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道可道非常道

哲学、政治、两岸、军事、科学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种更深入的解释是﹕天道一旦能够以文字语言来加以描述﹐即使其描述“本来是”准确无比﹑完备无遗﹐然而在这描述出现的那一刹那间﹐这描述就不再准确了。因为这描述本身也成了天道的现象之一﹐而必须被纳入那个被描述的天道之内。然而因为那个被描述的天道之内本来并不包括这个描述本身﹐所以那个被描述的天道就不再是准确而完备的。

从另一个角度说﹐一个系统只能从系统外加以准确完备的观察描述﹐而不可能从系统内做到这一点﹐因为任何内部产生的观察描述都是系统行为的一部分﹐于是都永远的改变了系统的本来面貌﹐使得它永远不可能准确。

所以一个更精确的陈述是﹕一个系统只能以“不影响该系统” 的方式加以准确完备的观察描述﹐而任何会影响该系统的观察描述﹐都不可能准确完备。因为人本身是天道的一部分﹐人对于天道的观察﹑理解和描述都改变了天道的原貌。在出现这种观察﹑理解和描述以前的天道﹐不同于出现这种观察﹑理解和描述以后的天道。天道或系统恒因内部对它  的观察﹑理解或描述而改变﹐处于变动不息的状态﹐故永不可得而准确描述之。

这个原理在数学上表现为著名的“罗素悖论” 或“理发师悖论”﹐ 以及“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在物理学上则表现为“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罗素悖论” 或“理发师悖论” 所传达的问题是﹕当所描述的集合也包括“描述” 本身时﹐这个集合即处于不断变动﹑因而无从准确描述的困境。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 所传达的问题是﹕若要证明某一描述系统(即某一数学系统) 是正确的﹐这个证明必须借助于某种与描述对象无关的工具﹐这就是说该工具的准确性是先验的﹐已经获得证明的。然后才能用这个已然得证的工具来证明另一个工具(数学或描述)系统。但是因为并没有任何一种数学工具是先天已然证明的﹐所以我们无法证明任何一个数学系统的最终正确性。我们最多只能先假定一部分的数学公理成立﹐然而据以证明其它定理成立。所以任何一个数学系统都不可能证明自身﹐因此不完备。

“海森堡测不准原理” 所表达的是﹕观测本身会改变被观测者的行为﹐所以观测是不可能完全准确的。

老子谓“道可道﹐非常道” 的深层解释是﹕道﹐也许本来是常道(恒常不变的道) 。然而一旦“可道”( 被观察﹑理解和描述) 之后﹐就立刻起了变化﹐而不再是原来那样的道。所以是“可道” 本身造成了道的变化﹐导致了“非常道” 。然而若更深一层探究之﹐这里所谓的“道” 不应是完备的道﹐而只是道内可以被人类观察﹑理解﹑描述的部分。这个部分本来(在未曾被人类观察﹑理解﹑描述之前)是恒常不变的﹐却因人类的观察﹑理解﹑描述而变。其中的原因﹐是人类和人类的观察﹑理解﹑描述构成了道的一部分﹐如果这一部分起了变化﹐那么势必导致另一部分也起相应的变化﹐所以就造成了“道可道﹐非常道” 。然而那个完整的道体却未因此而有增减。

如果把一个完整的道体比作一锅汤﹐而人类和人类的观察﹑理解﹑描述是这一锅汤的一部分。当人类不断增加﹑修正对道的观察﹑理解﹑描述﹐就好像汤的一部分不断吸收另一部分的成分而变化﹐那么汤的另一部分势必受影响而不断跟着变﹐所以人类又须要修正对道的观察﹑理解﹑描述﹐而这又相应引起另一部分的变化﹐永不可得而准确。

同时﹐也正因那“道的另一部分” 的变易﹐才使得完整的道体的恒常不变在逻辑上成为可能。举例言之﹐若汤的一部分不断的变浓﹐而另一部分却保持不变﹐则整体言之﹐这锅汤势必变浓。若要使整锅汤浓度保持不变﹐则一部分变浓的同时﹐另一部分必须变稀。所以﹐“非常道” 和“独立而不改” 能同时成立而无悖。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