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故事是芥川最有名的一篇,虽然在初发表时并未引起太多重视。而如今,即使不知道芥川、没读过这篇小说的中国人,肯定也听说过“罗生门”这三个字。罗生门在中文里已成了一个流行语,被赋予了“各说各话,真相不明”的含义。
需要澄清的是,罗生门的这个词义是由电影《罗生门》引申而来。然而,其“各说各话,真相不明”之义却来自于芥川的另一名篇《竹林下》, 因为电影《罗生门》将芥川的两个短篇《罗生门》和《竹林下》合而为一, 罗生门在电影中不过提供了个场景,电影的内容其实出自《竹林下》。
说回《罗生门》这篇小说。罗生门是日本京都平安京中央通往南北的朱雀大道上南端的城门。一个下着大雨的黄昏,一名遭主人辞退的家将在罗生门下避雨。雨不停地下,家将心烦地想着明日的生计,“穷途末路时,只想要摆脱困厄,哪里还顾得上选择手段?”要从无办法中寻找办法,便只好不择手段。但是,此时的家将还只是想想而已,“对于无奈之中沦为盗匪,他还缺乏勇气。”
待他爬上楼,看到死人堆里,一个老太婆在拔死人头发。一开始,他对老太婆是憎恨的、反感的,觉得“揪拨死人头发是无法容忍的一种邪恶”,此时的他忘了自己刚才还想过当强盗,一心想着主持正义呢。
然而听老太婆说揪下死人头发只是为了做假发,这么平凡的回答让家将再次生出憎恶之感。何以如此?难道是因为答案太平凡,令他无法施展正义?而老太婆的辩解将家将彻底推向了正义的反面。她说,这个死去的女人生前也不是什么好人,将蛇肉当鱼干卖。不过,老太婆也说,她并不认为那种欺骗有什么对,“那也是没有办法呀,总比饿死好吧。”这也算在为她自己辩解。恶人总能为做恶找到借口,甚至打着正义的幌子,这样恶人就不需承担作恶的后果。
家将听了这番说辞,最后的一点道德正义也褪去了,他“心中鼓起了勇气”,是开始没有的当强盗的勇气。他不再为饿死还是当强盗的两难选择烦恼了。为了不饿死,为了自己的活路,他毫不犹豫地剥下老太婆身上的衣服,离开罗生门,跃入黑暗中,不知去向……
这故事像个寓言,表达的是人的利已主义。人在涉及到自身利益时,便顾不上仁义道德或他人的生死,此乃人性之恶。芥川将人心变化从犹疑到作恶一步步写来,看得人心惊。家将独处时尚无法决心作恶去当强盗,反而老太婆一句话,便坚定了决心。何以如此?难道是群体为恶让他有了依托?初见老妪拔头发时,家将抽出刀,貌似正义,貌似对恶的愤怒,其实恐怕也是欺凌弱小。老太婆觉得卖蛇女生前不是什么好人,故而觉得拔她的头发无所谓;家将厌恶老太婆的行为,所以觉得扒其衣着也没什么;每一个对恶的厌恶(貌似正义)结果又演化为新“恶”。
古人有云: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竟是这个故事的最好注解。为了自己活下去,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道德仁义已没有办法约束个体的行为。从死去的女人到拔头发的老妪再到想做强盗的家将, 每一个人的恶都被自己或被他人原谅,因为这样做也是没有办法,不然要饿死。我们不也听说过,为了活下去,人吃人的故事吗?我们其实都知道人性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变得肮脏污浊,再想下去,我竟没办法去谴责家将,我无法想象自己处于困境时会是如何想如何做。然而,难道我们因此就可以沉沦吗?有了借口,我们就可以肆意作恶吗?人的内心是脆弱的,无论多么强大的道德、宗教,在人的本性之下都会瓦解吗?所以我们才需要外部的制约吗?如果没有外界的约束,这个世界会不会是个人间地狱?……
通篇读下来,只有丑与恶。芥川探求人性,揭露人性之恶,并非投机取巧,赚人眼球,实是他对人性善的渴求,1914年1月21日他给同学恒藤恭的信中写道:“我觉得善恶并不相反,而是相承……波德莱尔的散文诗,最令人感动的,不是对恶的赞美,而是他对善的憧憬……”
波莱德尔说过:“善并不等于美,美同样存在于恶与丑之中。”以前一直不解,读了此篇,似有所悟。
补充:这个故事颇有哥特味道。从芥川的书信散文看,他读了不少波德莱尔、爱伦•坡的作品,受其影响也并非不可能。故事里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生动形象地配合了这个主题。大雨中的黄昏、破旧腐朽的罗生门、散发恶臭的死人堆、矮瘦的白发老妪在拔死人头发!请想象一下故事结尾的画面:仿佛死人一般、浑身赤裸的老妪从死人堆中爬起,她在火光中爬至楼梯口,白发倒悬在楼梯旁,望着罗生门下黑洞洞的夜。
很可怖也很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