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晗
吳晗失之在算
卜一
據聞歷史學家、有才子之稱的吳晗,年輕時報考北大,三門學科中,文史一百,英文一百,數學(算術)卻是零分,結果名落孫山。他再去考清華,還是兩個滿分加一個鴨蛋。幸好胡適到北大去說情,得以錄取。吳晗後來專治明史,頗有成就,先後在清華、雲南大學及西南聯大任教,並任清華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
1943年,吳晗在昆明西南聯大任教時,寫了一本歷史通俗小說。第二年發表為《由僧缽到皇權》,又名《明太祖》。毛澤東讀后很讚賞,也做了批評,要他把朱元璋「寫好一點」。 吳晗承認他當時因為不懂馬列主義,後來作了修正。 其後在1949、1954、1965又改寫,總共這本《朱元璋傳》四易其稿。其實吳晗不懂「算計」,老毛要的「歷史 」和他吳晗寫的「歷史 」完全是兩回事。
吴晗四易其稿的《朱元璋传》
吳晗關心社會,後以學者從政,先加入民盟,後入共產黨,任北京政協副主席及北京副市長。毛澤東早期禮遇吳晗,即使其解放前訪延安時對《東方紅》的個人崇拜頗有微詞,毛亦「大度」容之。 後來在「反右」等多次運動中,吳也都安全過關。
一九五九年四月毛澤東提倡學習海瑞「剛正不阿,直言敢諫」的精神,囑吳寫些有關海瑞的文章。吳感於「 知遇之恩」,非常起勁,一連串發表了《海瑞罵皇帝》、《論海瑞》、《海瑞罷官》等作品。
却未料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日,由毛澤東授意,姚文元執筆的《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在上海《文匯報》發表,批判《海瑞罷官》「宣傳錯誤的階級思想」、「 是一株大毒草」,「替彭德怀翻案」,為「文化大革命」掀開了序幕,吳晗頓時成了毛澤東發起文革運動的祭旗犧牲品。在文革中,吳晗飽經折磨,终於在一九六九年於獄中自殺,導致家破人亡。
在文革中,吳晗被红卫兵批判,飽經折磨,终於在一九六九年於獄中自殺,家破人亡。
吳晗的悲劇是中國知識份子從政的典型。大凡為王、為帝者在打天下、創業時多是禮賢下士,要他們去替他喚起群眾,文鬥敵人。但等到天下底定,總嫌他們想的太雜,說的太多,往往就當鷹犬烹殺了。劉邦創業,請儒生叔孫通替他定朝儀、立威嚴,但他還是拿了讀書人的帽子當尿罐。
吳晗雖飽讀史書,卻未「算」到毛澤東比劉邦厲害得多,乃天下第一號政治算計大師。孫子兵法說:「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 吳晗自幼不習算術,年長從政,致悲劇以終,可謂「失之在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