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湖赏雪

徐志摩的思路,徐霞客的文笔。天马行空,喜欢写作。阅读历史、地理等知识,追寻探险背后的故事。曾上电视参加益智类竞赛节目-金头脑,并夺得月优胜。这就是我,一个爱好广泛的小伙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对于很多南加州居民来说,去猛犸湖或者太浩湖滑雪是他们冬季的必备项目。如果不想舟车劳顿开那么远的路程,那么去南加州的大熊湖(Big Bear Lake)赏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尤其是在刚刚下完大雪的时候。

大熊湖位于洛杉矶以东100英里,约两个小时车程的距离。这里的海拔超过2000米(6700英尺),附近耸立的圣贝纳迪诺山山峰高达海拔3000米。如此的海拔高度和特殊的地形,让大熊湖一带会在冬天下几场中等程度的雪。然而,由于这里降雪一般是断断续续,再加上白天的气温也在冰点以上,因此来大熊湖赏雪的最佳时间只能在下雪的一周以内,否则积雪就会融掉。

2018年三月初,新的一轮冬季风暴来临南加州。据天气预报,大熊湖一带会在周末降下3-4英寸的雪。大雪会一直下到周日上午。我们决定开车在周日中午前往大熊湖赏雪。

从山下前往大熊湖有三条道路。最便捷的是西边的18号公路和南边的38号公路。还有一条是先走15号公路去北边,再转18号公路经后山到达大熊湖。由于大熊湖所在的山峰呈东西走向排开,潮湿的雨云层在此会被挡住,在山的南边形成地形雪(雨),所以南边道路积雪较厚,北边则没什么积雪。考虑到大多数人会走南边和西边的便捷通道,再加上大雪会让道路拥堵,增加驾驶难度;我们决定还是绕远路,从北边的后山上山。

中午时分,我们沿着15号公路向北行驶。当越过山口时,前方已是一片银装素裹。我们在苹果谷(Apple Valley)吃过午饭后,转往18号公路向东南方向行驶。路上的车辆稀稀疏疏。路两旁的建筑则比较老旧。当我们开到公路的最高点附近时,看到两旁的积雪逐渐增多。越过山岭来到了山的南坡,看到外面已经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又开了二十分钟,我们来到了大熊湖的度假村和游客中心。在停车场外面已经看到了几英寸的积雪覆盖在路边。

我们在雪地里打起了雪战,过了一把瘾。稍后,我们开车前往大熊湖岸边。路上看到附近有几处滑雪场,游客还挺多的。由于我们这次赏雪属于走马观花,没有准备好滑雪,因此也没有进去。

我们来到了大熊湖北岸的博物馆(Big Bear Discovery Center), 顺便就近观赏大熊湖的美景。

大熊湖其实是一座水库。1884年,当局就已在此筑坝拦截溪流(Bear Creek), 蓄水而形成一座两万五千立方英尺的水库,以供山下农业灌溉所用。到了1912年,当局又对原有大坝进行了扩建,使畜水面积增加到七万三千立方英尺。今天的大熊湖也就此成型。

上世纪三十年代,连接大熊湖的18号公路和38号公路通车,旅游观光业开始在大熊湖畔兴起。这里的夏天比山下要凉快,冬天的几个月时间里可以赏雪,有空还可以去附近远足、露营、钓鱼、游泳、划船、及进行其他水上活动;因此吸引了不少人前来定居和度假。这一带逐渐建起了度假村、酒店、和民居,湖畔南岸的大熊湖镇和东边的大熊区是这里最大的两处居民区。

下午四点左右,我们决定开车下山回家。根据手机地图显示,从西边直接下山的18号公路走走停停,反而从南边绕路下山的38号公路比较顺畅;我们逐从后者开车向南行驶,在天黑前下了山。

几天后,我们才了解到另一位朋友也在当天开车前往大熊湖,但他选择早上从西边的18号公路上山,结果在路上堵车堵了好几个小时。我们庆幸我们当天从北边绕路进山的决定。

 

后记:这几天大熊湖地区在下大雪,积雪厚度达到46-60英寸;有兴趣的网友可以准备好开车上山赏雪。(据说这周六的雪场门票已经全部售空)

 

ajaja 发表评论于
面积增加到七万三千立方英尺
登录后才可评论.