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明崇祯思陵

明崇祯皇帝

寻访明崇祯思陵

    卜一

        明十三陵是北京最著名的古迹之一。 一九七零年代我第一次去北京,就慕名前去游览过。 此后的二、三十年又多次重访。加之多年在北京工作,亲戚、同事来访频繁,陪他们揽胜,十三陵已看腻了。说是参观「十三」陵,实际上十三陵中只开放了「一个半」陵,即已开放地宫的神宗万历皇帝的定陵,和只开放了地面楼阁的成祖永乐皇帝的长陵。 其他包括明末代皇帝崇祯的思陵在内的十一个皇陵,都已残破不堪,埋没荒野,无径可至。  每次到十三陵,我总是打听崇祯思陵的去处,居然无人知晓;在北京也问了许多人,我所认识的人也从来没人去过,令人不禁有「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之感。 但怅然之余,我也并未死心。

明十三陵

明定陵

定陵地宫

长陵

与老马同志前往探寻崇祯思陵

        初夏之际,周末暇余,由师傅老马同志驾车,我俩一道前往十三陵,探寻思陵。 一路沿京昌(北京到昌平)高速公路北上。 三、四百年前李自成大军正是沿此路线浩浩荡荡由昌平南下打进北京,逼得崇祯吊死煤山(今景山),明朝最终灭亡。 今昔巨变,令人感叹。 约半小时,已遥见李自成雄姿策马南下的铜像,昌平十三陵到了。 

    李自成雄姿策马南下的铜像

       见到陵园示意图显示思陵位于十三陵西南 驱车前往,一片荒野乱径,下车问路,答案总是「不知」,或「找那个什麽? 」。  徘徊了半个小时,还是老马机灵,找到了一位老者问明方位。 遵循其指导,找到了一个破旧的小村落。 村上的人说思陵就在村后,有条小径能够通到那里,但很少有外人去过,不知车子能否过得去。

荒径乱草里名车猛钻,忽见王承恩墓,找到了思陵 

       我们穿过村落,果然看到一条荒芜小路,杂草丛生,已有尺许高。 老马胆大心细,不惜其奔驰名车,且行、且退、向前摸索。  突然,见到路旁草丛中有一个大墓碑,上书「王承恩墓」。 哎呀! 这不是当年崇祯吊死时,身旁仅剩下的王太监吗? 崇祯上吊后,他也就近上吊,随主子去了九泉。 看来这几百年来,王先生还是孤零零地守护着崇祯。 显然思陵近了!  果然,行车顷刻,见到一圈围墙,我们找到思陵了!

王承恩之墓

        围墙约有两米半高,墙外有一石碑,上书「庄烈愍皇帝之陵」。 见一木门紧闭,推敲均不得入。 既来之,总得瞧个究竟,于是我由老马扶持,攀爬上墙,向内张望,只见园内杂草丛生,又有许多蔬菜夹种其中,有一排石雕的祭台,远处有一阁台,上有一个大石碑。 石碑后青松老树下有堆土丘,想来必是崇桢寝陵所在了。

       石碑上书「庄烈愍皇帝之陵」

思陵四周环丘,风景可谓幽雅,只可惜北面后背山峦参差不齐。 此处如做百姓常人陵园,尚可谓富贵有余,但若安葬天子,则必气数已尽,子孙难保。

      园中还有一间小破屋。 我观察入神,还不忘向「足下」墙脚的老马通报所见。  忽然,小破屋内冲出一个老人,盛怒大吼:「干什麽? 想偷东西! 」我在墙头处变不惊,心想谁会跑到这破山窝来偷你的大白菜,但很镇定地对他说:「我们远道而来,绝无恶意,只是久慕崇祯旧事,特来寻访。 」老人一听,突然脸色一亮,竟开了小门,和颜悦色地说:「请进来吧! 」我与老马遂入得陵园。

闷惨的守陵老人遇知音

        老人请我们进小屋稍坐,还给我们送上茶水! 看来老头在这里是闷惨了,今天总算是遇到了知音。 老头蓝衣蓝裤,犹为文革时期装束,颇有桃花源记中「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模样。 当然那间小屋也是文革时期的「档次」。 老头说自己已有七十多岁了,牙虽没剩几颗,但看起来身体硬朗,行动敏捷,说话声如洪钟,可起劲了。 他说他们家族明朝中叶就迁入此地守陵,清代依旧,并延续至今已有五百多年了。 明清之时,他们一面守陵,一面务农,世代免于赋税。

       老人对明代宫廷各种轶事、历史掌故背得滚瓜烂熟,如数家珍。 他告诉我们,明朝荒唐的皇帝可出了不少,例如原躺在定陵里的神宗万历皇帝,当政四十八年,但上班(朝)的时间不多;崇祯的父亲光宗才上任一个月,身体本就虚弱,他的庶母郑贵妃又送上一群美女,他吃了两颗红药丸就完蛋了。 接着干的是崇祯的大哥熹宗,他是个道地的二百五,整天只会做木工,朝政顾不上,结果奶妈、太监都登台了。 特别是他宠信的太监魏忠贤玩弄权术,残害忠良,弄得朝政日非。 打不过满州努尔哈赤,却将满人祖先金代在北京西南房山的皇陵全都扒了,真是造孽啊! 这三朝下来已是积习难挽,大势已倾,内有农民起义(或谓流寇)纷起,外则满清崛起东北,边警不断,国事已溃烂而不可收拾了。

魏忠贤

        熹宗干了七年,临死前将这个烂摊子留给了他的五弟朱由检,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崇祯皇帝。  崇祯比起他的祖父、父亲和大哥要好一些。 他虽然也不是安邦定国的材料,但犹能铲除奸逆,殚心治国,企图力挽狂澜,只是内忧外患交迫,颓势难挽。 崇祯十七年春,李自成由西安向北京进军,沿途明守军或溃或降,京师告急。 大臣们劝崇祯南下,迁都南京,他说:「国君死社稷」,已表示了殉国的决心。 李自成大军到了昌平,派人去请崇祯禅位,他也拒绝了。

崇祯槐树上吊死,衣襟留言

        三月中旬李自成大军进入北京外城,崇祯逼周后自杀。 次日内城陷,他走到煤山东脚下的一棵槐树下,上吊而死,衣襟留言:「无面目见祖宗,自去冠冕,以发覆面。 」当时身边只剩太监王承恩一人,随后王太监也就近上吊而死。  那棵槐树害死了皇帝,被拷上了枷锁,活了三百多年。 但终没熬过文革,被红卫兵毁了。 照理说老槐树也应算是「造反有理」。 现在煤山(景山)东脚下原处又栽了一棵年轻的槐树,看样子还得等上几百年才会像个样子。

 景山东脚下原处又栽了一棵年轻的槐树

       李自成入北京后,将崇祯及周后的遗体送到昌平,当地居民将之葬入已去世的崇祯宠妃田贵妃墓中。 李自成在北京没留几天,就前往山海关攻打 「冲冠一怒为陈圆圆」而降清的吴三桂,却被清兵大败。 遂匆匆回北京登基,次日就满载金银撤离北京西去。 几天后,清摄政王多尔衮率大军进入北京。 为了笼络人心,服丧三天,以帝礼改葬崇祯,追谥庄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听完老人讲完这段故事,深感三百六十行,行行确实有本难念的经。古往今来,想当皇帝的人可真不少,但当皇帝这行当风险非常大。 如果弄得好,像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样,固然威风光彩;但搞不好,落得像崇祯这般下场,又何苦来哉!不过说一句公道话,崇祯在九泉之下(或许在天国?) 也不必以发遮脸,见不得祖宗。 他是替他那几个宝贝祖宗背的黑锅,而已禅心积虑,尽到努力,上天(或下地)见到祖宗也庶几无愧矣!

小溪之南葬天子, 气数已尽

        老人又告诉我们,明成祖是第一个迁到北京的明代皇帝,到北京后就筹建寝陵。 当时风水先生告诉他:昌平此地山峦叠起,坐北朝南,山前有一小溪环绕,风水绝佳,好穴颇多,葬此,社稷可传子孙久远;但如葬过小溪之南,则为祚讫转移,气数将尽。       

       思陵的确是十三陵中唯一位于小溪之南的陵园。 思陵四周环丘,风景可谓幽雅,只可惜北面后背山峦参差不齐。 老人告诉我们,近来有一个风水先生来此观察,谓此处如做百姓常人陵园,尚可谓富贵有余,但若安葬天子,则必气数已尽,子孙难保。 肯定地,这位风水先生有「后见之明」。 想来多尔衮当年花了些功夫,一方面猫哭耗子,隆重发丧;一方面也精选了个「气数已尽」的「风水破地」,好让「明祚永绝」,以保「大清永昌」!

残破陵园一瞥       

        老人很殷切地带我们在陵园内走了一圈。 他说,围墙是近年来重建的,原有的墙早已倾塌,砖瓦多被附近的居民撤去建房了。 国共内战时期两军曾在此对垒,打得满目疮痍,残破不堪。 近年来政府拨款重修围墙,也曾考虑重整陵园,开放参观,但总觉「商业性」不大,也就作罢了。

        陵园内种满青菜豆子丝瓜等各种蔬菜,老人津津乐道,一一介绍。 想来这也是他独守空陵,寂寞无聊中少有的嗜好与慰藉吧。 陵內祭台、陵碑、閣台、土堆和寢陵均在,只是年久失修,零落殘破。陵園有兩碑,均刻有「莊烈皇帝之陵」,其中一座屹立於閣台之上,另一碑則立於大門之外。老人說,前兩年門外的石碑曾遭一次雷劈。我好奇地問老人,十三陵內多年來有否聽說皇帝顯靈的故事。他很肯定地告訴我,從來沒有發生過。大概是皇帝們生前精氣太盛,耗盡了精力,死后就好好安息了。

陵內祭台、陵碑、閣台、土堆和寢陵均在,只是年久失修,零落殘破

黄昏离去,回首叹息      

        时近黄昏。 临行,老人依依不舍,嘱我们以后常来,还信手摘了几个丝瓜非要让我和老马带回家去不可。 盛情难却,我们只好一手拎着丝瓜,另一手频频挥着,依依而别了。  循原路而回,又见王承恩之墓。 落日西照,回首遥望思陵,省思崇祯当政十七年,内忧外患,劳心积虑,没过一天安闲日子。 如今在此幽静僻谷安息,又有老人与王承恩相伴,也算是得其所终了!

落日西照,回首遥望思陵

jiajiashui 发表评论于
好文!
平等性 发表评论于
写的真好,谢谢分享!
小溪姐姐 发表评论于
读前辈大作,常有意外惊喜,读到看到自己原来根本不知道的历史文化故事。谢谢了!
boyi0127 发表评论于
CNG 先生, 请见如下的另一份资料:

吊死崇祯皇帝的那棵树,如今怎么样了呢?按理说一颗槐树是可以上百年不死的,有的树活三五百年也不是不可能的,这颗歪脖子树没有那么幸运,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时,这棵树被当成“四旧”不祥之物,被直接砍掉了。

又及: 我于1978年夏天回国访问,导游打我们参观紫禁城和景山,根据我的记忆,当时原址已没有槐树,而导游说是:“文革中被红卫兵砍了!”
boyi0127 发表评论于
CNG 先生, 请见如下录自网站的信息:

这棵可能是中国历史唯一一颗吊死过皇帝的歪脖树,保存了几百年已经成了活文物了。但是到了1971年的时候,第一夫人看到明朝皇帝崇祯上吊自杀时的那棵歪脖子老槐树,旁边还立着一块介绍崇祯上吊的牌子。立刻大怒:“这都是封建主义的东西,这个歪脖子树都死了,你们还留着它,像老祖宗一样供奉它,你们是不是想纪念崇祯啊?你们是要封建的,还是要社会主义的?给我马上刨掉。”于是这棵几百年的老树就被刨掉了。
boyi0127 发表评论于
BeijingGirl1女士(先生):您关于开放思陵的想法非常宝贵!
当年思陵守陵老头对我说:“本有人打算把思陵开发观光,结果觉得商业性不大,也就作罢了!”

可是如今每年游览“八达岭长城——十三陵”这一线的游客,我估计超过1千5百万(今年瘟疫期除外)。如果把思陵开放,再少也会有好几百万人去看看。商业性的利益非常大!
因为除了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朱元璋、武则天几个人之外,崇祯的名气绝不比哪个差,而且他是最悲惨、最戏剧化、最值得同情、怜惜、最值得后人吸取教训的。把他的墓稍微整理一下,该破烂的就让它破烂,加些史料、故事、连续剧等噱头,保证有不少人有兴趣。

开放思陵不但在观光、带动地方经济、保存古迹、宣扬历史教育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只惜我已离开北京多年,人际疏远。不知您,或其他在北京的朋友們能否去呼吁、促成這件事?这也将是对中华文化的一大贡献!


boyi0127 发表评论于
CNG先生,多谢您提供关於煤山老槐树是在晚清被毁的资料。但我父亲生前多次对我说,他1948年秋在北京(当时还叫北平),与老友李可染伯伯一起去紫禁城和景山游览时还亲眼见到老槐树绑了枷锁。现在的年轻槐树是改革开放时期,而不是民国初年,种的。
只惜我父早已作古,否则我一定替您再去问他。
cng 发表评论于
"那棵槐树「害死」了皇帝,被拷上了枷锁,活了三百多年。 但终没熬过文革,被红卫兵毁了"

这应该是误传,现在有个倾向,什么屎盆子都扣在文革红卫兵脑袋上。这歪脖树应该是清朝就死了。
懒风 发表评论于
谢谢好文分享!这样的探秘之旅,觉着比游览众所周知的名胜更有意思,哈哈。

崇祯其实也是咎由自取取。刻薄寡恩还爱面子,梁崇换这最后一根中流砥柱,都没有他的面子重要,硬生生就把人家千刀极刑了,比岳飞还要惨一千倍。

崇祯想往南逃时,也是碍于面子不敢自己提出来,但满朝文武没有人愿意第一个提出南逃,那也是因为崇祯爱找人背锅,都是有先例的。之前他和某大臣密意和后金议和,被发现后就全推在那大臣身上宰了。这要谁第一个提出南逃这么丢脸的事,事后还得被他用来背锅。

一个完全不愿意担责任的老板,没有人会愿意替你担责任。所以大臣们就幻想着城破的话,就给李自成当大顺臣子好了。没想到李自成压根不是这块料。
Soltek 发表评论于
我从来没想过崇祯还有帝陵,而且王承恩还有自己的墓。从修陵和帮崇祯嫁女儿这两点上看满清还是做得不错的,当然它这样做是为了证明清政权的正统性。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庄烈愍, 这三个字对崇祯不算太糟, 只是字数太少了。 写得真好, 收藏了。 博主好分享。 谢谢。 如果你在google 地图上找到位置, 留下思陵照片, 那以后去的人就会多了, 政府可能会把它修起来, 也可以带动周围的经济。

守陵人不知还有没有后代继续守陵, 如果没有, 不知政府是否会派人继续守。 没人守, 估计很快会被偷拆光了。

明朝276年, 清朝清朝从后金时期算起,国祚长296年;如果自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开始算起,276年,自1644年迁都北京入主中原以来则是268年。 上次有自称懂运势的WXC ID 说国运大约250年。 美国建国至今224年。
boyi0127 发表评论于
更正: 本文中的“禅心积虑” 乃笔误,应为“殫心積慮”。
mudanxianzi 发表评论于
活该明朝灭亡。可是中共不是那么容易灭亡的。写这篇文章没有意义
womaninhome 发表评论于
写得很好。喜欢历史的人都会喜欢。
西风-西风 发表评论于
好文! 谢分享!
boyi0127 发表评论于
偃月先生,你的问题很好!答复如下: 根据张廷玉《明史、莊烈帝》:丙辰,贼迁帝、后梓宫于昌平。昌平人启田贵妃墓以葬。- - -是年夏四月,我大清兵破贼于山海关。五月,入京师,以帝礼改葬,令臣民为服丧三日,谥曰荘烈愍皇帝,陵曰思陵。“ 一般皇帝的陵寝都是在位的时候开始花许多年造的:汉武帝茂陵54年;明太祖孝陵24年;明成祖长陵20年。但崇祯在位时没有修筑陵寝。一方面当时民穷财尽,另一方面崇祯不愿意弄。他的宠妃田贵妃在几年前去世,葬在十三陵小溪之南。后来昌平的地方人士就开启了田贵妃的墓,把崇祯和他的皇后都葬在原来田贵妃的墓里。清兵入关后,多尔衮替崇祯发丧,但没有移陵,还是用原来田贵妃的墓地。所以那里的风水没有帝王的规格!
湾区金头脑 发表评论于
如果崇祯帝知道曾经器穷的臣子们被李自成抄了几千万两家产,臣民们又被清军逼得剃发易服,估计会气活了
danjuan 发表评论于
明思宗殉国还是悲壮的。煤山上据说挂过一袋包子后来警察专门盯着树。

不知道哪天包子是啥结局。
lostman 发表评论于
崇祯宵衣旰食,十分勤政,事事亲力亲为,权力都归他一人,事情来了,大臣谁也不出力,更不出钱,朝廷剿寇,崇祯要王公大臣捐款,有人捐几两银子,有人把破家具捐了出来,他的皇后拿出5000两银子给自己爹,要他带头再加5000,共捐10,000两,结果她爹捐了2000,还赚了3000两。后来李自成进京后,严刑拷打,居然从这些明朝大臣手里搞出9000万两银子。
崇祯刻薄寡恩,极好面子,本来可以迁都南京,可是自己又不好说,事先给宰相商议,要宰相出头,劝他前往南京,可是朝堂之上,宰相就是不提,因为知道,崇祯将来甩锅,非杀了他不可,就这样,崇祯自挂歪脖树
历史总是不停滴上演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