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介绍的第四本书也是我在后殖民主义小说学习中接触到的,一位海地女作家写的寻根小说。名字我一时记不起。书从一位12岁的海地女孩眼里看世界,当时她在老家由祖母和姨妈看护,条件艰苦但有爱幸福成长着。有天她妈妈(离乡多年在美打拼)寄来了飞机票,要她去美国团聚。她在新环境下生活成长,总是和周遭不和谐,后回到海地后找到滋养她的文化,获得新生的勇气
女孩不舍中迷糊地来到纽约,她只见过照片里的妈妈听过妈妈在录音带带里的声音。她妈妈人还挺好看,待她也很好,想尽一切办法让她学习,让她学着做个美国人。她妈妈多年单身,经常做恶梦大叫,女孩就陪妈妈熬到天明。她妈妈在老人院做护工,经常在病人家守夜挣外快。妈妈希望她努力学习做个医生。她在学校社区遇到很多欺负但都忍了。因为妈妈已经活得辛苦。唯一不能忍的是她妈妈因被强奸生的她,就特别在意她的处女圣洁,经常不顾她的感受检查她的私处。她为此很痛苦。
她十七岁时结识邻居-一个老黑人爵士乐手,身心受到慰藉。后因与老乐手交往她与妈妈决裂,搬出家开始婚姻生活。但身心的破碎使她经常噩梦呕吐,甚至有孩子后也心神不安。直到她返回海地探祖母姨妈,亲情乡情慰藉下,她释怀自己出生不洁的情绪(那强奸害妈妈长年噩梦不觉),她才决计回美跟妈妈和解。她探望时妈妈已剖腹自杀身亡,只赶上了葬礼。她望着怀中的婴儿,盼望她的女儿能过一个正常有爱的人生。
我读过原文前几章。后面都是用·SPARKNOTE查的(因定的书邮寄丢失)。我后来补读时,最大的感觉就是摘抄读不出“韵味”。原文作者遣词造句有其特点,深怀感情的描景营造了气氛,细节上交代的传说民俗都是与主题有关的。二是每个人幼时母国的文化,哪怕是村妇吟唱的歌谣,村人祭奠敬拜的神灵,传说的故事与应用的俗语规矩,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是极其重要的。像那12岁的海地小姑娘,要不是拥有童年家乡亲人给的爱和乡土教育,她没法在异国他乡立足,心灵不够强大就会被压死。原有文化的精神滋养使她活下来(从小女孩到成年),而返国寻找身份认同和定位,也使她走出旧的梦魇,重获新生。
我记得中国有句老话“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虽然我看书感受到海地政局的混乱,经济的破碎,民间传统的保守陈旧,传说故事的新异跳跃,但我深深体会到这些是海地人的根,没有原生文化的人是无根的人,丢了原生文化的人是失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