答案的思考过程,关键点,精心揣摩,努力使它成为思维的一部分。

 

再说回来。

 

国人父母推小朋友,都值得肯定。但最重要的是,不要推过了。要学习如何去推,我也在学,长期不断地学。不要 FISH IN A TREE。要把握推的程度。实在不行,父母就要放手了,不要推了。比推更重要的是,小朋友的正常健康成长,是健康的亲子关系。与这些相比,推,真的不重要。

 

育儿不易。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