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故事是这样的:“我”是一位中四学生(相当于高一?)。学校组织旅行,需要一大早赶到火车站集合。在路上,“我”遇到了同一小学毕业,现在又同一中学的同学能势五十雄。注意,作者先在这儿埋下伏笔。接着介绍能势其人,成绩不是太好但也不差,却有点小聪明,接着列举了一系列诸如吟诗、落语、讲谈、模仿、魔术……能势样样都会一点,接着更进一层,说到他最会模仿,“那动作、表情,一举一动,独有其趣,让人笑破肚皮。”作者最后不忘补一句,“不过,虽然我们互有往来,却谈不上是密友。”是老同学,但不是密友。这种特殊的关系将在后文中得以体现,暂且不表。
上述为作者的概括介绍,接着借两人在电车上的对话,直接展现能势的为人。上课迟到,对老师的责怪不以为意,给老师取外号。
在候车室里同学们大声喧哗。看看芥川如何描绘中学生或者少年人的。“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称都不愿意说‘我’,喜欢自称‘老子’。于是,从‘老子们’的嘴里接连不断地吐了对这次旅行的设想,对同学的评判,对老师冷嘲热讽。”当大家开始嘲笑候车室里一名工匠的破鞋子后,“我们一个个都洋洋得意,开始对候车室里的人们评头论足。那种狂妄傲慢、讽刺挖苦的语言只有东京的中学生们才说得出来。”果然芥川的小说写的是人性之恶,这篇同样写的是人性恶,是少年之恶,是与生俱来的恶。
这群学生笑完这个笑那个,最后变成能势一个人在说别人的坏话,因为“能势的语言最尖酸刻薄,也最诙谐可笑。”这时候,大伙的视野里出现了一个可笑而奇怪的人。芥川仔细地描写了他的模样。“那个男人穿著一件黑紫色的西装,下半身是灰色粗条纹的长裤,包裹著一双瘦巴巴像体操时用的球竿的脚。头上戴著一顶老式的黑色宽檐呢帽,呢帽下露出斑白头发,看来是个年纪已过半百的男人。不过,他脖子上缠著一条黑白方格花纹的围巾,腋下夹著一根鞭条般的紫竹长杖。”
这个人简直就像从讽刺漫画中剪下来,放到候车室的人流里似的。而这个人,“我一眼看去,尽管是侧面,也知道是能势的父亲。”而其他同学都不知道,为什么?因为前面作者已有铺垫,“我”与能势是多年的老同学。大家让能势形容取笑一下这个滑稽的家伙。能势便说,“那家伙吗?那家伙是伦敦乞丐。”因为据说伦敦乞丐都是西装格履的。大家哈哈大笑。有一个同学更是模仿能势父亲掏怀表看时间的动作,取笑他。
“我”此时没有勇气看一眼能势的表情。是啊,“我”都能从背影看出那是能势的父亲,能势岂会不知?是什么心理让他当着众人取笑自己的父亲呢?
在候车室人来人往,只有“我”,在昏暗的空间里,不动声色地偷看这“伦敦乞丐”。芥川此时突然将镜头拉开,退后,瞬间整个场景由具象退到抽象:
“能势的父亲恰好罩在那一柱阳光里。周围的一切都在动,无论我们论视线所及之处,或视线所不及之处,都在动。这运动无声无息,如烟雾笼罩着巨大的建筑。但是,只有能势的父亲一动不动。这位与现代无缘的老人,身穿与现代无缘的西服,在眼花缭乱的动态人群洪流中,超越现代。黑色礼帽戴在后脑勺,拴着紫色绦带的怀表放在右手掌上,依然如气筒般伫立在火车时刻表前……”
芥川将电影一般的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仿佛身临其境,目睹了那些嘻嘻哈哈的孩子,那个一无所知的父亲,还有能势,还有“我”。
这就是小说的高潮了。然后,芥川用两段简短的文字收尾全篇。一是,“我”不动声色地问过能势,原来他父亲那天出现在候车室,是想在上班路上来看一眼儿子和同学们去旅行的情景,不过事先没告诉能势。父母之爱就是这样的深沉。想到我的母亲,我参加工作后,她一定要去我单位看看,我住的宿舍也要看看,仿佛才放心。而我呢,在同事面前也觉得挺不好意思的。
最后一段,能势中学毕业不久即因肺结核不治身亡。“我”致悼词时说,“你素日孝敬父母。”全文到此嘎然而止。不得不佩服芥川深谙短篇小说之神妙。从写作技巧上看,这句话收得相当出彩,引出读者无限遐想,能势到底当时认没认出是父亲呢?他为什么要嘲笑自己的父亲呢?他心里怎么想的?他真是孝子吗?“我”这么说是讥讽能势吗?多少问题留待读者自己解决。
我的理解是:能势也认出了父亲,但少年人爱面子的心态大过一切,他怕被同学笑话有这么一个寒酸可笑的父亲,因此装作不认识,继续取笑,以保全自己。他自己是那么会取笑他人的人,他可不想被人取笑。这算不算利已主义?这群取笑他人的中学生,是少年这个群体的恶。芥川写能势中学毕业即死去,是想说少年之恶以能势之死而终止,所以才有日后为人之父的伟大父爱吗?
“我”在悼词中加上的那一句:“你素日孝敬父母……”不是在讽刺能势。而是“我”在替能势向父亲说对不起。小说中的“我” 似是这群少年的良心,在最后,代能势向父亲表达歉意。
读完芥川这一篇,很难不想起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不拿来作比较。同样都是写父爱,朱自清的《背影》正面入手,详细描写父亲如何笨拙地爬过铁路去给儿子买桔子,儿子又如何地感激领悟到父爱珍惜这份父爱。但芥川于如何体现父爱未过多着墨,文中的父亲对此一无所知,完全像个局外人。他仅落笔于当儿子的如何取笑父亲,但读者完全能从侧面体会到父爱。
需要补充的是,后来我在读芥川书信时,读到他向友人解释这篇文章的一段话,摘抄如下:
《父亲》在最初有某种事实的时候,我也如你所说的那样,受到感动。把这种感动硬说成moralisch(道德),这是写作时候的心情与当事人的存在所左右的结果。我至今仍然讨厌那种不自然地夸张的道德性感动,决心以后再也不会出这样的事。(1916年6月7日致恒藤恭)
后来芥川似科真的再没有写过这种温情的小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