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妍不是春,乌龙国花不可行(9)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一枝独妍不是春,
乌龙国花不可行(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邻国之花,可评可誇。
80%的中国人都希望牡丹花做为“国花”,这是中国花协的民意调查。
难怪以前有许多统计数字在他国人眼中只是一个“糊涂帐”。如果真的80%的人都希望牡丹花成发唯一的国花,证明国人的意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富贵荣华为大,艰苦朴素,勤俭奋斗的精神已逐渐褪去,就象“Boomerang”(回力镖,飞去来器)一样的社会现象。富不过三代,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持续不了多少代。
(略)
其实牡丹花并不是世界上都公认的,是最富贵豪华、最美的花。
因为牡丹开花在一年中人最困乏的时期,在日本将牡丹刻印在为纪念著名的去逝人物的神社中,以保证他们死后有美好的“睡眠”(“永远安眠”)。
这有点类似于中国人使用荷花在寺庙、寺院神龛的图案一样。
世上人们爱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做为信佛最多的中国人自然钟爱莲花,因为是释迦牟尼独自钟情于莲花。
 
在日本牡丹花又被当作不吉祥之花(恶之花)。
 
它不象樱花那样落英缤纷给人以一种壮烈华丽之动感。
 
牡丹花瓣不飞散,凋谢时整朵花就叭嗒落地。
让人联想起“人头落地”的光景。
所以在日本牡丹和山茶花一样,都是有一种不吉利的暗示叫“缘起恶”之花。
尤其是在日本的江戸時代,因为某家相家学说牡丹花花连蒂落地,让人联想“打首(uchikubi)”(砍老壳),所以归类于不吉利之花,分类为“凶花”——
“掉脑袋花”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写过一篇名叫《牡丹》的小说。
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个性格孤僻的老翁,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侵华战争。这个老人除了精心栽培几百棵牡丹花之外,似乎再没有别的爱好。 
后来,人们才知道,老人对牡丹花的喜爱与他早年的战争经历有关,在老人的眼睛里,每一棵牡丹花都象征着一名当年被他所杀害的美丽的中国姑娘。一大片牡丹花丛,就是他屠杀的一群中国少女。这个老兵丝毫不为当年的杀戮感到悔恨,相反却把昔日的暴行审美化了。他觉得,那是他的骄傲,那是他的特权。就是这样一个变态的杀人魔王,在信仰军国主义的三岛由纪夫笔下,成了一个享受着审美愉悦的艺术大师。纵观人类数千个族群,只有日本文化才有这种“化丑陋为美丽”、“化腐朽为神奇”的能力。
当三岛由纪夫重建一个军国主义的日本的梦想破灭之后,1970年他选择了自杀,他企图以生命来“唤醒”日本同胞。然而,他的死亡与他的作品一起成为了日本民族劣根性的鲜活见证。三岛由纪夫曾是诺贝尔奖提名者,但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军事主义者,与石原慎太郎同时代纠葛很深……
 
在中国牡丹花是“百花之王”,“富贵”之花。但日本的很多花名来自白居易诗。
白诗有“花开花落二十日”之咏,所以日本称牡丹为“二十日草”,“名取草”,“铠草”等。没有那种豪华的感觉。
在日本有关“牡丹花”的成语很多,几乎很少赞美的成分:“顶棚上掉牡丹饼”(天上掉馅饼,免费的午餐)
“牡丹锅”(野猪肉火锅)
“牡丹雪”(鹅毛大雪)
狮子牡丹(野猪肉)……(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