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巴金的时代中国人太郁闷了,反就是最大主题。
由小到大,由文艺到政治,最后的成果就是革命建国直到文革。
这个过程中,引领这个潮流的精英们,只要是旧的,他们都反。不管对象有没有合理之处,反有没有不合理之处。
他们要是区分一下,理性一下,就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就被反得更彻底的后浪拍下去了。
鲁迅要是说“字缝中不但有仁爱,还有吃人”,那他就成不了鲁迅----力度不够,一定有周迅赵迅取代他的名声和地位。
驴兄说“反仁义道德是不甘亡国的中国人的心声”,这个概括步子迈得有点儿大。
反的确是当时中国人的心声,但矫枉过正地反,不顾一切地反是革命的需要,但不见得是中国人的心声。
中国人和中国的革命派,在这个问题上,其实并不完全一一致。
只是革命派的声音更大更有行动力更有效率,压过了比较平和中庸一点儿的声音,掌握了主导权和话语权。
如果理性一点,对传统有一个准确的认识,肯定可以区分传统中哪些是坏的,是凝聚到意识制度教条与习俗中的人性的恶;哪些是好的,是被篡改被曲解的反制恶的思想。
是不是大多数中国人连传统中那些好的一面也一样要反?
显然不是。
但是时代主题是反,而不是理性。眉毛胡子一把抓,最符合为反而反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