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科尼茨(Konjic)经过高速直达萨拉热窝,只需要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LG问我和儿子,为了卢克米尔(Lukomir),我们绕了这么一大圈,值吗?我想了一下,值!
前一篇文章登出以后,有不少朋友留言,觉得我们太冒险。但旅行相对于旅游,最大的吸引力,不就在于它存在着不可知吗?如果一切风险都消化于无形,那我们上路的目的就只剩下打卡了。
我们的酒店就在老城中心,登记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走出门去。
萨拉热窝(Sarajevo)既是波黑这个国家的首都,也是波黑下面波黑联邦的首都。它始建于1263年,历史上曾数易其手。
萨拉热窝这个名字,得自于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入侵期间,在土耳其语中,萨拉热窝意思是"苏丹总督的宫殿"。在帝国的鼎盛时期,萨拉热窝是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仅次于伊斯坦布尔的第二大都市。
我们酒店所在的老城区就是当时的市中心,走在狭窄而热闹的街上,满眼是浓浓的伊斯兰味道。
巴什察尔希亚(Baš?aršija),是萨拉热窝自十五世纪以来热闹了几百年的贸易区,主要以手工业制品为主,据说鼎盛时期,这儿曾汇聚了80多个不同的行当。
走过这间小店,我惊奇地发现店门口用中文写着"欢迎中国同志”。原来这儿就是当时电影的一个取景地。店主人的父亲当年还曾经在电影里做过群众演员,本色出演铜匠。
我们进门以后,店老板高兴地拿出录像带,给我们播放他父亲在电影里出现的片段。刹那间,时间仿佛倒流。
格兹·胡色雷·贝格清真寺(Gazi Husrev-beg Mosque)是其中最古老的,建于1531年。
它是波黑地区最大的清真寺。
伊斯兰教最初是阿拉伯人的宗教,诞生于7世纪初叶的阿拉伯半岛,其后仅短短数十年时间,阿拉伯人便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迅速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且向外扩张,建立了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使伊斯兰教变为世界性宗教。
相比之下,基督教在公元33年左右,由耶稣创立,却经过了300多年的时间,在经过了几代罗马皇帝的镇压,修正,再镇压,再修正,最终才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为何伊斯兰教传播速度远超过基督教,这点让我很困惑。
一般来说,清真寺是禁止非穆斯林进入的。但在巴尔干的那些日子,所有我们经过的城市的清真寺,都对非穆斯林开放,只是规定女士必须穿戴头巾,才可入内。
清真寺内部粗看起来,非常简朴,但是其中却很有讲究。
入口处正对面是所谓的礼拜墙(qiblah wall),自从624年穆罕默德本人亲自确定,穆斯林礼拜必须朝向麦加的克尔白后,所有清真寺的礼拜墙都朝向了同一方向。
拜向龛(Mihrab)是设于礼拜墙正中的半圆形龛,穆斯林礼拜时便面向拜向龛。跟传统宗教的神龛不同的是,伊斯兰教义禁止崇拜偶像,因此拜向龛并没有人像图画或雕塑。
河水不深,跨越其上的这座石桥叫拉丁桥(Latin Bridge)。这座桥有大约200多年的历史,3个桥墩,4个桥孔,看桥墩的形状,就知道是典型的奥斯曼风格,但它出名之处不在于此。
这座摩尔式风格的建筑,是老市政厅,它是萨拉热窝现存为数不多的奥匈帝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也是费迪南大公遇刺前视察经过的最后一座萨市的地标性建筑。1914年6月28日上午,在前往市政厅的路上,大公夫妇的车队遭遇了第一次手榴弹的袭击,但幸运的是大公夫妇没有受伤。
在市政厅接受完欢迎仪式后,大公临时改变预定行程,决定要到医院探视一名受轻伤的副官,但随从人员忘了通知领头车队。大公的敞蓬礼车在前往拉丁桥时,于街角停下,准备倒车,普林西普从路边跳出,在距离斐迪南王储夫妇不到两米的距离用手枪向两人各射出一发子弹,行凶后普林西普服下氰化物企图自杀,但因为药物过期而失败,手枪被打落地后被逮捕,而斐迪南大公夫妇则双双送医不治身亡。
此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至此,揭开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普林西普最后也死于狱中。
但凡有桥,就有锁。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南来北往的游人,如果双双成对,多半只要看到桥,就想到锁。为了表示爱情的忠贞,很多人把锁挂在桥上,然后把钥匙扔进河中。以至于很多城市隔一段时间,就必须强行把这些锁取下。因为挂的锁实在太多了,无端增加了桥的负重。
什么时候能再出现一个传统就好了:每当恋人分手,必须去挂锁的地方取下自己挂上去的锁,否则分手不算。
我站在这条分界线上,身后清真寺,宣礼塔林立;眼前不远处,天主教和东正教堂的十字架却在点缀着天际线。
萨拉热窝真的是一座奇妙的城市,多种文化相辉映于此,却又如此的泾渭分明。
圣心主教座堂(Sacred Heart Cathedral),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最大的天主教堂
沿着西城的主干道走不多远,就是一个让人非常揪心的地方:纪念萨拉热窝被害儿童广场。
波黑内战爆发后,萨拉热窝从1992年4月5日至1996年2月29日遭到塞族武装围困,被围困时间长达1425天,萨拉热窝围城战役时间超过斯大林格勒战役三倍,比列宁格勒围城战还要长一年之久,是现代战争史上最长的围城战。
在这次长达3年多的围城战中,共有5000多平民被杀,被证实杀害的儿童有521名,还有500多名有待核实。
上面的孩子,很多都和儿子的岁数相仿。20多年前,儿子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20多年后,儿子站在了这里,而二十多年前的那些孩子,却永远站在遥远的过去。
巴尔干之旅,我陆陆续续写了10几篇,有朋友问我,在这些走过的大城小镇里面,我最喜欢的是哪一个。这个问题我可能要想很久才能回答,因为让我流连的地方太多了,但是让我感觉特别沉重,特别悲伤的却只有一个:萨拉热窝。
走在萨拉热窝的大街上,我想起拿破仑说的一句话:"如果世界上只有一座首都,那一定是伊斯坦布尔”,左手红茶,右手咖啡, 罗马帝国的辉煌交映着拜占庭的美。
在我看来,如果只有两座首都,那么第二座一定是萨拉热窝。九次赴欧,我走过欧陆许多地方,但不曾见到还有哪个城市,能够让天主教、伊斯兰教和东正教如此和谐地存在于同一片天空下。
大门装饰着大卫之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萨拉热窝约有12000名犹太人,当时他们甚至有用自己语言印刷的报纸。经过希特勒大屠杀以后,萨拉热窝的犹太人大为减少,现在全城犹太人不到2000人。犹太会堂也相应大为缩减,现在这栋摩尔风格的大楼,一楼已经改建成社区中心,只保留二楼作为犹太教祈祷的场所。
波黑地区的犹太人的祖先大多数来自于西班牙。西班牙双王共治时期(费尔南多和伊萨贝拉,参见我的西班牙游记--《2017西班牙之旅(八):安达卢西亚的最后一瞥)的1492年,没有自愿皈依天主教的犹太人要么被驱逐出境、要么被杀害或强行皈依。
奥斯曼帝国的苏丹巴耶济德二世(Sultan Bayezid II)邀请流离失所的西班牙裔犹太人到巴尔干半岛定居,允许他们维持自己的宗教和习俗。许多人选择搬到奥斯曼帝国,有些人则搬到北非、荷兰和美洲。前者很多人就在巴尔干半岛的波黑地区定居下来,他们就是当今萨拉热窝犹太人的祖先。
萨拉热窝犹太人祈祷时用的是一种特别的语言。500多年前,犹太人离开西班牙时,身无分文,唯一带走的是他们的语言。几百年来,这种语言保持了中世纪西班牙语的结构,听起来带有某种拉丁美洲口音。这种犹太风格的古西班牙语,又叫着拉迪诺语(Judaeo)。
非常可惜的是,现在说这种语言的人越来越少了。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世界上有6000种濒临灭绝的语言,拉迪诺语是其中一种。
相聚于萨拉热窝的四大宗教,从本质上来说,天主教和东正教都来自于耶稣创立的基督教。但其实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也是系出同源的。
犹太教最为古老,是犹太民族的民族宗教,是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本源;基督教是从犹太教的一个“异端”派别发展而来,起初所有的基督徒都是犹太人(耶稣也是犹太人),后来才将传教重点转为“非犹太人”;伊斯兰教是在吸收犹太教、基督教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他们尊奉亚伯拉罕、摩西、耶稣、默罕默德等为先知,只是默罕默德是上帝最后一位使者。
这也是为什么三教都宣称耶路撒冷是他们的圣地,因为犹太教的昔日圣殿和哭墙在那儿;基督教的耶稣在那儿受难、埋葬、复活、升天;而伊斯兰教的先知穆罕默德也是在那儿夜行登霄,在天堂见到了摩西,见到了真主。。
再次经过拉丁桥,不禁想起2公里外的萨拉热窝的另一座桥--Vrbanja桥,那儿曾经发生的“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故事"。
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Admira和Bosko,原本只是萨拉热窝普通平凡但幸福的一对小情侣。他们一个来自穆族,一个来自塞族。从网络找来的照片可以看出,这对俊男靓女非常相爱。
美国记者Mark H. Milstein当时正好在附近避难,目睹到这对情侣倒下的一刻,他拍下了照片,这张照片后来被世界多家媒体转载。
莎士比亚的剧本《罗密欧与朱丽叶》几百年来感动了无数人,但那是虚构的,但萨拉热窝的“罗密欧和朱丽叶”却是令人心碎的真实。
以此为灵感,日本歌手中岛美雪写了一首歌《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后还被郑秀文翻唱。
瑞典作曲家 Stefan Johnsson 写了一首《Two Young Lovers on a Bridge》,我也就以此作为本文的配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