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依范和他的《美国华人史》(七):皇朝的叛逆者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陈依范和他的《美国华人史》(七):

    在这本书的第一章里,介绍16世纪到达南北美洲的是惊人的,他们被视为皇朝的“叛逆者”。1712年,有一道皇帝逾旨,要求外国政府要把这些逃离国境这遣返,处于死刑。雍正皇帝在1729年颁布的一项敕令:

    在海外做生意的人通常都是不良分子......。如果让他们自由来往,他们的人数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这些人,为了一己利益,宁愿抛弃祖国,是不应寄于同情的。我们对他们定下一个日期。如果他们在这个日期不回来的话,他们就永远不能回来。

    也许你会问:这不像清朝皇帝的文疏笔奏。是的!陈依范这段话的来源是《皇朝通典》(Comprehensive Institutes of Ch’ing Dynasty),载于卓启杨(Zo Kil Young)《华人移民史1850-1880》。可见,这段话的来源是Comprehensive Institutes of Ch’ing Dynasty的英译中,所以和古代的奏折文风完全不同。

     这也让我们想起这位卓启杨,他是谁?网络上根本没有这个人的信息,更没有他写的《华人移民史1850-1880》这本书的信息。卓启杨是比陈依范更早写美国华人史的作家,遗憾的是他几乎不为人所知,他的名字更应该载入华人历史的史册。

    《皇朝通典》书名,或称《清朝通典》。乾隆三十二年(1767)奉敕撰。共一百卷,记事起于清初,止于乾隆五十年。可见在美国肯定有很多被翻译成英文的中国典籍,这也说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足以让不同语言的国家借鉴。

    这些皇朝的“叛逆者”,恰恰是淘金潮的勇士。

    以前看过一些淘金潮(又称淘金热;英语:Gold Rush)的故事,但是只是一鳞半爪,在这本书里,也没有详细的介绍,比如说是谁发现加利福尼亚河流可以找到黄金?这本书只是写一个摩门教长老布朗门把在萨克拉门托东北部发现黄金的消息告诉大家,但是布朗门到底是听说的?还是自己发现的?我们不知道。我搜索了网络,找到一篇百年前华人淘金者的血与泪,里面介绍:1848年旧金山的一名木匠在Sacremento Valley推动水车的水流中发现黄金,引发全世界的淘金热。

      陈依范在第一章里写道,在1848年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和加利福尼亚建立了联系,加利福尼亚河流可以找到黄金的消息早就传到了中国。但是中国人已经和加利福尼亚是用什么联系渠道呢?原来(同①),“1848年二月,也就是加州发现金矿消息传出的第二个月,两名中国男子及一名女子乘坐美国鹰号 (American Eagle) 海轮,从广州(Canton) 横渡大洋抵达加州的三藩市,成为最早登陆并留居在“金山” 的华裔移民。”因为大量华人涌入,华人将这个淘金之地叫“金山”,为区别于澳大利亚新发现的金矿引起的淘金热,遂称旧金山。

     美国城市的中文翻译,几乎都是音译,唯独San Francisco没有英译,不只是华人称San Francisco为旧金山,就是美国人也会说中文“旧金山”。可见淘金的华人之多,影响之大。在那时,乘积在小河里的沙金,是很容易被发现的。很多人很快就变成富翁。又把消息传回中国,有勇气的华人,只要偷渡到港澳,就脱离了皇朝的辖区,可以到加利福尼亚。

    其实,华人不止是来加州淘金,也是来寻求知识的。比如容闳,“他是一个为了使中国现代化(而不是为了淘金)而来到美国来寻求知识的许多中国留学生中的第一个。”最初两年到美国的华人,大多数是商人和技工。这就是美国华人移民的先驱。

     值得令人敬佩的是,陈依范不只是写华人到美国的原因,也写了欧美人到美国的原 因。他说,在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和中国南部,都处于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困境中,而美国被认为是一个充满自由,可以发展的地方,从英国来的移民,大多是为了逃避英国的暴君的苛政,并非只是寻求宗教信仰的自由。他们的摆脱饥饿和苛政的愿望,是更为强烈的。

     我们读历史,会从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种对历史和人性的深层分析,获益匪浅。那时的中国人为了摆脱封建专制的统治,逃出家园,成为皇朝的“叛逆者”,他们后来却成为真正的叛逆者,“他们把民主的革命意识传到中国,支持国内的革命家努力建设一个能够保护他们国内外权益和实行现代民主制度的中国政府,他们的行动,终于推翻了满清政府。“

     历史在前进,什么是”现代民主制度”?”现代民主制度“是否适合当今的中国?我们可以从陈依范和他的这本书里得到一些启示的。

最近博文: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露得' 的评论 : 谢谢!我是要写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现在网络发达,看一本书可以即刻参考很多与之有关的信息,帮助自己比较和取舍。
露得 发表评论于
涨知识了!写得好用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