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话在我身上没应验。
那是个没有学习重压的年代,孩子们放学后大块大块地挥霍光阴。 故事发生于八岁的夏天,正值午休时间,大地静悄悄的;隐在门前大树浓荫里的夏蝉不停地鼓噪。我百无聊赖,在没人的屋子里晃悠;目光掠过书桌、旁边的书架、两张大床,最后落到那几口熟视无睹的大木箱上,我好奇心大发;而往日因为“无事忙”,压根没去想探究箱子里的东西。看来独处和闲暇时光是茁壮好奇心的土壤。
在箱子里大堆的衣物下面我翻出一个正方形的白盒子,放在掌心上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全是银晃晃的钱币:有一分的、两分的和五分的。我激动地双眼放光,仿佛闻到冰室里散发出来的清甜气味。偷钱之前我一直在犹豫,因为妈妈以前讲过一个故事:从前有位小男孩,他家很穷,有天他从邻居那儿偷了一根针回来,母亲用那根针补好了他的衣服;他越偷越胆大,终于在偷钱的时候被警察抓住。押赴刑场的路上,他看见人群中号啕大哭的母亲,便朝她招手,然后问跌跌撞撞跑到跟前的母亲:临死前能喝你一口奶吗?母亲赶紧掀起衣服,男孩猛地在她胸前咬了一口,说:如果我偷针的时候你能阻止我,也不至于落到今天的下场。
炎热天气里的冰棒最终战胜了我的理智,我为自己找了借口,那男孩偷的是别人家的东西,我只偷自家的钱,不会变成坏人。于是我从盒子里拿出买冰棒的两分钱。每天两分,后来每天4分,弟弟也吃上了冰棒;再后来每天六分,妹妹也吃上了冰棍。我天真地以为,那是个取之不尽的钱盒,直到某一天,我发现盒子空了一小半,吓住了。正好学校要求学生交钱买红领巾,我告诉妈妈我用盒子里的钱买了红领巾,妈妈一看盒子,傻了,红领巾怎么需要这么多钱?我只好老老实实坦白交代。妈妈关心钱似乎更胜于我的错,嘴里不停念着:这些硬币我积攒了很久了,你胆子也太大了。爸爸闻声进来,纠正妈妈说:这些零钱是我存的。于是两人为了倒底谁存的零钱展开了辩论,我趁机牵着弟弟妹妹的手溜出屋子。之后发生了什么我记不清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爸爸妈妈没有打骂我们,否则我的记忆不会出现空白。如今每每回忆此事,都对父母充满感激:他们无意识的宽容和放养,同时用经典寓言故事规范孩子们的思想行为,给了我们一个自由和快乐的童年。
偷钱事件以后,我仍然馋性不改。比如爬上书桌去够妈妈藏在书架顶上的饼干盒;比如喝一口送奶工每天放在厨房窗台上的一瓶牛奶,然后掺进一口开水,再原封不动地盖好。这瓶牛奶是妈妈的专利,她说她很瘦,需要营养。在妈妈眼里,背着大人拿东西是偷,但在爸爸眼里,却叫拿,他从不限制孩子吃东西。
不知道从多少岁开始,我那些“偷针”的习惯不知不觉消失了,没有发展成“偷金”。也许是日子越来越好,物质越来越丰富,没有了“偷针”的必要;也许是妈妈讲的故事给了我做人的底线:不能去偷别人家的东西。
此帖为纪念天堂里的爸爸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