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鸳鸯

职业: 外科医生 业余爱好: 旅游, 文学, 京剧, 工作之余喜欢写些怀旧散文, 随笔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无论古今中外,桥似乎总与男女的爱情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天上的鹊桥,远古的蓝桥,西湖的断桥,梁祝的草桥,还有因了那首沈园而赚得年轻人眼泪的那座春波桥(此桥除与陆游有关外,也有说因贺知章“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而名之,但我还是宁愿它与陆游唐琬有关),甚至丰都的奈何桥(据说亦有奈何桥上等三年约定的爱情传说)。各地关于桥的爱情故事则比比皆是,前几年去浙江庆原看廊桥,其中亦有不少与桥有关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国外关于桥的爱情故事很多,我去过国外的桥并不多,留下印象的也就那么几座,佛罗伦萨的旧桥,据说与但丁和一个名叫门特丽思的姑娘有关,虽说以悲剧告终。英国泰睛晤士河上那座滑铁卢大桥,它建于1817年,通车时正值英国在滑铁卢战役中大胜拿破仑两周年,遂得此名。此桥因电影 “魂断蓝桥”让它名闻暇迩;威尼斯那座叹息桥令人真的叹息不置。还有“廊桥遗梦”中那座麦迪逊桥演绎了罗伯特与弗朗西斯卡的缠绵绯恻的爱情故事。有关桥的爱情诗词则俯拾皆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现代诗人徐志摩那首“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为世人所喜爱经久不衰。“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我很怀疑是卞之琳为怀念九如巷里张家那位多才多艺的张四小姐所写,虽然相隔了那么多年。这些桥及与桥有关的故事传说、诗词,虽然历史久远却仍流传甚广,当然其中不少只是寄托了人们对爱情的美好愿望与憧憬,不过人们宁愿相信他们确实存在过。下面我想讲一个也是有关桥的爱情故事,不过这桥并不出名,男女主角更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然而这并非仅仅是故事,因为它确实存在过。

       我的故乡是江南水乡那种常见的普通小镇,水乡当然离不开水,于是也有了架在桥上大大小小的桥,我说的这桥在故乡的桥中实在也排不上号,它不过是架在小河上的一座小石桥而巳。童年时我还多次从桥上走过,那是一座有一个圆拱的小石桥,桥的两端是青石铺的石级,桥的两边河岸上种满了柳树和桃树,每到春暖花开之际,桃红柳绿很是好看,春天出外踏青的人们喜欢站在这小小的桥上眺望河两岸美丽的景色,还有小河尽头的那个小山头,这其中就有他俩的身影。牵丝攀籐的算起来,他们两家应该都是我家的亲戚,所以他们两家自然也算是老亲了。这男孩子自小聪明伶俐,长大后更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女的也是玉容妩媚,花貌幽妍。两家因是亲戚,所以从小就相与过往,两人从上小学开始,就同来同去,因两人上学都要走过那座小石桥,所以每天都是一起走过桥,每逢下雨下雪或刮风天气,男孩子更是似大哥哥一般搀扶着女孩子过桥,年复一年。小学毕业后,两人又同时去城里中学继续学业。初中毕业后,由于当年我故乡尚未开设高中,女孩子就没有再继续读书;男孩子因从小得其父作画的家传,也喜欢画画,初中毕业后就去上海读了美术专科学校。每到放假回来 ,两人总是耳鬓厮磨待在一起,女孩子还跟着男孩子学画。他俩对时常相携走过的那座小石桥情有独钟,常在桥畔留连往返,并且画了不少桥边的风景,还有桥上两人的倩影。两人陶醉在大自然的旑旎风光中,若是一直能这样下去,一对青年人肯定会在这宁静的故乡结婚生子,过着平淡而幸福的生活。可惜两人的美好愿望不久就被芦沟桥上的炮声打破了,男的与当年那一代的热血青年一样,不久就中断了他的学业,投笔从戎参加到抗日队伍中,临出发前,他穿了一身笔挺的军装来与心爱的人告 别,两人相约等到抗战胜利就结婚成家。送别那天,两人站在桥上,望着桥下滟滟碧波中的倒影,虽然有些伤感,但好男儿志在四方,只能暂时把儿女情长暂时搁在一边。他叫她站在桥上,为她画了一幅画,画上的她,还有远远的小山,岸边的柳树,桃树,桥下的涓涓流水,画好后,还题上了“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当时谁也没料到这幅画竟是他留给她的最后的纪念了,因为此后他再也不能为她作画了,当然此时两人无论如何不会想到这就是他俩的永别。

      南京失守后不久,我 的故乡也沦陷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在那兵荒马乱的年月,她的父母怕当兵的他不知何年何月方能回来,何况双方家长没有订下婚约,所以就托她的姑母作媒,她听说了后,说什么也不肯,并表示除了他什么人也不嫁,当即还把头发剪去,要去当姑子,父母见她这样,从安全角度考虑也就同意她暂时去当尼姑。好在我有个孀居的堂姑姑,因无儿无女,丈夫过世后看破红尘,就用夫家留下的财产建了一座家庵,每天在庵内吃斋念佛。一听说这远房侄女要出家,就劝她说在她庵里与她作个伴是可以的,但还是不要落发出家了。经劝说无效,最后还是拗不过她,只得为她削了头发,每天与青灯古佛相伴。其间也曾接到过他的来信,只知他戎马倥偬,还寄了一张他身穿少校军服的照片,照片的背景还有铁丝网,估计拍摄于战场上,看上去很是威武,英气逼人,但此后就再没有接到他的来信了。抗战接近胜利了,他辗转托人捎回来一封信,信中充滿了乐观情绪,说战争快结束,胜利在望,两个有情人终于要成眷属了。她也听从了姑姑的劝导,开始把头发留起来。自从他当兵去后,每当月白风清的晚上,她总会久久佇立于桥头,就像当年两人一起依偎在桥上望着桥下水中的月亮,怀念着远方的他。

      日本投降了,故乡也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她更是一改往常的愁苦,等待着心爱的人早点儿回来。然而人生真的不如意事常八九,能与人说 只二三。有一天,她与他中学的一位女同学突然来到她家,这位不速之客带来了一个噩耗,她这么多年朝思暮想的人儿居然就在胜利即将到来之际不幸阵亡了。这位同学告诉她,战争开始后,她也参军当了一名看护,就在不久以前,她所在的战地医院有一天送来了一个年轻的军官,当时只见他头上血沫模糊,巳经陷入深度昏迷,因伤势沉重,所以医院安排她当特别看护。几天下来,病情毫无好转,但有时在他的呓语中可以听到他在呼唤着一个人的名字,经过她仔细辨别,原来他呼叫的竟然是她的同学的名字,她又仔仔细细观察伤者的面容,确信他就是那位中学里的同学,她也知道他们俩是青梅竹马的一对情侣。虽然有她的悉心照料,可惜死神还是夺去了他年轻的生命,而且是在胜利即将到来的前夜。在整理他遗物时,在他军装的上衣口袋里发现一封没有寄出的信,这信应该是很久以前在一次激烈的鏖战前写的,一看就是写给远方爱人的,大意是由于战争残酷,不知是否能等到胜利的那天,一旦他在战斗中牺牲,请她别难过,要安排好自己的未来,若忘不了他,可以常去两人曾经并肩走过多年的那条小石桥上,那么他就会看到她了。不过他还是对能等到胜利的一天充满了希望与信心。信中还有一纸遗嘱,若是他等不到胜利的那天,希望能为他在故乡的小石桥旁为他建一座坟,那么他就可以看到桥上的她了。那位女同学又告诉她,因为战争中牺牲的人很多,一般都是就地掩埋了,她除了带来信与遗书外,还带来了他的那件军装,那上面还有他的血迹。

      这晴天霹雳一下把她打闷了,一連三天,她不吃不喝,也不说话。就在三天后的深夜,她从那座小石桥上纵身一跳,因为是深夜,也无人发现,第二天家人发现她留下的遗书,方着急的赶往石桥,却只能打捞上了她的遗体。按照她的遗愿,家人把她安葬在桥堍,与她爱人的衣冠冢隔河相望,遗书中又交待把他的那张照片以及两人分别时他画的那幅题着“两情若是久长时,岂在朝朝暮暮”的画让她一起带去。

       这段凄涼的往事我是听上辈的人说的,故事发生时我还只有二、三岁吧,待我长大些后,常走过那座小小的石桥,于是也听说了这陈年往事。几十年的岁月没有磨掉我当年的记忆,如今还记得那条小石桥的模样,那青石的桥面与一级级台阶由于走的人多了,光滑得如同镜面,桥两岸还有两个坟堆。待到我长大稍稍懂事的时候,巳经解放了。土改时他家被划为地主,而他又是国民党反动军官,于是理所当然地把他的坟墓刨了;她的坟墓,也在文革中作为封建的残渣余孽被夷为平地。至于他俩那段未了的姻缘,因为历次的政治运动使家族中人也噤若寒蝉了。最后就只剩下了那座小石桥,似乎在向人们默默地诉说着当年桥上曾经发生的悲欢离合的往事。不过前几年故乡为开发旅游,原来的那条小河连同周围的一大片土地挖了一个很大的人工湖,湖边也种上了桃树与杨柳,每当春天来临,游人纷至沓来,看着那桃红柳绿赏心悦目的一派好景致,有谁会知道七十多年前发生的那个故事呢!

       有一年,我与几位喜欢舞文弄墨的朋友在一起聊天,我说起了这个童年时得知的故事,有位朋友希望我把它写下来,不过他说故事的结局不好,建议我把它改写成一个大团圆的结局。我想了想说,古今中外有关桥的爱情故事好多结局都不是美满的,我还是尊重事实吧,他们是小人物,巳经没能留下他们的姓名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人曾说,“人世几回伤往事 ,山形依旧枕寒流”,只可惜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又道是“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就让他们留在我们家人永远的记忆中吧!

 

枕寒流 发表评论于
真是引人唏嘘的忠贞爱情啊!感谢分享。
dong140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经历过日本占领的父母那辈人常说,宁做平时犬,不做乱世人
剑门奇石 发表评论于
回复 'oldnash' 的评论 : 谢谢
oldnash 发表评论于
应该是“架在河上“ 而不是”架在桥上“ 大大小小桥。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