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皮书》观后感: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的人生故事

我是一个都市里的乡下人,我希望我的文字,充满虫鸟声和稻麦香,还有风的呼吸,花的脉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热播的《绿皮书》,讲的是一个关于种族的故事,作为奥斯卡奖得主,它也引来不少争议,有人说它是一个白人拍的给白人看的同情黑人的电影,仍旧不自觉地流露出种族主义的倾向。讲个有趣的例子,一开始黑人钢琴家面试意大利保镖时,告诉他,我要找的不仅是一个司机,还是一个仆人,要帮我洗衣服擦皮鞋,可到了影片结尾,老板当起了司机,把躺在车上睡觉的雇员送回家去过圣诞节,有点讽刺不?

但我认为这个电影比较成功的地方在于它比较煽情,撇开政治,这是一个黑人和一个白人的人生故事,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友情,一辆蓝色的卡迪拉克,一段充满冒险的旅程,不过是故事的载体,它所承载的命题,还是关于人心,关于命运。

托尼是一个劳动阶层的意大利人,身体健硕,有很强的谋生本领,他能开所有的车,垃圾车,大卡车,巴士,拖车或铲雪车等,当过夜总会保镖,擅长打架,也善于沟通(比如他去贿赂警察放了唐),他是一个活的很踏实的人,有漂亮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孩子,业余时间也只是玩玩赌博小游戏而已。

但他文化层次不高,举止粗俗,对他老板的音乐丝毫不感兴趣,同时作为一个大众化的白人,他也不能免俗地歧视黑人,他接受这份工作,一开始只是因为它不错的薪水。

唐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他是世界级钢琴演奏家,有三个博士学位,住在宫殿一样的豪华公寓里,因为他的阳春白雪,却被他的族群疏离了,在白人的世界里,他是风度翩翩,万人追捧的艺术家,可走下舞台,仍是一个被歧视的“Negro”,他被排斥在所有社会圈子之外,加上他的性取向,据影片交代,是一个同性恋者,没有家庭,没有一个人与他共度圣诞节,风光的生活表象下面,隐藏着怎样一个孤独的灵魂啊。

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的人,一开始是互相看不惯的,老板不断教化着他的雇员,不要乱扔垃圾,不要在车里吸烟,不要偷东西,不要用词粗俗,他还帮他重写他的狗扒字情书,让它变得文理通顺,文采飞扬起来,而托尼其实也对他的老板不以为然,说你一生都被训练弹钢琴,你是一只海豹吗?

然而音乐还是有它自身的力量的,不断旁听音乐会的托尼,还是被舞台上唐的风采征服了,他对走下舞台的唐所受的种种粗暴待遇感到震惊,他的本性中的善良逐渐释放出来,他一次次解救被殴打、被拘押、被侮辱的唐,充当他的保护神,同时他也在不断追问这个问题:“他为什么要来这里,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在纽约的演出费,是这儿的三倍!”

唐的同事告诉他:“因为天才很缺少,需要勇气去改变人心。”(这是影片的经典台词)

于是他进一步懂得了他的老板:一个已经蜚声海内外的艺术家,去投入这场充满艰辛、危险和屈辱的旅程,是为了他的种族而战,是为向白人世界展示黑人的才华、教养和尊严,为他们受到的不平等待遇而抗争,而他们,是这场战役中的亲密战友。

两颗心终于慢慢靠拢起来,在这辆命运的大篷车上,他们患难与共,风雨同行,由老板和雇员的关系,渐渐变成了朋友和兄弟的关系,演绎出一段载入历史的友情佳话。

人和人之间,可以有种族、肤色、职业或性格等方面的种种不同,但若有了本性的善良这一共同点,就有了沟通的坚实基础,便有可能超越种族,超越阶级,这也许是影片想要表达的思想吧。

迪儿 发表评论于
我也刚看了这部电影。影评短小精悍,切中要点,谢谢分享。
草寇流民 发表评论于
小时候中心思想写多了, 基本功还是有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