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之都维也纳

徐志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笔。天马行空,喜欢写作。阅读历史、地理等知识,追寻探险背后的故事。曾上电视参加益智类竞赛节目-金头脑,并夺得月优胜。这就是我,一个爱好广泛的小伙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17年夏天,我们乘坐维京邮轮沿着多瑙河顺流而下,六月初时到达维也纳。

以前我一直以为维也纳是在多瑙河旁。直到这次邮轮停靠在多瑙河码头,我才知道只有维也纳的新城在河边;老城区则在南边的运河旁,离多瑙河还有一定的距离。

早上,我们跟着旅游团来到旧王宫和英雄广场。当地说英语的导游则一边带我们参观历史景点,一边介绍欧根亲王、特蕾莎女王、茜茜公主等奥地利历史名人的事迹。当日烈日当头,天气炎热,我也没有特别留意导游说了什么。

 

 

出了英雄广场,我留意到地下有一段古城墙遗址。这一小段为于Michaelerplatz的古罗马城墙墙基有近两千年的历史了,被市政府特意保留下来,供游人参观。

到了中午,就到了自由活动时间了。我们回到旧王宫,发现其中有一处大厅正在举办关于茜茜公主的文物展览,门外游客大排长龙,外墙也贴满了展览海报。我心想,论影响和历史贡献,欧根亲王和特蕾莎女王比茜茜公主强太多了,也没见有如此的宣传待遇。这只能归功于电影的功劳了。

随后我们漫无目的地四处闲逛。不一会儿,就遇上了两名白人男子(可能是东欧人)在兜售门票。他们看见我们,嘀嘀咕咕地说了几句,突然用蹩脚的普通话说出了金色大厅这四个字,把我们给逗乐了。我们才发觉金色大厅就在附近。

其实这座建筑的正式名称是维也纳音乐协会大楼。其中面积最大的表演厅是金色大厅。

金色大厅被誉为世界上最佳的音乐厅之一。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都会在此举行。不过我们只是在外面拍照,没有进内参观。

在大街上走着走着,我们发现了维也纳的星星街。两三百年前,维也纳之于音乐界就如同现代的好莱坞之于电影界一样。大部分的音乐人都得在维也纳得到观众的认可,才能确立自己的地位。因此,维也纳逐享有音乐之都的美誉,很多著名的音乐家也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就找到一个熟悉的名字Franz Schubert 舒伯特,还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维也纳人。

我还想去找找莫扎特和贝多芬等几位大神的“星星,可惜没有找到。

稍后,我们来到了维也纳著名的环城大道(Ring)

十九世纪中叶,奥地利皇帝下令把维也纳过时的旧城墙拆下,把原地改建为环城的林荫大道。

这条大道宽57米,三车道,两旁人行道旁广植树木。

 

我们在环城大道接近维也纳运河的地方发现一座宏伟的新巴洛克风格建筑物。这座建筑物楼顶有奥匈帝国时期的双头鹰徽章装饰,门前还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骑兵雕像,一看就知道这里来历不凡。

据网上资料,这里是一战时期奥地利的战争部。

其实,奥地利能够纵橫欧洲几百年,大部分要归功于该国的统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外交谋略和与其他欧洲强国的王室联姻,军事方面倒是乏善可陈。在我的印象中,除了成长于法国的欧根亲王外,奥地利没有其他军事名将。奥地利军队还多次败于腓特烈和拿破仑之手,沦为了背景板。连波兰也拍了一部片子(维也纳1683)来暗讽奥地利。等到十九世纪时欧洲民族主义兴起,奥地利成了跛足的巨人。奥地利在一战中的糟糕表现,其战争部的高层难辞其咎。

 

路边看到的贝多芬雕像。

据说奥地利在宣传上的最大成功,是让世人相信贝多芬是奥地利人,而希特勒是德国人。

事实上,贝多芬在维也纳居住近三十年,他也是在此出名。而希特勒虽然在奥地利出生,但他在青年后就认定自己是德国人,也是在德国开始他的政治生涯。

 

从环城大道可以一直走到宏伟的苏军纪念碑。1945年,苏军从纳粹德军手中解放了维也纳。二战后,奥地利宣布永久中立,不再参与战争。

 

走得累了,就去当地的咖啡馆坐坐。我们去的这家虽然名字叫做咖啡博物馆,其实就是一座有些岁月痕迹的咖啡馆。里面宽敞舒适,环境优雅,还有人在里面演奏音乐。

这间咖啡馆据说有上百年历史,有不少名人曾来过。

 

 

维也纳的天气说变就变。早上还艳阳高照,下午就下雨了。雨后的维也纳有不一样的风景。

 

 

既然来到维也纳,我们当然要入乡随俗地看一场音乐会。我们选择在城市公园(Stadtpark)旁的库尔沙龙音乐厅Kursalon Hubner看表演。

这里的优点是价格适中,容易订到票;缺点是有观众不遵守音乐厅规定,大声喧哗或者站起来拍照。

音乐会到十点结束。结束后还有酒会。但我们得赶紧坐地铁返回多瑙河边的邮轮码头。

当时欧洲不时发生恐怖袭击,我们在等车和坐车时也有提高警惕。幸好一切顺利。

从地铁站出口到邮轮码头还有一段路要走,好在旁边还有很多人。我们在等交通灯过马路时看到电线杆上贴了一张广告纸,写着“Un-Faked News”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